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培养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改革成效调查分析
2014-10-08王晶,杨宝仁
王晶,杨宝仁
摘要:“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学校对精英人才的诉求。塔里木大学推行“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大类招生的实践过程、成效等方面探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类招生;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塔里木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14-03
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背景
进入21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学科或行业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刚性化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建立新型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样面临学生非一志愿录取、就业困难、学非所用、师资紧张等一系列教育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面临极大挑战。鉴于此,笔者立足于“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适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从2011年7月开始对经管类本科专业新生优化试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2.大类招生改革。塔里木大学在2011夏季招生时已经开始按照经管大类进行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目前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六个汉本专业,三年招生人数共计1095人,以学科大类统一制定教学计划。
3.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经管类专业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个平台构成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构成选修课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课程”要实现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整体的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是精简专业课程,打通学科基础课程,扩大选修课程比重,提高选修课程质量。
4.专业分流工作。从2013年3月开始,第一批大类招生的经管类学生进入第4学期的学习,按照一、二、三学期的综合成绩排名,双向选择,择优分配,进行专业分流。专业班规模最低人数标准25人,最高40人,不足人数专业按照录取原则调整,各教研室、学生办公室及导师做好指导,组织填报《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分流申请表》,最后由学院、系进行分配公示。
5.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实施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目前已经配套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包括学分制、导师制和选修制等,此外还构建了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以学分制改革为例,将学分制与选修制结合,所有课程均分为选修和必修两类,必修课一般不可调整,但学生可以选择教学班、公共和学科选修课,每个学期均提供3~5门,学生在上课时间、地点和教师方面有较大选择空间,甚至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课程。
6.学生管理改革。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实施的是三段式复合型学生管理方式。第一阶段(1~3学期),施行班主任制,以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为主,班级有较强的集体凝聚力,便于班主任在班级中有效地开展工作;第二阶段(4~5学期),施行导师制和学长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学长制能起到带动作用,并弥补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第三阶段(6~8学期),施行导师制,此时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时期,有必要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此外,辅导员制贯穿整个学生培养的始终,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和指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负效应分析
自2011年7月至今,塔里木大学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已经推行了两年,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对参与此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相应调查,对此次改革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效应分析
1.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第一意向专业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66%,了解程度一般的占6%,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不到30%,说明学生对所选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提升,专业意向也不再过多倾向于某一两个专业,专业分流时更加理性和均衡,结果见表2。
影响学生选择专业的各类因素中,自己对专业感兴趣占34%,居首位,明显高于其他因素,接下来是成绩所迫占14%,个人职业规划的一步(包括就业、创业、考研、出国等计划)因素排名第三,其他依次是父母希望学习该专业(占比11%)、从众心理(4%)、其他等因素。在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六个本科专业的自我兴趣、发展前景、就业前景和学科实力进行主观评分时,自我兴趣以2880分位居榜首,而各专业的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是农经、旅管、工管、财管、国贸、人资。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是兴趣,在前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大院系的开放程度,让各类信息能够在课堂内外有效传达到学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对大类培养模式的了解和认识。经调查发现,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类培养模式比较了解或一般,相对于“专业招生、专业培养”的传统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受学生青睐,结果见图2。34%的人认为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基础更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24%的人认为增大了录取率且有助于缓解一考定终身的问题。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31%的人认为有利于在专业分流中掌握主动权,20%人认为增加了解专业的机会,找到兴趣所在。endprint
3.课程体系改革效果。对比大类培养前后的教学计划后发现,基础课程的学时数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压缩了基础课程内容,增强实用性,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程的选择提供了学习空间。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负效应分析
1.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负面认知。调查发现,学生对以下两个问题:(1)你认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类培养模式有哪些亟待改善的地方,(2)你认为大类培养的模式对后期专业分流会产生何种影响,给予的评价较低(见图3),其中36%的人认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专业课程不突出,25%的人认为由于成绩关系选不到理想专业,27%的人认为专业课时间短,并不能达到了解专业的预期目标。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类培养中的教学计划是全方位的改革,会容纳很多相近专业甚至有差异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密切程度、设置的合理性都需要实践来检验,并在后期的人才培养中逐步调整和优化。此外学生的专业意愿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矛盾较为突出,按成绩分流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选择意愿,这可能使部分学生进入自认为的冷门专业,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2.大类培养信息传递受阻。调查中学生对大类培养信息不足的问题反映较多,这与学校和学院的宣传工作密切相关,在对专业信息了解程度的评分中,给予7~10分(满分10分)的人仅占39.6%,对教学培养方案了解程度占43.5%,对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占45.5%,对上述信息的传递评分在1~5分的比例分别是47.4%、44.2%、43.5%,平均评分都未超过5分,此外学生获取该类信息的渠道多为高年级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及院系组织均缺位,这必然影响信息传递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宣传方式。
3.学生管理弊端。在专业分流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般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和寝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分流后学生面临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的重整,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学生管理的连续性都面临考验,辅导员制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四、结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方式、教学计划、专业分流、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学生教育、院系机构调整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内容,有些环节比较容易实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如“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而有些环节则较难实施,甚至成效并不明显,如后期的专业分流如何实现各专业之间合理的结构性分布,教学课程的合理衔接等。此外学校相关的教学理念、管理制度、人员安排、设备利用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同步推进,只有这样,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有效落实。
作者简介:王晶(1982-),女,甘肃酒泉人,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民俗旅游。endprint
3.课程体系改革效果。对比大类培养前后的教学计划后发现,基础课程的学时数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压缩了基础课程内容,增强实用性,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程的选择提供了学习空间。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负效应分析
1.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负面认知。调查发现,学生对以下两个问题:(1)你认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类培养模式有哪些亟待改善的地方,(2)你认为大类培养的模式对后期专业分流会产生何种影响,给予的评价较低(见图3),其中36%的人认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专业课程不突出,25%的人认为由于成绩关系选不到理想专业,27%的人认为专业课时间短,并不能达到了解专业的预期目标。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类培养中的教学计划是全方位的改革,会容纳很多相近专业甚至有差异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密切程度、设置的合理性都需要实践来检验,并在后期的人才培养中逐步调整和优化。此外学生的专业意愿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矛盾较为突出,按成绩分流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选择意愿,这可能使部分学生进入自认为的冷门专业,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2.大类培养信息传递受阻。调查中学生对大类培养信息不足的问题反映较多,这与学校和学院的宣传工作密切相关,在对专业信息了解程度的评分中,给予7~10分(满分10分)的人仅占39.6%,对教学培养方案了解程度占43.5%,对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占45.5%,对上述信息的传递评分在1~5分的比例分别是47.4%、44.2%、43.5%,平均评分都未超过5分,此外学生获取该类信息的渠道多为高年级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及院系组织均缺位,这必然影响信息传递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宣传方式。
3.学生管理弊端。在专业分流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般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和寝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分流后学生面临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的重整,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学生管理的连续性都面临考验,辅导员制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四、结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方式、教学计划、专业分流、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学生教育、院系机构调整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内容,有些环节比较容易实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如“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而有些环节则较难实施,甚至成效并不明显,如后期的专业分流如何实现各专业之间合理的结构性分布,教学课程的合理衔接等。此外学校相关的教学理念、管理制度、人员安排、设备利用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同步推进,只有这样,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有效落实。
作者简介:王晶(1982-),女,甘肃酒泉人,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民俗旅游。endprint
3.课程体系改革效果。对比大类培养前后的教学计划后发现,基础课程的学时数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压缩了基础课程内容,增强实用性,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程的选择提供了学习空间。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负效应分析
1.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负面认知。调查发现,学生对以下两个问题:(1)你认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类培养模式有哪些亟待改善的地方,(2)你认为大类培养的模式对后期专业分流会产生何种影响,给予的评价较低(见图3),其中36%的人认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专业课程不突出,25%的人认为由于成绩关系选不到理想专业,27%的人认为专业课时间短,并不能达到了解专业的预期目标。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类培养中的教学计划是全方位的改革,会容纳很多相近专业甚至有差异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密切程度、设置的合理性都需要实践来检验,并在后期的人才培养中逐步调整和优化。此外学生的专业意愿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矛盾较为突出,按成绩分流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选择意愿,这可能使部分学生进入自认为的冷门专业,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2.大类培养信息传递受阻。调查中学生对大类培养信息不足的问题反映较多,这与学校和学院的宣传工作密切相关,在对专业信息了解程度的评分中,给予7~10分(满分10分)的人仅占39.6%,对教学培养方案了解程度占43.5%,对信息公开透明程度占45.5%,对上述信息的传递评分在1~5分的比例分别是47.4%、44.2%、43.5%,平均评分都未超过5分,此外学生获取该类信息的渠道多为高年级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及院系组织均缺位,这必然影响信息传递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宣传方式。
3.学生管理弊端。在专业分流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般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和寝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分流后学生面临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的重整,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学生管理的连续性都面临考验,辅导员制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四、结语
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方式、教学计划、专业分流、学籍管理、毕业生就业、学生教育、院系机构调整和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内容,有些环节比较容易实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如“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而有些环节则较难实施,甚至成效并不明显,如后期的专业分流如何实现各专业之间合理的结构性分布,教学课程的合理衔接等。此外学校相关的教学理念、管理制度、人员安排、设备利用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同步推进,只有这样,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有效落实。
作者简介:王晶(1982-),女,甘肃酒泉人,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民俗旅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