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形成性测试卷的调查分析

2014-10-08左天鑫

考试周刊 2014年66期
关键词:测试卷试卷试题

左天鑫

本轮新课程改革将评价观念的转变作为重要的枢纽,使得评价成为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形成性测试作为教师最熟悉的评价方式之一,具有为学生的学习定步、巩固知识、补学补差等功能,在教学中担负着调整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即时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学习等任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纸笔测验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浙江嘉兴、安徽黄山、江苏扬州等地区收集了七年级15份和八年级21份形成性测试卷,在对它们内容特征的分析中发现,各套试卷在评价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试卷内容特征分析

1、设置探索性问题,注重过程与方法评价。

此次评价改革强调对过程的关注,即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探索性试题通过自主探索这一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较好地将学生研究、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全过程暴露出来,使得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双基”这一维度。如安徽黄山某校七年级单元试卷中的一题:

大的正方形边长为a,小的正方形边长为b。

(1)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摇 ?摇(请以两数平方差形式表示);

(2)右图中,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并重新拼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长为?摇 ?摇,宽为?摇 ?摇,面积为?摇 ?摇(请以多项式乘法形式表示);

(3)比较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为?摇 ?摇(请用数学式子表示);

(4)根据你得到的式子,计算下面的问题:

①(2m+n-p)(2m-n+p) ②10.3×9.7

该题从学生熟悉的正方形入手,用问题串的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猜想等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应用的能力。通过图形的变化及题目要求的引导,学生必须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步步探索出乘法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问题的设置采用从(1)到(4)的依次递进,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评价。由此可见,探究性试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通过亲身体验认识数学,在探索解决问题中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平台,将评价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较好地体现了“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一新理念。

2.创设生活情境,注重解决问题评价。

学生认知最牢固的部分往往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应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实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集到的形成性测试卷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其问题情境很多来源于学生周围熟知的生活情境。如浙江嘉兴某校八年级单元测试卷中的一题:

学习为创建绿色校园将对一块正方形的空地进行种植花草,现向大家征集设计图。设计要求:只能用圆弧加以设计,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种植花草部分用阴影表示,请你在图③、图④、图⑤中画出三种不同的设计图案。

这是一道充满创新的图案设计操作试题,它将几何变换、圆等数学知识巧妙地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个体独特性,基于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无处不在,更好地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3.增加开放性元素,注重情感与态度评价。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性测试卷中增加的一些开放性问题蕴藏了深深的教育意味,在试题的设置中较好地融入了一些能触动学生道德情感的元素。如江苏扬州市某校八年级期中测试卷中的一题:

如图,某学校教室到图书馆间有一矩形花园,平时总有一些同学不走人行道却横穿花园中的草坪,这是为什么呢?请尝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学校准备立一块警示牌,你能设计一句警示标语吗?计算一下这些同学少走了几步路呢(1米等于两步)?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的看法。

如此充满开放性元素的考题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线段和勾股定理性质理解和掌握的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素材教育学生文明做人、爱护花草树木,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学生在分析信息、设计标语、提出看法的同时,将体会到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自觉,多一分留意,保护校园绿化将不再是空谈。原本抽象严谨的数学试题却蕴涵更深的涵义,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他们的情操,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增添浓重的教育意义。

4.部分试题超课标,忽视知识与技能的恰当评价。

课标提出“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知形成性测试题的编制重点仍是基础,这与义务教育的性质、大众数学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仍有部分试题超出课标的要求,如下面的一道八年级周周练测试中的问题。

已知:在△ABC中,∠C=90°,四边形DEFC是正方形,试说明:EF■=AE·BF。

根据鲍建生教授的数学课程综合难度模型分析,此题共有以下九个步骤:

证明:因为DEFC是正方形,

所以DE=DG=GF=EF,DG‖EF,∠FGD=90°,(第一步)

所以∠BGF+∠DGC=180°-90°=90°,(第二步)

因为∠C=90°,

所以∠CDG+∠DGC=180°-90°=90°,(第三步)

所以∠BGF=∠CDG,(第四步)

因为DG‖AB,

所以∠CDG=∠A,(第五步)endprint

所以∠A=∠BGF,(第六步)

在△ADE和△GBF中,∠A=∠BGF,∠DEA=∠GFB=90°,

所以△ADE?艿△GBF,(第七步)

所以■=■,(第八步)

因为DE=DG=GF=EF,

所以■=■,即EF■=AE·BF.(第九步)

这道题出现在学生刚学过“相似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条件”后的第一份周周练测试卷中,如此复杂的问题只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新课程突出的基础性宗旨完全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1.试题编制要注重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形成性测试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它的命题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指导。因此,试题的编制要面向全体学生,例如可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重,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参与思考,达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试题的难度要以课标要求为基础,适当考虑试题的综合性与发展性,使得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充分发挥形成性测试在教学中的正导向作用,而不能通过“一步到位”式的试题编制,一味追求试题的难度与深度,将学生在反复测试中形成熟能生巧、应对自如的能力。

2.试题编制要以新理念为出发点。

要加强新课程下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编制一定量的实验、操作、调查、探究等类型题目。在试题设计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搭建一个真正“动”起来的研究平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整套试卷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系统体系。同时要将对数学知识的评价建立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之上,引导学生增强数学建模的应用意识。

3.试题编制要关注人文关怀和教育功能。

形成性测试的功能应是激励而非“宣判”。因此,在试卷编制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教育的功能,不仅要增强试题的亲和力,还要把命题的素材与学生的现实世界相接轨。如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经济、环保和人文等实际内容为背景,编制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社会热点和教育意义的问题,充分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身边的事情,在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德育与美育,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良火主编.华人如何学习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0-1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3]綦春霞,徐志芳.新世纪教材试验区七年级数学试卷评价报告.学科教育[J].2003(8):1-10.

[4]蔡建峰.新课程理念下的期中试卷得失谈.上海中学数学[J].2005(5):16-18.

[5]孙露.初中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46.endprint

所以∠A=∠BGF,(第六步)

在△ADE和△GBF中,∠A=∠BGF,∠DEA=∠GFB=90°,

所以△ADE?艿△GBF,(第七步)

所以■=■,(第八步)

因为DE=DG=GF=EF,

所以■=■,即EF■=AE·BF.(第九步)

这道题出现在学生刚学过“相似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条件”后的第一份周周练测试卷中,如此复杂的问题只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新课程突出的基础性宗旨完全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1.试题编制要注重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形成性测试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它的命题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指导。因此,试题的编制要面向全体学生,例如可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重,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参与思考,达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试题的难度要以课标要求为基础,适当考虑试题的综合性与发展性,使得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充分发挥形成性测试在教学中的正导向作用,而不能通过“一步到位”式的试题编制,一味追求试题的难度与深度,将学生在反复测试中形成熟能生巧、应对自如的能力。

2.试题编制要以新理念为出发点。

要加强新课程下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编制一定量的实验、操作、调查、探究等类型题目。在试题设计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搭建一个真正“动”起来的研究平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整套试卷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系统体系。同时要将对数学知识的评价建立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之上,引导学生增强数学建模的应用意识。

3.试题编制要关注人文关怀和教育功能。

形成性测试的功能应是激励而非“宣判”。因此,在试卷编制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教育的功能,不仅要增强试题的亲和力,还要把命题的素材与学生的现实世界相接轨。如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经济、环保和人文等实际内容为背景,编制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社会热点和教育意义的问题,充分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身边的事情,在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德育与美育,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良火主编.华人如何学习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0-1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3]綦春霞,徐志芳.新世纪教材试验区七年级数学试卷评价报告.学科教育[J].2003(8):1-10.

[4]蔡建峰.新课程理念下的期中试卷得失谈.上海中学数学[J].2005(5):16-18.

[5]孙露.初中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46.endprint

所以∠A=∠BGF,(第六步)

在△ADE和△GBF中,∠A=∠BGF,∠DEA=∠GFB=90°,

所以△ADE?艿△GBF,(第七步)

所以■=■,(第八步)

因为DE=DG=GF=EF,

所以■=■,即EF■=AE·BF.(第九步)

这道题出现在学生刚学过“相似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条件”后的第一份周周练测试卷中,如此复杂的问题只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新课程突出的基础性宗旨完全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1.试题编制要注重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形成性测试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它的命题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指导。因此,试题的编制要面向全体学生,例如可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重,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参与思考,达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试题的难度要以课标要求为基础,适当考虑试题的综合性与发展性,使得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充分发挥形成性测试在教学中的正导向作用,而不能通过“一步到位”式的试题编制,一味追求试题的难度与深度,将学生在反复测试中形成熟能生巧、应对自如的能力。

2.试题编制要以新理念为出发点。

要加强新课程下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的研究,编制一定量的实验、操作、调查、探究等类型题目。在试题设计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搭建一个真正“动”起来的研究平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整套试卷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系统体系。同时要将对数学知识的评价建立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之上,引导学生增强数学建模的应用意识。

3.试题编制要关注人文关怀和教育功能。

形成性测试的功能应是激励而非“宣判”。因此,在试卷编制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教育的功能,不仅要增强试题的亲和力,还要把命题的素材与学生的现实世界相接轨。如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经济、环保和人文等实际内容为背景,编制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社会热点和教育意义的问题,充分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身边的事情,在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德育与美育,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良火主编.华人如何学习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0-1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3]綦春霞,徐志芳.新世纪教材试验区七年级数学试卷评价报告.学科教育[J].2003(8):1-10.

[4]蔡建峰.新课程理念下的期中试卷得失谈.上海中学数学[J].2005(5):16-18.

[5]孙露.初中形成性测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测试卷试卷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一年级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