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导学案”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4-10-08田风高

考试周刊 2014年66期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策略

田风高

摘 要: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课前预习方案。“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其重心是调查、预测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自主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 导学案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一、“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情景设置

“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情景设置要着眼于知识点生成,注重“学案导引”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回收站”为背景设计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引入课题。这样的引进,不是教师意图下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以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借助逆向思维刨根问底。另外,尽可能设计能引起学生“兴奋点”的情境。比如,可以联系生活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找到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提高学习兴趣,焕发学习灵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或者创设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求知动机。例如在《古典概型》的学习中设计如下问题引入课题:有种扑克牌游戏规定:“清一色”比“顺子”大,“炸弹”大于“金花”,你认为合理吗?这样的问题情境自然会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更期待应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开这个“谜团”。同时,更能凸显古典概率模型及两个计数原理难点的突破。

二、“导学案”背景下应巧设问题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实施《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每一个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质量。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因此,在实施《导学案》的背景下,一定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首先,在课前合理分组,实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按要求完成《导学案》,及时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难以理解的问题,一一突破。然后,在课堂上分别提供给学优生、学困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比如教学《用样本估计总体》时,设计如下问题:“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略),你能获得哪些信息?”问题的提出既有挑战性,又有探究价值,使学困生、学优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逐步掌握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体现出的近似值——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等,学会用特征数估计总体,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

三、“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应巧设问题追问学生,启迪思维

“导学案”背景下的教学更应重视对数学文本的深入解读,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学案导引”中的“查”,学生的第一反应也就是说出那些课本给出的概念和结论,如果继续追问“为什么”或“还有什么”,学生就会慢慢回忆起得出概念或结论的过程。比如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把前面所提到的易出现的三个问题设置为判断正误题。既提醒学生在公式的应用中需注意条件,又加深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这样细微的变更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导学案”背景下教师应加强课堂组织,指导、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

为了使“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高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必须建立在“预习生成”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加强预习后各小组合作与交流。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学习后,需要与同伴、老师进行互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与同伴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对于学生“看得懂”的,要“倾听”;对于学生“道不明”的,要“点拨”;对于学生“看不到”的,要“补充”;对于学生“不深刻”的,要“引领”。对于“通性通法”要“总结”。对一些新颖的数学问题,出现的一些质疑,产生一些想法,要“评价”。对于参与“不积极”的学生要“鼓励”。例如,在《函数的应用》教学中,设置如下探究题目:“有一个长为32cm,宽为20cm的长方形纸片,现想将它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问题1:如果按照四角剪去正方形的方法来制作,当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无盖长方体纸盒的体积最大?

问题2:如果要废物利用,允许把剪下来的部分粘贴剪拼,如何做才能使做出来的长方体纸盒体积尽可能大?说明你的制作方案。”

由于题目设计具有探究的必要性,不同的切入口就有不同的结论。组织学生小组(六人一组,各负其责)合作,要求各组推荐一名代言人展示本组成果,通过课堂展示可以归纳出枚举法、求导数法、裁剪法、均值不等式法等多种方法。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终生受益;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萍,温建红.预习先行组织者——数学预习的一个新视角[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0(高中).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蕊,李三平.预习后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2007(5).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学案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