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语类理论及汉语空语类研究发展史
2014-10-08蒋晨彧
蒋晨彧
摘 要:20世纪80年代空语类理论进入我国,此时期学者们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展开了激烈争论。90年代,学者们发现前人争论的问题所在,即试图在GB理论框架内找寻汉语空语类的归宿,故而不少人跳脱GB理论框架的限制,将汉语空语类研究从句法扩充到语义、语用、词汇等领域。进入21世纪,汉语空语类研究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将空语类理论与更多的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空语类研究开始多起来,其中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也有方言研究。
关键词:生成语法;空语类理论;汉语空语类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214-03
空语类(empty categories)是乔姆斯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空语类理论进入我国后,关于汉语空语类的争论至今没有停歇。
一、空语类定义
(一)什么是空语类
语类是句法结构成分的类别,包括名词、动词等单词语类(即传统语法学家所称的词类)以及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等词组语类。当这些语类不由任何词体现时就形成了空语类。所以空语类是指只起语法、语义作用,但不具有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如:
①问:“女儿怎么了?”答:“女儿病了。”
②问:“女儿怎么了?”答:“病了。”
与①相比,②在回答中原来可以有词语的句法成分位置上未出现主语“女儿”,这些没有出现的句法成分就是“空语类”。
(二)空语类与省略的区别
从表面看,空语类似乎就是常说的省略。关于空语类与省略的区别,不少学者做过探索。乔姆斯基提出空语类前,吕叔湘(1979)就认识到该种现象的存在,并指出其与省略的区别。他指出省略是有条件的:“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了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这样才能说省略了这个词语。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只能算隐含。”①吕叔湘对隐含的解释对应的就是空语类的PRO成分,遗憾的是吕叔湘未将其上升至理论层面。中国传统的“省略”语法观主要从意义上谈,没有进一步考察其来自何处,是否由句法转换所致。陆俭明、沈阳(2003)分析得更加细致,指出空语类与省略的三种区别:第一,“空语类”的成分仅限名词成分,而“省略”的成分不限于名词成分。第二,“省略”指没有出现的具体“词语”,“空语类”是就词语占据的“位置”而言。第三,“省略”带有某种“随意性”,“空语类”具有严格“系统性”。
二、汉语空语类研究发展史
我国学者对空语类的研究历经80年代、90年代、21世纪这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研究都有各自鲜明特色。
(一)理论引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第一次将空语类理论引进我国,涉及的学者主要有黄正德、徐烈炯、赵世开等。黄正德(1983)的《汉语生成语法——汉语中的逻辑关系及语法理论》在第六章第二、三节、第七章分别阐述了“空范畴原则”、“关于Kayne空范畴原则的扩充”、“空范畴原则的进一步扩充”,指出汉语需要鉴别不同类型的空语类。徐烈炯的论文《管辖与约束理论》(1984)以及专著《生成语法理论》(1988)系统地介绍了生成语法学理论,如“管辖理论”、“约束理论”、“控制理论”等,对国内研究生成语法的学者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此外还有赵世开(1986),他在《语言结构中的虚范畴》中初步阐述了空语类问题。
(二)汉语空语类研究的阶段及进展
1.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发生了激烈争论,突出的是徐烈炯和黄正德之争。
乔姆斯基(1981)提出四种空语类:NP语迹、wh语迹即变项、pro和PRO。黄正德(1982)认为汉语至少应区分三类空语类:NP语迹、变项和空代词,空代词包括pro和PRO。徐烈炯持与黄相反观点,争论焦点主要在空主语和空宾语上。黄认为汉语有定式和不定式之分,因而空主语也有相应的PRO和pro之分,而徐认为黄区别定式和不定式的标准不可靠,继而否定了区分PRO和pro;黄认为汉语中空宾语是变项,但徐认为不一定都是变项,也可是pro。徐主张把汉语中所有空语类归为一类“自由空语类”。如徐自己所说,他们两人的分歧“是对汉语中一些事实的认识不一致,并非生成语法学界的‘家庭纠纷”。②
黄、徐各有自己的支持者。钱春杭(1987)认同徐烈炯部分观点,认为汉语空位主语为PRO,空位宾语为pro和变项。胡晓灵(1987)根据黄正德(1982)对乔姆斯基支配范畴定义的修改去验证汉语事实,发现黄的定义更符合实际。
有些学者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研究空语类。朱德熙(1983)将“缺位”概念引入语义平面,研究汉语“的”一类名词化标记对句法成分的提取及其语义所指,推动了汉语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一系列变革。常理(1988)从语言类型的角度出发,指出汉语的三种空语类:话题性空语类、删同性空语类、转换性空语类,其中话题性空语类是汉语独特的,删同性空语类、转换性空语类在管约论中有对应的类型但不尽相同。徐思益(1988)从句式角度出发,指出汉语空语类大略有四类:动词短语作主语的句式、表令行禁止的非主谓句式、连动式、兼语式。
2.90年代
90年代,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的纷争仍在继续,学者们试图解决前人留下的争论,提出更接地气的分类标准。此时期的一大进步是意识到黄、徐“犯错”的原因,两人都试图在GB理论框架内找寻汉语空语类的归宿,而乔姆斯基主张把研究范围限于句法,不涉及其他认知系统。不少学者跳脱句法限制,将汉语空语类研究扩充到语义、语用、词汇等其他领域。
第一次全面结合汉语句法结构的各种具体事实和特殊现象对空语类进行深刻分析的是沈阳(1994),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发展了生成语法理论。他首先提出“句位”和“句位变体”两个基本概念,建立“句位推导句型系统”。根据两者之间的制约和映射关系,将汉语空语类分为三类:省略型空语类、移位型空语类和隐含型空语类。这种分类方法较符合汉语语言现实,为汉语空语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角度。但是,有些学者完全否定沈的理论和方法,他们认为他没有遵守生成语法的各种具体操作程序。有些学者赞同沈的分法,如邵敬敏和任志萍(1996)、陆俭明(2004)、胡明扬(2004)。endprint
袁毓林(1994)运用空语类理论,借鉴朱德熙(1983)的方法,深入讨论了成分提取及其语义所指、名词的语义结构等问题。韩景泉(1997)从语义角度出发,引入“指称句内可识别性”概念。韩指出用该概念分析,可发现黄正德和徐烈炯都忽视了一事实:汉语的空位宾语与乔姆斯基的空语类本质上不完全一样。乔姆斯基的空语类具有指称句内可识别性,属句法现象。而汉语空位宾语分两种,因移位造成的宾语空位的宾语主题结构具有指称句内可识别性,可看作乔姆斯基定义的变项,另一种不存在宾语移位的非宾语主题结构缺乏指称句内可识别性,是话语省略,无法纳入乔姆斯基的任何一类空语类。王德忠(1999)认为黄正德和徐烈炯在汉语空主语归类和所指上的观点都有问题,他提出词汇替换的标准。他和黄一样认为汉语中有定式与不定式之分,但不赞同黄的判别标准:情态动词和体貌成分,并提出了新的判别标准:定式句的主语位置可以在不与原句意思相违背的基础上进行词汇化,而不定式句不可以。此外,不定式句的空主语是PRO,在其控制范围内受强制控制;定式句的空主语是一种话语省略现象,具体的所指要到语境中寻找。胡建华(1999)调入语用手段,运用新格赖斯语用机制,对英、汉空语类的性质、分布和所指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在空语类的解读上,语法与语用有很好的分工,GB句法完全可进行句内空语类的解读,但语篇中的空语类已超出GB句法的研究范围,当这些成分进入语篇后新格赖斯语用机制开始在句法允准的自由度内运作。
3.21世纪
进入21世纪,汉语空语类的研究出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将空语类理论与更多的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空语类研究开始多起来,其中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同时也有方言方面的研究。
(1)更多与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张和友、邓思颖是这时期较突出的学者。张和友、邓思颖(2010)讨论特异型“是”字句的语义特性与句法结构,认为这种句子是一种话题类系词句,实际是一般话题句的变体,包含一个空语类主语。空语类主语往往表达跟方式、原因、结果等相关的意义。刘道英(2000)利用空语类分析汉语中的同形异构句式。邢欣(2004)运用空语类理论分析兼语式的语法特点。杨大然(2006)采用“时态假说”理论分析兼语句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空语类的分布。方环海、谭乡荣(2008)讨论了VP主语句和宾语句中VP的句法语义特征和其中的空语类现象。王丹丹(2008)分析了汉语中具有任意指称的主宾不对称性产生的原因并解决了具有任意指称的空主语的属性问题。
(2)语言类型学视角的空语类研究。①英汉对比研究。从语言类型学视角进行空语类研究的以英汉对比研究占绝大多数,有胡建华(1997)、李汝亚(2000)、高明乐、郭献庭(2003),邓海静(2006)等。②汉语方言中的空语类研究。张友和、邓思颖(2011)主要讨论普通话和粤语话题类系词句间的差异, 指出二者对于空语类的允准度有别。汉语方言对空主语的允准能力可归结到各自的话题句的强弱特征上,因此,可归纳出空语类话题类系词句容纳度和话题句强弱特征关联性规则。
(3)其他问题。高明乐在《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2004)一书中专章考察了空语类的语法性质、动词的题元角色与空论元联接以及空论元的语义赋值等问题,创新性地探讨了空论元的联接与语义重建问题。
三、结语
我国引介生成语法是比较早的,但由于我国学者深受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的影响,再加上生成语法理论自成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以及要求数理逻辑基础而桀骜难懂,生成语法理论尚只是“小众谈资”。
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总结出汉语空语类理论研究历经这样三个阶段:80年代,我国学者第一次将空语类理论引进我国,此时期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发生了激烈争论。90年代,学者们试图解决前人留下的争论,提出更接地气的分类标准。此时期的一大进步是不少学者跳脱句法的限制,将汉语空语类研究扩充到语义、语用、词汇等其他领域。进入21世纪,汉语空语类研究出现了两个新特点:一是将空语类理论与更多的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视角进行空语类研究开始多起来,其中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也有方言方面的研究。
——————————
注 释:
①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68.
②徐烈炯.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汉语语法现象[J].中国语文,1994,(5).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读沈阳著《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2〕胡建华.空语类研究中语法与语用的分工——论新格赖斯语用机制对空语类解读的介入[J].外语研究,1999,(2).
〔3〕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商务印书馆,1979.
〔5〕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6〕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7〕邢欣.现代汉语兼语式[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8〕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Pisa Lectures.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1981.
〔9〕Huang,C.-T.James.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Ph.D.dissertation,MIT,1982.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