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三兴趣”

2014-10-08余国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感染激发体验

余国明

摘要: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语文教学,数学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动人的情感,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很有趣”,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激发;感染;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06-02

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语文教学,数学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动人的情感,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很有趣”,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喜悦的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数学老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的知识。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著名的吴正宪、黄爱华等优秀的特级教师上课时,用他们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犹如让学生服了强烈的兴奋剂,使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甚至“下不了课”。反之,如果教师精神萎靡,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中。唯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爱上数学。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活动中收回来。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开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件出示)如图,

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两只蚂蚁正在赛跑,他们从A点出发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道跑一圈,谁先到达出发点,谁就赢。你们评一评,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学生顿时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分析、猜想,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2.制造悬念,以疑激趣。“数学是有趣的”这种感受不仅在新课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好奇心强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也说: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些有梯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饶有兴趣地去研究去探索数学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之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一条河某段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下到这段河里可能遇到危险吗?此题一出,高潮顿起,全班大部分同学认为不可能,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可能。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让学生派出代表,阐述理由。甲方说:“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0厘米,而这段河的平均水深才110厘米,小明站在水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乙方说:“请问:什么是平均水深110厘米?”甲方说:“平均水深110厘米,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取中间的那个数。乙方紧追不舍,说:“那么,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甲方的学生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乙方同学的意见。

3.动手操作,体验乐趣。美国华盛顿一家图书馆正面墙上写着十分醒目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教师的“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课堂上,常常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演示操作,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现代数学强调要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数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主动地去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自带的土豆进行实际的削切,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观察、分析、讨论,认真填写观察记录。操作完成了,关于圆柱的体积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自始自终都十分浓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满腔热情、满怀信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endprint

摘要: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语文教学,数学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动人的情感,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很有趣”,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激发;感染;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06-02

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语文教学,数学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动人的情感,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很有趣”,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喜悦的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数学老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的知识。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著名的吴正宪、黄爱华等优秀的特级教师上课时,用他们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犹如让学生服了强烈的兴奋剂,使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甚至“下不了课”。反之,如果教师精神萎靡,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中。唯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爱上数学。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活动中收回来。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开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件出示)如图,

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两只蚂蚁正在赛跑,他们从A点出发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道跑一圈,谁先到达出发点,谁就赢。你们评一评,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学生顿时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分析、猜想,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2.制造悬念,以疑激趣。“数学是有趣的”这种感受不仅在新课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好奇心强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也说: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些有梯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饶有兴趣地去研究去探索数学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之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一条河某段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下到这段河里可能遇到危险吗?此题一出,高潮顿起,全班大部分同学认为不可能,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可能。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让学生派出代表,阐述理由。甲方说:“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0厘米,而这段河的平均水深才110厘米,小明站在水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乙方说:“请问:什么是平均水深110厘米?”甲方说:“平均水深110厘米,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取中间的那个数。乙方紧追不舍,说:“那么,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甲方的学生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乙方同学的意见。

3.动手操作,体验乐趣。美国华盛顿一家图书馆正面墙上写着十分醒目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教师的“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课堂上,常常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演示操作,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现代数学强调要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数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主动地去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自带的土豆进行实际的削切,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观察、分析、讨论,认真填写观察记录。操作完成了,关于圆柱的体积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自始自终都十分浓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满腔热情、满怀信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endprint

摘要: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语文教学,数学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动人的情感,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很有趣”,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激发;感染;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06-02

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相对语文教学,数学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动人的情感,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教师能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很有趣”,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喜悦的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数学老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的知识。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著名的吴正宪、黄爱华等优秀的特级教师上课时,用他们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犹如让学生服了强烈的兴奋剂,使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甚至“下不了课”。反之,如果教师精神萎靡,这种负面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中。唯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爱上数学。

三、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活动中收回来。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开始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件出示)如图,

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两只蚂蚁正在赛跑,他们从A点出发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道跑一圈,谁先到达出发点,谁就赢。你们评一评,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学生顿时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分析、猜想,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2.制造悬念,以疑激趣。“数学是有趣的”这种感受不仅在新课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好奇心强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也说: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些有梯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饶有兴趣地去研究去探索数学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之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一条河某段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下到这段河里可能遇到危险吗?此题一出,高潮顿起,全班大部分同学认为不可能,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可能。教师没有急于肯定,更没有否定,而是让学生派出代表,阐述理由。甲方说:“我们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0厘米,而这段河的平均水深才110厘米,小明站在水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乙方说:“请问:什么是平均水深110厘米?”甲方说:“平均水深110厘米,就是深水和浅水匀乎匀乎,取中间的那个数。乙方紧追不舍,说:“那么,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甲方的学生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乙方同学的意见。

3.动手操作,体验乐趣。美国华盛顿一家图书馆正面墙上写着十分醒目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教师的“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课堂上,常常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演示操作,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现代数学强调要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数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主动地去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自带的土豆进行实际的削切,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观察、分析、讨论,认真填写观察记录。操作完成了,关于圆柱的体积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自始自终都十分浓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满腔热情、满怀信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染激发体验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