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014-10-08孙正祥周燚李俊凯

考试周刊 2014年6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孙正祥 周燚 李俊凯

摘 要: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作者根据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对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包括精彩的课前导入、多媒体的充分利用、案例分析的穿插及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几个方面,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农作物病害的病因、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学好该门课程对今后求职及创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为长江大学农学院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承担该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现就近些年的教学心得与体会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一、精彩的课前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做到自然得体,富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授瓜类枯萎病这一节内容时,首先,介绍瓜类作物品种繁多,因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喜爱,列举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诗句“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表达一种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心态。宋朝诗人范成大用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述一幅男耕女织、昼出晚归、小孩桑树底下种瓜的生活画面。然后,向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瓜类呢?”學生能回答出“黄瓜、西瓜、甜瓜、南瓜、冬瓜”等。接着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它们也会像人类一样生病呢?”已经把学生引到课堂教学内容的边缘,这时展示一组瓜类枯萎病的图片,继续提问:“这些瓜类正值开花和结果的时候却出现萎蔫、枯死的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它们被一种真菌感染了,得了枯萎病,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回绿色医生,系统学习瓜类枯萎病”,这样很自然引入课堂内容,又很富有新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授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时,可以先从宋代诗人蒋捷的诗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入手,然后介绍香蕉是世界第二大水果作物,产量仅次于柑橘,与菠萝、龙眼、荔枝并称为“南国四大果品”,仅在亚洲和非洲,就有大约5亿人靠香蕉为生。接着向学生提问:“现在香蕉的市场价格贵不贵?你们知不知道,就在几年前香蕉的价格只有几毛钱一斤,这是为什么呢?”2007年,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将香蕉枯萎病误传为香蕉癌症、香蕉SRAS,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价格暴跌,这些子虚乌有的网络传言让一些蕉农几乎倾家荡产,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减,现在市场上的香蕉80%以上来自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最近,网络又在传言香蕉艾滋病,于是,很多网友表示担忧:“香蕉真的会灭迹,消失在人类的餐桌和果盘中吗?”“人类食用了发病的香蕉,会不会染病,影响健康?”今天这次课,我们将揭晓答案,认识和了解香蕉枯萎病。先扬后抑,从网络传言开始,很自然切入主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多媒体的充分利用

植物病害的症状是学生学习植物病害的重点内容之一,将指导学生识别与诊断植物病害。室外的植物病害标本一般难以保存,较难呈现在教室里,尤其是病害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在教室里清楚观察到病害的典型症状,从视觉和听觉上直观认识到室外病害的发生过程。例如,在讲解黄瓜枯萎病时,通过视频播放,可让学生了解生育期黄瓜发病过程,苗期引起猝倒、倒伏,成株期受害时,叶片由下向上萎蔫,维管束褐变。

侵染循环是植物病害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理论性强,较难理解与掌握。教师可借助PPT动画或Flash等技术生动地模拟侵染过程。例如,在讲解番茄青枯病时,可采用动画模拟土壤中的病原菌如何向根部靠近,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由表皮层向内皮层扩展蔓延的过程,以及在细胞间隙、细胞间增殖的过程,最终分泌降解酶、胞外多糖堵塞与破坏导管细胞组织。这样,不仅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了病害发生的过程,而且理解了发病植株维管束褐变、叶片萎蔫的原因。

三、案例分析的穿插

农业植物病理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好的理论知识只有积极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清楚准确地讲解理论知识外,还应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适当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会使教学效果大大强化。例如,在讲解瓜类枯萎病萎蔫症状时,可让学生联想课程前面讲解的植物生理性萎蔫及青枯病。设计案例分析:同学们在校外基地实习,发现黄瓜植株呈现萎蔫症状,有的同学认为是生理性萎蔫,有的认为是枯萎病,还有的认为是青枯病,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诊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做出解释,三种植物病害的共同点是出现失水萎蔫的症状,但是植物生理性萎蔫是由于根系缺水、地上温度过高造成的,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侵染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维管束不褐变,及时补充水分可自行恢复。枯萎病和青枯病都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属于侵染性病害,具有传染性,维管束褐变,即使补充水分也不能恢复。再进一步指出,枯萎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在湿度较大时可观察到霉层,青枯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湿度较大时可观察到污白色菌脓。这样,通过案例分析,生动有趣地将三种病害症状的共同点及差异性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留下深刻印象。

在介绍完瓜类枯萎病的所有防治方法后,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这部分内容,可设计案例分析:太湖某瓜地多年种植黄瓜,今年该瓜地遭遇高温多雨天气,枯萎病严重流行,瓜农发现病害大发生后多次喷施药剂,仍不见明显防效,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病害之所以流行和防治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治理方法。学生回想刚刚学到的内容,较易分析出案例中的“多年种植”与连作障碍有关,“高温多雨”与高温高湿的外界环境有利于发病有关,“瓜农发现病害大发生后才采取措施防治”,表明防治的关键时期把握不准,“喷雾防治”表明药剂防治方法不对,最终提出综合防治策略是“注意清除菌源,合理利用抗病品种,辅以药剂等综合防治”。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到学到的知识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难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而且让学生轻松掌握病害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要点。

四、内在逻辑的严密性

农业植物病害需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一般包括发病概况、典型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几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个部分的内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承接的,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逻辑性非常严密。例如,在讲解瓜类枯萎病时,教师在介绍完病害的发病概况后,可提出问题,“由此可看出瓜类枯萎病的发生如此广泛,危害如此严重,我们如何识别它,它有哪些典型症状呢?”这样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症状部分,介绍完症状部分后,可用问题“发病的植株为什么会叶片萎蔫、维管束褐变呢?仅从症状上是否能保证准确诊断病害呢?”对病原进行分析,自然过渡到病原部分。介绍完病原后,又可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了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寄主植物发病过程,那么寄主从上一生长季节又是怎样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呢?”过渡到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部分。介绍完病害循环后,可让学生归纳病害的发生特点,“由此可看出,该病害是一种土传积年流行病害,土壤中的菌量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也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接下来,提问:“从病害的发生特点来看,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病害大发生流行呢?”学生会归纳出“连作、土壤酸碱度与温湿度、根部伤口、品种等因素”,这时,接着发问“我们已经找到了病害的发生因素,那么有哪些措施可以有的放矢,有效防止该病害呢?”学生会回答:“轮作、改善土壤酸碱性、控制底下害虫、抗病品种、化学药剂防治。”这时,教师再进行补充,介绍嫁接技术及生防菌在瓜类枯萎病上的应用,并分析每种防治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最后做出总结:“由此可看出,瓜类病害的防治方法很多,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因此在防治的时候,需要采取综合防治。”

实践证明,这种讲课方式的课堂气氛活跃,避免照本宣科,注重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环环相扣,尤其是病害的发生因素与综合防治方法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让学生掌握瓜类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非常强,在现代农业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与探索性,任重而道远。今后,教师应不断更新和完善课堂内容,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理念,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承担起农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重任。

参考文献

[1]高学文,王源超,邵敏,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5:68-69.

[2]鄢洪海,李宝笃.《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农业教育研究,2009,2:18-20.

[3]刘晓妹,郑服丛,张荣意,等.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8,3:42-43.

[4]袁軍海,张红杰,张爱香,等.农业植物病理学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J].农业与技术,2011,31(2):109-111.

[5]李永丽,周洲.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6:185.

资助项目: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254)。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课堂教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