APP下载

河曲二人台历史状况调查研究

2014-10-09黄燕

戏剧之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河曲社火乐器

黄燕

二人台是集民歌、说唱、歌舞、戏曲等诸多艺术体裁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种,他的唱腔清新纯朴,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贴近生活,易学易唱,其独特多彩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河曲位于山西的西北部,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地段。是二人台主要流行的地区,也是西路二人台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二人台在河曲的流传与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一、二人台的历代发展

(一)二人台的产生。二人台源于何时,何地?有人认为:“二人台产生的具体年代无可考,大约在19世纪末,晚清”。在《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的二人台概述中,首先提到“二人台在省内主要流行于晋西北、晋北一带,因源于河曲,一般称‘河曲二人台”。

二人台代表作《走西口》有词曰:‘家住太原府,爹爹名叫孙鹏安。而河曲在明、清两代隶属太原府。还有:‘头一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第三天翻坝梁,两眼泪汪汪,将河曲到内蒙古的路线、店口说的非常准确。

(二)清末明初的繁荣发展。二人台的繁荣期是清末民初。如果包括定型期和成熟期,二人台的“花样年华”正好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这近百年时间内。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爆发这近百年,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近百年,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三)抗战中的二人台。这个时期各业余剧团不仅时刻面临这日军“扫荡”和顽固派骚扰的危险,而且要经常面对排练节目和演出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如伴奏乐器,以前都是到太原等地去购买,而现在由于敌人的封锁,只能自己想办法制作土乐器,各种土乐器的制作不但保证了演出活动的正常进行,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学习乐器演奏在河曲民间蔚然成风,全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二人台音乐演奏艺人,使各村的业余演出剧团的演奏水平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进而又促进了整体演出水平的提高。

(四)当今二人台的发展。1949年9月19日绥远起义获得和平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河曲二人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二人台历史状况调查

(一)以自娱自乐为基础的民间艺术文化生态——打坐腔

在河曲,作为文艺表演形式之一的“打地摊”式的“打坐腔”出现之后被纳入“社火玩艺”之中。“社火玩艺”是河曲民间逢年过节文化娱乐活动的总称。依照《辞海》的解释,所谓“社”,古指土地神,亦指“祀社神”,后引申为祀社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所谓“社火”,便是指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

二人台是有民间闹社火时“打坐腔”发展而来,“打坐腔”既是民歌做唱,是农民在节日喜庆聚会或劳动余暇的一种业余文娱活动。其特点是演唱前,先用枚(笛子)、四胡、扬琴合奏牌子曲,然后在乐器伴奏下,演唱各种民歌。

(二)以搭班演出为基础的民间戏台文化——风搅雪

“风搅雪”班社的出现大约是在在同治二年(1863)前后。

河曲县唐家会村创办了“五云堂玩艺班”。由李有润、邬圣祥、“天明亮”等人主持传艺,将《牧牛》、《小寡妇上坟》、《走西口》等节目加以改编整理,并于该村道情戏合并组成了“风搅雪”班同台演出。自五云堂玩艺班后,河曲县先后有30多个二人台班社,经常活跃于晋、陕、内蒙古边界地区。并随着河曲人的“走西口”,一些艺人在内蒙古边界各地组织起“乡曲社”继续二人台的演出活动。

“风搅雪”时期二人台只有一旦一丑两个角色,表演无程式,还是舞鞭、耍扇、秧歌步,伴奏亦不用打击乐——要说有打击乐,也只有一件代替梆板的“四块瓦”,后来才逐步引入梆、板、小锣、小钹、小鼓等打击乐器。

(三)流动演出于晋、陕、内蒙古西口文化生态——打软包

打软包大约在清末民初(1912)时期出现。

在和其他戏曲同台演出的长时间里“打软包”日趋成熟、完美,不仅在“风搅雪”演出中站稳了脚跟,而且“搅”了一段时候,自己主动与其他戏曲“分门别户”,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独立之后的二人台,又有了新的称呼——“打软包”。

“打软包”是由班主领班,大伙搭班组成的职业性的演出班子。每班不过10人左右。因其服装、道具简单,不过装几个包袱。故称“打软包”。班主称“出当子”,搭班人称“入当子”。

山西河曲地区的二人台经过近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主要流传在晋、陕、蒙交界地域,广泛散播于民间草根阶层,特别是河曲的民间社班,目前仍然以原生态常年存在于三省不同地区和乡村百姓生活中。它植根于河曲叙事民歌,汲取了“信天游”、“爬山调”的音乐元素,经历了“打坐腔”“风搅雪”、“打软包”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今日的二人台布局。

在当今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艺术形式多样化的冲击下,保护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对于历史文化民俗的研究有帮助作用,因此,对二人台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很有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张存亮,田昌安.二人台史略[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3]郭义有.论康保二人台的形成与发展[M].音乐时空,2011.

[4]王璟华.山西河曲二人台演唱方法的探索与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2007.

[5]武兆鹏.二人台音乐概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黄 燕(1980-),女,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武汉音乐学院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河曲社火乐器
学乐器
闹社火
乐器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河曲民歌合唱电子伴奏的研究
新时期河曲民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浅谈
“社火”辨——兼论中原传统社火的发生
浅析河曲方言中的“兀”“兀今”
社火,耍起来
地质素描
——西藏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