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10-08苏子威
摘要: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但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融资困难依然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中小企业自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该现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68-02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单一。内源融资比重大,外源融资比重小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大多数中小企业依然依靠自身内部积累来实现融资,其数量小、周期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银行贷款是外部融资的主要途径,但主要集中在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更新资金,长期信贷资金不足。民间借贷、资本市场融资和财政投入等途径所占比重少之又少。
2.融资需求难以满足。我国近千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数量庞大,而资金供应远远无法满足其要求。以银行贷款为例,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只拥有银行贷款20%的份额。超过80%的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得不到满足,60%的中小企业缺少中长期贷款。
3.融资成本较高。由于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比例失调,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造成融资成本的增加。而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使其很难有议价的机会,利率上浮、高额手续费等因素,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负担。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1.抵御风险能力差,经营风险高。我国中小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规模小、资金少的特点,使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过程中,经营亏损甚至破产倒闭风险较高。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中小企业的生存期限在5年以内。这种高风险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经营原则不符,成为商业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
2.管理水平低,融资人才缺失。家族式管理模式依然普遍存在,管理观念陈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者严格控制着企业的经营权和融资权。这种所有者、经营者和融资者高度统一的模式,会因为所有者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制约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出现良好融资机会的时候,由于其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无法及时合理的加以利用,进而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信用意识淡薄,财务状况混乱。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的信用观念不足、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现金管理制度不严格、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偷税漏税、逃债废债不良行为屡见不鲜。这就造成中小企业原本就不多的信用资产不断流失,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誉度,进一步加大了其融资的难度。
(二)金融机构方面
1.商业银行放贷难度大。从安全性考虑,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所提供的抵押或质押的有效资产又受其自身规模的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任度不够,在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往往拒绝提供贷款。从盈利性考虑,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较高。除贷款风险成本较高以外,从规模效益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频率高,贷款规模小,其贷款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尽管商业银行不断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的手段,但依然无法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综合成本。为了不影响盈利,商业银行通常更青睐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则是避而远之。
2.信用担保机构扶持不够。我国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首先,信用担保的条件过于严格,审批程序过于烦琐;其次,信用担保的费用较高,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再次,信用担保的期限较短、规模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3.资本市场作用不明显。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较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即便是中小企业板块的启动,也由于其诸多条件与主板市场保持一致,对中小企业来说意义不大。
(三)政府方面
长期以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一直不够。主要表现为:第一,政策体系不健全,政府的扶持政策依然偏向于大型企业,使得出台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和创业资助政策等,无法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体系,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第二,法治建设欠缺,我国缺乏一套完善的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一现状既不利于保障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获得上公平竞争的机会,又不利于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第三,政策引导不足,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缺少政府的正确引导,融资效率低下。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转变经营观念,创新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应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重视内部管理,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提高信用意识,强化财务管理。中小企业应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增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中小企业还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交流,使金融机构能够准确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自身信誉度。
(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
1.放宽商业银行的贷款限制。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确对待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突破零风险的传统模式,简化放贷程序。在安全性原则允许的条件下,积极开创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断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充分利用自身金融体系主体的地位,通过“协议利率”、无形资产抵押、出口退税质押等方式,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引导融资资金安全、快速、高效地流向那些信誉度高,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实现银企双赢。
2.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实现信用担保在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依;另一方担保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意识,规范运行方式,降低担保条件与费用,延长担保期限、增加担保规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切实有效的担保服务。此外,中小企业之间互助性担保基金的建立、保险机制在融资模式中的运用,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3.降低资本市场门槛。资本市场作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应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上市条件,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建设,建立一个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解决融资困境。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除了要加强中小企业融资领域法律体系建设,还可以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提供期限长、利息低的特殊贷款,以及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甚至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等。政府的扶持力度的加大,既可以直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还能起到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从而增强市场的融资信心,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国家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三者相结合、相统一,才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龙,李金宝.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模式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12):93-94.
[2]朱坤林.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国际比较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8,(9):176-l80.
[3]刘长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创新科技导报,2009,(34).
[4]赵金凤,陈玉利.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天地,2010,(1).
[5]李志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基金项目: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3QN04)。
作者简介:苏子威(1982-),男,河南信阳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