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畜牧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4-10-08古丽娜·巴克,哈力亚尔·乌布力,乌布力·沙迪克
古丽娜·巴克,哈力亚尔·乌布力,乌布力·沙迪克
摘要:目前高等教育往往比较重视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常常忽视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大学生动手能力在目前畜牧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动手能力;畜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78-02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环节。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动手能力是反映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实际运作过程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不仅仅反映对有形事件的操作水平,同时也体现在对无形事件的操作技能上。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等同的,因此可以说动手能力是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理论教学,更依赖于实践教学,生产实践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课堂,因此生产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大学生动手能力在目前畜牧教学中的现状
本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堂实验、养牛生产实习、养羊生产实习、养禽生产实习、动植物标本制作、畜牧场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参观调查等环节。各生产环节都要求理论结合实践,要求切实了解和掌握各科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再结合生产实践进一步掌握该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目前学生的生产实践主要是以实验室教学为主,并适当结合户外生产实践,但是实验室实践时间短,又比较集中,因此学生掌握的不够透彻。在生产实践中学生可以参与的核心技术不多,多集中在对家畜的一些日常护理、畜牧场的维护等,不能很好的将所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而对所学知识了解不够透彻等现象。
二、畜牧实践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中重理论、轻实践由来已久,然而近几年愈加严重,原因有以下几点:(1)主观因素,主要表现是理论通了实验自然没问题、理论问题解决了实践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导致最后出现很多畜牧专业课程在黑板上养羊、养牛、养鸡等,都成了纸上谈兵。(2)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客观条件上。自1999年国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扩大内需,缓解升学就业压力,做出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决定,高校学生在校生实际增长了4倍多,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此给高等教育质量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愈加突出。这几年教师增加比例远远落后于学生增加的比例,多数高校的师生比大大超出国际上公认的师生比例,全国普通高校已经由1998年的11.6:1猛增到19:1,有的甚至高出20:1,由此所带来得实验教师严重不足,实验用房、实验仪器设备的缺乏是非常突出的。一位实验课老师一次可以带三个班甚至六个班,可想而知他就是再兢兢业业,也难以精益求精,由此也让一些学生钻了空子:实验报告大同小异,实验数据可以编制。在实验室久了你会经常遇到奇怪的事,刚才做实验的学生还是稀稀拉拉,老师说要点名了,不过几分钟满实验室都是学生,老师前脚走,学生随之其后,可想而知,学生不做实验或不认真做实验怎么能提高动手能力!此外,实验经费也是一个问题,每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而给每一门课所拨的实验经费有限,学生并不是人手一只实验动物,而是几个人甚至十几人一只实验动物,每一个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到野外进行生产实践时,一是实践时间较短,二是学生到很多动物养殖基地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多是以参观或偶尔帮忙的形式参与,动手机会也比较少,这也是目前本科生动手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畜牧生产教学中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新型医学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得到的只是书本上死的知识,而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畜牧实践中。某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很好,但一到生产一线就体现出不会融会贯通,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诚然缺乏实践经验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从事畜牧科学的学生要在学习中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畜牧专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践性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来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力求扎实、过硬。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并提出毕业与上岗“零距离”的素质要求。因此,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自己多动手,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设计性实验及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锻炼探求知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创造型的优秀人才,是时代和社会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是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潮流和趋势。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并予以高度重视。
1.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畜牧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专业,设计的面广,知识较多,一味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如何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从大学生入学时开始,选择一批优秀的、对科研工作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经常性的与老师一起下基层,深入到农牧民当中,直接动手参与家畜生产;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基层农牧民的畜牧生产活动,并把很多畜牧专业课放到生产一线,有教师边实践边讲述,学生也可以一边动手参加生产实践一边聆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一面学习理论知识,一面实践,这样的教学内容既生动又好理解,学生也不会忘记所学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很好的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程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一味的理论学习,纵使学生的知识面再广,如果不加以实践,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相关专业的知识竞赛、动物试验场的设计大赛、饲料标本制作大赛以及动物模型制作大赛等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参加到其中,学院也要进一步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也愿意参加这一类的竞赛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大赛能力的培养的目的。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各种手段引导、激励学生参与动手能力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3.学生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可以学到很多理论知识,而到了生产第一线,什么都要从基础做起,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畜牧业顾名思义是要在畜牧生产一线才能从事的行业。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从事畜牧生产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教师的科研以及学校主办的开放性实验室项目,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及理论水平,为今后参加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总之,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理论教学,更依赖于实践教学。生产实践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课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研项目(201023)。
通讯作者:乌布力·沙迪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