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分析

2014-10-08左少杰

关键词: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

左少杰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历史、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发展的需要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阶级统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063-02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识形态的选择,并非取决于国家领导人个人意志,它往往是历史过程及其过去和当代社会存在赋予一个国家的必然选择。当然,经济的基础性也决定了上层意识形态的内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会选择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以往的任何阶级都是这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的必然结果。

一、历史的选择

清末年间,外有列强入侵,内有清廷腐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危亡的关头,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民族义士开始寻找一种救国救民的思想。也正在此时,长期受到压迫的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急需一种理论来武装自己。然而,不断涌入中国各种思潮(改良主义、唯意志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工团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都以失败而匆匆的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工人阶级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需求显得更加强烈。中国的未来道路该在何方,又该如何走?这一度让那些为民族和国家奋斗的爱国志士陷入了沉思。然而,苏联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启示,这才使得人们看到了希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成自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加上之前的几次文化碰撞,为马克思主义的闪亮登场扫除了巨大的传播阻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较为系统的广泛转播阶段。马克思先进的理论十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导地位,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存在的要求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之所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在这里办设工厂,开采煤矿,高效生产方式所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不断充斥这中国的市场,这给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失业的手工业者和农民被迫成为了首批进入工厂的工人,为了生存,他们长期忍受着帝国主义(国外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而统治者封建清王朝,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不断地向帝国主义妥协退让,甚至不惜牺牲国民利益与帝国主义联合起来。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大部分来自官僚阶层,其自身的阶级性质决定他们不可能向封建阶级和帝国主义宣战,这种与生俱来的软弱性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出深渊。与此同时,中国的农民阶级依然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因为其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以及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的统治下,决定了其思想的落后性,一个落后的盲目的阶级如何领导革命呢?因此,唯有中国的无产阶级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这不仅由其彻底的革命性所决定,更是由于其科学的、先进的指导思想所决定,而这种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而中国的无产阶级,大部分来自失业的农民,因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有着亲密的联系,这便于组成工农联盟。这样,代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开始从胜利走向胜利。

另外,在当代中国,社会存在同样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的政权性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其次,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再次,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全球化的外在要求,决定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先进的、科学的、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继续前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为何革命胜利了,在和平稳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我们依然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呢?这不仅由我国目前的社会存在所决定,还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所决定。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并形成新的理论,这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曾经说过:“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1]而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百多年来始终保持蓬勃生机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指导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客观反映,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且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2]其次,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促进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当上层建筑维护的经济基础处于进步的时候,便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完善其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进步;一种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当上层建筑维护的经济基础处于腐朽、落后的时候,而上层建筑仍全力维护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后的力量,这时就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取而代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必须反映我国目前的经济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基础起到促进的作用[3]。所以,只有不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阶级统治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都会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统治,竭尽全力地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表示了自己的阶级立场,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明确宣布要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4]。我国是以共产党领导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虽然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取得了今日的辉煌成就,但我们应时刻保持不骄不躁,肩负起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中处于指导地位,是历史、人民、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统治的选择与需要。因此,我们应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中国梦”。

——————————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张文铺.深化对意识形态重性的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5).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合理的利益目标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