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诗歌“美而不乐”之探究
2014-10-08朱磊
朱磊
摘 要:祖咏的诗歌具有“美而不乐”的特点。“美”的特点多表现在自然美和情怀美;而“不乐”则多由仕途不乐、对朋友以及家乡的思念处体现。此外祖咏的真性情、山水吸引、娴熟的审美技巧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自身性格、生活经历亦造成了他诗歌的“美”与“不乐”。
关键词:祖咏;美;不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156-02
“咏,洛阳人。开元二十年中进士,有文名。少与王维为吟侣……后移家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有诗一卷传于世”[1](206)。《河岳英灵集》是代表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的选本,殷璠评祖咏:“咏诗翦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至如‘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足称为才子也。”[2](362)由此亦可窥祖诗的成就所在。就其诗歌而言,“祖咏的山水景物亦恬淡,但其中有一颗不安躁动的心,能见出山水之美,却极难体会到山水之乐……”[3](29)这大概道出了祖诗“美而不乐”的特点。结合祖咏现存诗作,我们尝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诗“美而不乐”的特点进行研究。
一、祖咏诗歌之“美”
祖咏现存诗不多,而其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却是不容忽视的。
(一)自然之美
《过郑曲》:“路向荣川谷,晴来忘尽通。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4](131)此诗写的是诗人经过郑曲(今郑州),由于天初放晴,放眼江上,丝丝雾气如细烟生于水上,而圆月则似坐落于舟中一般。于岸边行走,犹如迷路游客,岸边乱草中的虫叫声,一切让旅途的劳累顿时皆无。此刻静心听之,也只闻得丝丝凉风吹过的声音,闭眼静思,一切宛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舟中月、水中烟,生动和谐,作者将烟、水、圆月、舟、草虫等物绘入画中。此外刻画水的形态:“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水,本身就有简单、清纯的特点。在祖咏诗中,通过对水的多样形态与内涵的刻画,深化了其诗清新淡雅、质朴自然的特点,清新脱俗,与人的真实感受相贴切。
(二)情怀美
山水,作为大自然中的客观存在,山水诗中对其有太多的赞美,这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5](18)其中蕴含着诗人应景应情而生的独特审美感受。祖咏面对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社会环境,为求仕而漫游于自然山水之间,其情感无不随着自然景物的移时而变化。如《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中所写:“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诗人置身于如此趣味盎然之境中,与鸟兽为伴,与花草为侣,物我交融,思与境偕,继而迸发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论”的概叹,其对山水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祖咏诗歌之“不乐”
“乐景衬哀情”,祖咏诗歌美的背后有着强烈“不乐”的因素存在。祖咏的“不乐”可分为:仕途不顺、思乡和朋友惜别之苦。
(一)仕途不顺
祖咏跟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一样,受着时代气息的感染,有着积极入世、济世报国的宏图,而仕途的不得志,给了诗人太多的不乐。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就像其诗《扈从御宿池》中所写的“谁念迷方客,常怀魏阙情”那样,其中“迷方客”指迷失方向的人,即仕途失意者;而“魏阙”二字也是借用春秋时魏中山怀有“心存魏阙”的典故而表明其心系朝廷、期待被用的愿望。“谁念”二字以反问形式的存在,读之犹如听到诗人深深的叹息。《江南旅情》中“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写自己与妻子别离,独自一人留于南方,北向家乡遥寄书信而不免空留叹息,想寄橘为报却又“无媒寄洛桥”,“媒”指引荐者,此处作者所发无人引荐的感慨表达的是诗人对伯乐的渴求。
(二)与友相别
离别在古人一向被视为人生旅途的一大缺憾,就连豪爽豁达的东坡居士也曾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祖咏平生重交结,所交之友从诗作看便有王维、王翰、储光羲等,他们间的别离,亦成为其诗歌“不乐”的一大因素。《别怨》:“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单看题目一个“怨”字,就已仿佛体会到藏于作者胸中的那股难受劲儿,此时浓重的离愁全都集中在无言的伫立中。科举以诗赋取仕,文士落第是常事,所以在唐诗中多有送别落第举子还乡之作。祖咏在《送丘为下第》中写道:“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朋友丘为落第还乡,自己心中亦少不了惆怅。他既为友人仕途受阻而凄恻,又为友人无人举荐遭遇不济而愤愤不平。
(三)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唐人喜漫游,对祖咏而言,漫游也成为祖咏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从其诗便知,祖咏曾游江南,亦北上蓟门。常年在外,日暮难归,其“不乐”之思由此而生。如《夕次圃田店》中的“落日”、“遥村”、“烟火”种种意象的堆积正是古人日思夜想家乡的符号。而此时的诗人却“客归程未已”,外加诗人行程中的“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其思乡而不得的心情跃然纸上。再如《泗上冯使君南楼作》:“明晨拟回棹,相思恨风波。”《送刘高税使入都》:“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诗中所寄托的思乡之情,都在为在外漂泊游荡的诗人注入深深的不乐。
三、祖咏诗歌“美而不乐”的原因
(一)“美”的原因
1.真性情。“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6](282)。祖咏作为当时的山水田园诗人,在诗歌中尽情抒写着最本质、最真的东西,所写自然景物皆恬淡,可见其心境是较平和的,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于大自然,在平常易见之景中发现清新淡雅之美,对大自然的自然感召作积极回应,顺应自己的内心,不矫揉、不造作,使得流于山水的情感真实充沛。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对家乡的无限热恋也无不怀有赤子之心。endprint
2.山水吸引。“山水可以属人耳目,江畔、旷野、山林中的新鲜空气与花瓣里所含的挥发性芳香,能够使人产生一种极舒适愉快的兴奋感觉,有益于人的身体与情绪健康;同时也可以悦人神志,使人从琐屑的功利追求中解脱,对人生充满健举达观的豪情,特别是当仕途失意、功名无成之际,就更容易以空虚之心灵涵括万有,沟通自然,泯灭物我界限,主客观混为一体。由仕进功名追求,转为道德追求,并进而达到审美追求的境界”[7](177)。所以,对于喜好漫游且仕途不顺的祖咏来说,忘情地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于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中寻求心灵的归宿,于山水美景中寻求独特的审美体验,成就了其诗歌之美。
(二)“不乐”的原因
1.时代背景。“盛极而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遇到的事情,祖咏所生活的唐朝开元后期,正经历由盛转衰,其政治上的腐败与社会风气的败坏自然而然成为摆在诗人面前的障碍,而其命运的不幸,也似乎真正由此开始。在唐玄宗后期,朝政失人,以安禄山为首的藩镇雄霸一方,社会动荡已见端倪。此时的祖咏“亦流落不偶,即可伤也”[8](110)。
2.自身性格。盛唐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唐人对自身明天有美好期望,社会大环境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祖咏正是这样,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让祖咏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脱节,祖咏的卓尔不群、轻傲个性也成为祸之本源。“有司试《终南望余雪》诗(《唐诗记事》卷二十),咏赋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1](207)。醉心功名的祖咏竟也跟随自己所思,任性而为,规定六韵12句,他作了三分之一便交卷。进士科是学子大事,其自负之处就显而易见了。同时,他不因考规去做画蛇添足的蠢事,追求作品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完美的统一,可从侧面看出诗人不墨守成规,不为名利所屈的性格。又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初,诙谐自贺知章,轻薄自祖咏……”《唐诗纪事》中记载,开元中,考中者进尚书省,落第者自省门散去,咏吟曰:“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9](285)祖咏的轻傲让他付出终老无名的沉重代价。
3.生活经历。唐人醉心于漫游,入仕之前读书漫游,仕途不顺则退而山水漫游。祖咏亦是如此,如其仅存的残句《谒河上公庙》中的最后一句:“孝文皇帝后,《章句》至今传。”即使自己的仕途不顺,看到荒凉道边河上公的遗迹,想到他虽死多年亦有《章句》流传于世,作者在凄凉古迹中也能寻找到一丝慰籍。祖咏尽情抒写山水田园千姿百态之美,却难掩人生失意之苍凉,其远赴长安求仕之路不禁让人感叹是如此的漫长,“这种极富诗意的生活背后是舟车劳顿、远离故土、漂泊不定的艰辛和孤独,是或浓或淡的相思情感,尤其在人生失意之迹,此情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挥之不去地萦绕心间”[3](28)。
——————————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2〕王克讓.河岳英灵集注[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3〕张春荣.祖咏及其诗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4〕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张怀瑾.文赋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1984.
〔6〕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李浩.唐诗美学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