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市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2014-10-08汪江,李金林,沈正凤,周雪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数学教学

汪江,李金林,沈正凤,周雪松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玉溪市少数民族聚集地中学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数学教与学的态度与过程、学校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与该地区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学生自身因素有关。

关键词:少数民族;数学教学;随机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59-03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纵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许多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地处滇中的玉溪市,滞后的数学教育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至今在较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仍然存在,这样的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管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立足本土、更新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玉溪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为此,我们深入到玉溪市峨山、元江、新平县等地走访调查,以期寻求改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2012年11月~12月,分别以玉溪民中、元江民中、元江二中、甘庄中学、东峨中学、新平一中、新平二中等七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彝族、傣族、哈尼族)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7份,有效问卷563份。在此期间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

2.调查内容。以“‘全面发展教育论、‘科学教育理念”、“‘知识与迁移、‘态度是怎样改变的”理论为指导,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习、受教育、家庭环境的角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和学生卷,对家长用访谈提纲进行调查,其中。对家长的访谈调查内容如下图。

第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①学习方法和数学观。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系。②学校设备现状。了解学校的设备是否是影响数学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③学校对数学重视程度。学校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心理状态,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效率。④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这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对社会贡献的标尺。⑤学校数学教育现状。这是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状况和数学教育循序渐进的基本走向。第二,教师调查问卷设计。①数学教师教学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老师应因材施教,针对性的采用授课方式。全国已有许多学校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是否是影响数学教育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老师对学生了解程度及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是否影响教育教学质量?③教师知识发展观。老师是否时时“充电”,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对课程有研究并灵活运用?④学校对国家政策的态度。教育是强国之本,学校对国家政策的态度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三、家长访谈提纲设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家长的深入访谈,从另一角度可以更深层次的剖析该地区数学教育发展因素,寻找解决该地区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的改善方法。

二、调查资料分析

1.以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资料分析。总人数563人,其中少数民族459人,汉族104人,少数民族占81.6%,汉族占18.4%;少数民族男生301人,女生262人,男生占53.5%,女生占46.5%,少数民族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等。①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数学观。86.50%认为数学老师都注重教学生学习数学方法;61.99%不满足现有的数学水平,31.26%满足现有数学水平,少部分安于现状;50.97%认为数学老师很少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35.88%认为培养了,少部分则认为几乎没有;12.43%课后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57.01%是自主学习,18.29%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以上数据可得影响数学方法和数学观的是学生自身因素。②学校设备现状。62.34%认为数学课没有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39.25%认为严重缺乏数学教学设备器材,41.91%认为将就用,15.81%认为较丰富;15.28%认为学校关于数学资料书丰富,75.49%认为丰富程度一般,少部分认为没有;91.12%认为学校没有实验室,少部分学生认为有或没有。以上数据表明该地区学校教学设备严重缺乏。③学校对数学教育重视程度。64.48%认为学校对数学教学管理一般,31.61%认为很严格,极少部分认为很松散;63.23%认为学校很少提供给学生数学方面的信息,26.11%认为学校提供的很多,10.56%认为没有提供任何信息;49.02%认为学校注意培养学生集体意识,47.42%认为几乎没有;80.82%认为学校有专业的数学教师,19.18%认为没有。以上数据表明学校对数学教学程度是很重视的。④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34.46%认为上数学课的老师的教学水平好,34.81%则认为比较好,28.77%认为一般,有待提高;46.36%对数学老师上课不是很感兴趣,35.17%对其感兴趣,而极少部分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判断;57.55%对数学老师上课的要求一般,30.55%对其要求高,极少部分对其要求较高或无所谓。以上数据显示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是很好。⑤学校数学教育现状。50.62%认为该地区的数学教育有所发展,17.93%认为保持原样,很少部分则认为落后;51.15%认为该地区学校存在设备、环境及管理问题;16.34%认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20.42%不清楚,极少学生认为师资力量缺乏;49.35%学生厌倦学习数学,40.32%对学习数学厌倦很严重。以上数据表明学校数学教育有所改善,但不是很明显。

2.以教师为调查对象的资料分析。①数学教师教学观。91.0%数学老师认为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9.0%的老师不同意这个观点;91.0%数学老师认为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9.0%认为没有必要;31.8%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45.5%数学老师认为注重培养数学分析观念更重要,22.7%老师认为让学生熟悉掌握一些解题的基本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81.8%认为新教材必须加强和完善。以上数据表明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念旨在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数学知识。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92.1%数学老师上课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讲授、讨论、启发、学习法,很少用直观演示法;92.0%数学老师使用黑板教学,只有很少部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95.5%老师与学生沟通采用单一的直接访谈方式;教学过程中77.3%老师更注重语言表达,部分老师根据自己的习惯教学。以上数据表明数学老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都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设备不全面;师生沟通方式单一。③教师知识发展观。54.5%的数学老师时时注重更新自己的知识,22.7%觉得有时间就做,少部分觉得无所谓;对数学教学法有深入的研究并能灵活运用于数学实践中,54.5%老师认为比较符合,18.2%认为完全符合,18.2%认为符合,少部分认为较不符合;50.0%老师认为促进专业发展非常重要,40.9%认为比较重要,极少部分的认为不重要。以上数据表明知识素养是决定数学老师对自己所上的数学课的心态和是否全身心的投入。④学校对国家一些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显示,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关注和扶持力度一般或不够重视的数学老师比例基本相等,认为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数学教育学习重视的程度一般、比较重视、非常重视的数学老师比例也基本相等;对于国家下发的有关教育的新政策,认为学校执行的22.73%,执行好的50.0%,较好的27.3%;54.5%认为学校数学教育有所发展,有很大发展的占45.5%。以上数据表明学校应积极贯彻实施国家政策。endprint

三、以家长及学校为对象的调查的资料分析

1.对家长访谈的状况与分析。由于很多父母是“文盲”和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只要能“认识路”,懂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就行了,没必要有太多知识,导致很多孩子很难接受完整的教育。但一旦送进学校,责任都由学校和老师承担,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理念和出发点。现在,在这些地区进入七年级学生明显超过九年级(初中)毕业的,进入高中一年级和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是如此,而且数学老师占全校老师的比例很小。如下图,以元江县甘庄中学数学老师、2010级学生入学和参加毕业的学生为例。

2.对学校调查状况与分析。在该地区数学教育中,国家投入了相当大精力扶持,但家长却没使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出现“我们这里穷,国家应该给予”的现象。导致孩子不认真对待学习。这违背了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的初衷。另外,关于孩子的数学教育的看法,许多老师避重就轻,认为许多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改变是很困难的。综述,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与许多城市或汉族地方虽有相似点,但更多的是不同。数学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负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本土资源优势,让学生自己与实际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另外,数学老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的效果。

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构筑“四方”平台,达成协同教育共识。由学校或相关领导“牵头”协调,让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共同搭建一座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共同发展的桥梁。①创新管理模式。学校定期组织亲子友谊等活动,促进、改善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孩子的成长,创新管理,把老师和孩子的单一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为让家长参与其中,构成老师、家长和孩子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正增长”。②搭建信息平台。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使家长切身感受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学校的间接建设者,举行座谈会不仅能加强家长间的交流,还能使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国家政府政策措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学习,同时也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政府政策给予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学校应良性的运用这些政策帮助学生学习。所以,从教育、孩子的未来与发展方向的角度改变家长观念,对孩子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③突破定式思维,构建新型的学习教育模式。择期从学校选派一部分教育水平较好、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到学生家里担任辅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切生感受老师的爱。另外,根据学校的发展和需要,在各个班级选一些代表性的民族学生到教育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回到学校时,把新的学习观念、信息带回,并向其他学生传播,引导带动其他学生,帮助学校完善教学计划,使学生、老师真正的受益。

2.营造合作氛围,形成教学资源共享。①营造老师与学生相互合作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讲很重要。很多老师的素质非常好,但优势却未充分发挥出来,很难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导致学生不能更好融入学习中;学生在一种被动执行老师“命令”的状态下学习,会觉得学习比较刻板乏味,很难发挥出创造性,慢慢就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应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形成师生的学习资源共享,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②营造家庭与学生的成长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父母应用“爱”教育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关心越多,就越有益于学习提高。所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孩子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发本土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许多数学老师把自己的角色错误的定位,把课本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了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殊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以,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努力构建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充分把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与数学教育教学相结合,搭建起一座文化融入数学的桥梁,使数学教育与民族文化相长,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可想而知,这种教育理念是有怎样的远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代钦.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对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2).

[3]刘茨,庞泽玲.心理学新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高洪,龚映丽.教育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07)。

作者简介:汪江、李金林,云南昭通人,玉溪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沈正风,云南临沧人,玉溪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周雪松,吉林延边人,玉溪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endprint

三、以家长及学校为对象的调查的资料分析

1.对家长访谈的状况与分析。由于很多父母是“文盲”和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只要能“认识路”,懂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就行了,没必要有太多知识,导致很多孩子很难接受完整的教育。但一旦送进学校,责任都由学校和老师承担,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理念和出发点。现在,在这些地区进入七年级学生明显超过九年级(初中)毕业的,进入高中一年级和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是如此,而且数学老师占全校老师的比例很小。如下图,以元江县甘庄中学数学老师、2010级学生入学和参加毕业的学生为例。

2.对学校调查状况与分析。在该地区数学教育中,国家投入了相当大精力扶持,但家长却没使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出现“我们这里穷,国家应该给予”的现象。导致孩子不认真对待学习。这违背了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的初衷。另外,关于孩子的数学教育的看法,许多老师避重就轻,认为许多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改变是很困难的。综述,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与许多城市或汉族地方虽有相似点,但更多的是不同。数学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负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本土资源优势,让学生自己与实际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另外,数学老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的效果。

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构筑“四方”平台,达成协同教育共识。由学校或相关领导“牵头”协调,让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共同搭建一座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共同发展的桥梁。①创新管理模式。学校定期组织亲子友谊等活动,促进、改善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孩子的成长,创新管理,把老师和孩子的单一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为让家长参与其中,构成老师、家长和孩子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正增长”。②搭建信息平台。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使家长切身感受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学校的间接建设者,举行座谈会不仅能加强家长间的交流,还能使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国家政府政策措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学习,同时也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政府政策给予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学校应良性的运用这些政策帮助学生学习。所以,从教育、孩子的未来与发展方向的角度改变家长观念,对孩子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③突破定式思维,构建新型的学习教育模式。择期从学校选派一部分教育水平较好、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到学生家里担任辅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切生感受老师的爱。另外,根据学校的发展和需要,在各个班级选一些代表性的民族学生到教育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回到学校时,把新的学习观念、信息带回,并向其他学生传播,引导带动其他学生,帮助学校完善教学计划,使学生、老师真正的受益。

2.营造合作氛围,形成教学资源共享。①营造老师与学生相互合作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讲很重要。很多老师的素质非常好,但优势却未充分发挥出来,很难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导致学生不能更好融入学习中;学生在一种被动执行老师“命令”的状态下学习,会觉得学习比较刻板乏味,很难发挥出创造性,慢慢就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应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形成师生的学习资源共享,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②营造家庭与学生的成长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父母应用“爱”教育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关心越多,就越有益于学习提高。所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孩子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发本土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许多数学老师把自己的角色错误的定位,把课本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了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殊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以,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努力构建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充分把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与数学教育教学相结合,搭建起一座文化融入数学的桥梁,使数学教育与民族文化相长,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可想而知,这种教育理念是有怎样的远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代钦.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对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2).

[3]刘茨,庞泽玲.心理学新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高洪,龚映丽.教育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07)。

作者简介:汪江、李金林,云南昭通人,玉溪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沈正风,云南临沧人,玉溪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周雪松,吉林延边人,玉溪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endprint

三、以家长及学校为对象的调查的资料分析

1.对家长访谈的状况与分析。由于很多父母是“文盲”和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只要能“认识路”,懂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就行了,没必要有太多知识,导致很多孩子很难接受完整的教育。但一旦送进学校,责任都由学校和老师承担,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理念和出发点。现在,在这些地区进入七年级学生明显超过九年级(初中)毕业的,进入高中一年级和高中毕业的学生也是如此,而且数学老师占全校老师的比例很小。如下图,以元江县甘庄中学数学老师、2010级学生入学和参加毕业的学生为例。

2.对学校调查状况与分析。在该地区数学教育中,国家投入了相当大精力扶持,但家长却没使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出现“我们这里穷,国家应该给予”的现象。导致孩子不认真对待学习。这违背了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的初衷。另外,关于孩子的数学教育的看法,许多老师避重就轻,认为许多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改变是很困难的。综述,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与许多城市或汉族地方虽有相似点,但更多的是不同。数学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负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本土资源优势,让学生自己与实际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另外,数学老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的效果。

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构筑“四方”平台,达成协同教育共识。由学校或相关领导“牵头”协调,让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共同搭建一座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共同发展的桥梁。①创新管理模式。学校定期组织亲子友谊等活动,促进、改善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孩子的成长,创新管理,把老师和孩子的单一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为让家长参与其中,构成老师、家长和孩子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正增长”。②搭建信息平台。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使家长切身感受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学校的间接建设者,举行座谈会不仅能加强家长间的交流,还能使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国家政府政策措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学习,同时也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政府政策给予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的,学校应良性的运用这些政策帮助学生学习。所以,从教育、孩子的未来与发展方向的角度改变家长观念,对孩子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③突破定式思维,构建新型的学习教育模式。择期从学校选派一部分教育水平较好、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到学生家里担任辅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切生感受老师的爱。另外,根据学校的发展和需要,在各个班级选一些代表性的民族学生到教育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回到学校时,把新的学习观念、信息带回,并向其他学生传播,引导带动其他学生,帮助学校完善教学计划,使学生、老师真正的受益。

2.营造合作氛围,形成教学资源共享。①营造老师与学生相互合作的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讲很重要。很多老师的素质非常好,但优势却未充分发挥出来,很难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导致学生不能更好融入学习中;学生在一种被动执行老师“命令”的状态下学习,会觉得学习比较刻板乏味,很难发挥出创造性,慢慢就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应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形成师生的学习资源共享,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②营造家庭与学生的成长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帮助孩子学习成长。父母应用“爱”教育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关心越多,就越有益于学习提高。所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孩子在一个良好环境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开发本土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许多数学老师把自己的角色错误的定位,把课本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了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殊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以,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努力构建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合作平台,充分把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与数学教育教学相结合,搭建起一座文化融入数学的桥梁,使数学教育与民族文化相长,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可想而知,这种教育理念是有怎样的远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代钦.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对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3,(2).

[3]刘茨,庞泽玲.心理学新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高洪,龚映丽.教育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07)。

作者简介:汪江、李金林,云南昭通人,玉溪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沈正风,云南临沧人,玉溪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周雪松,吉林延边人,玉溪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数学教学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