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4-10-08罗爱民
罗爱民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要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完善准备和有效实施做起。完善准备包括正确解读教材、建立良好的目标意识和全面把握学生等,而有效实施则主要包括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强化教学效果等。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完善准备 有效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尽量避免低效、无效的运作,做好课堂教学的完善准备和有效实施两方面工作。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因为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白费。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关键就是要“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中,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生记忆小大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朗读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十一天永不差”等帮助记忆。另外,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采用新颖、恰当、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设置适宜的障碍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于疑难问题的强烈探索意识和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该做好课堂练习的设计,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的转化,巩固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师必须善于营造愉快、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氛围可以让学生如同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般心旷神怡。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调控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思维和情感的畅通表达和交流的课堂氛围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着眼学生发展,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
现代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注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和眼神等,明白学生在课堂上说什么、想什么、体验什么和探索什么等。知识不应当都从教师嘴里讲出来,而是应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思考和体会。
4.重视课堂教学的动手实践活动
教师只有引导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提供恰当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将所学到的知识消化和融会贯通。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时,教师可以允许每一位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数字、人和物体在镜子里的成像,此时学生会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就可以趁机发问:“怎么样倒了?是左右倒了还是上下倒了?”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就可以使学生很轻易地了解到镜面对称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察镜子里的时间和数字,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新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哪个老师,自然就会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青睐有加。只有建构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最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6.重视课后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小学的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强、前后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课后的复习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展和总结提高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但是,因为某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限,一些数学知识往往要分成几节课或者几个星期才能教完,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两步的应用题时,以该题为例:
“现有一匹长约三十米的布,用十二米做床单,剩下的用来做衣服,每件衣服用三米布,可以做几件衣服?”
这种问题都是从问题入手,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的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的条件。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教师应该先从复习类似相关的应用题做起,让学生看到两步应用题和一步应用题之间的不同和联系,从而使学生尽快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注重相关知识的课后复习,做好课后和课堂教学互动的紧密衔接,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7.科学机智地评价学生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理解,还要关注其学习态度和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即使学生答错了问题,教师也不应该全面否定,而是要给予中肯而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8.结语
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年龄特点等,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红川.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J].科学咨询,2012,2(3):154-155.
[2]李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B版,2014,3(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