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谷纹的初步研究
2014-10-08丁哲
丁哲
摘 要: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所谓的谷纹,是指纹样单元形态作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古人大多将玉器上的谷纹当作谷粟的象征,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为保佑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本文根据年代较为明确的墓葬中出土玉器,对谷纹的来源、种类和演变进行了考察,认为谷纹来源自商代晚期肖生玉器上的羽毛纹谷纹,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作萌芽谷粒状清一色排列的标准形态。它的出现与谷粒没有任何关联,谷纹的称谓实则为后人望文生义所致。
关键词:谷纹;玉器;战国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011-05
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所谓的谷纹,是指纹样单元形态作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学界对谷纹亦有一定关注:1975年,罗越先生根据传世玉器以及少量出土玉器,以风格分析为主,以考古学研究为辅的方法,对典型纹样(即谷纹)的风格来源和演变序列进行了颇为细致地探讨,他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1世纪之间(约为春秋至西汉),谷纹呈现出了12个有序的风格变化[1]。1983年,夏鼐先生曾指出谷纹和卷云纹可能是由虺龙纹的进一步图案化而离析形成的[2]。1991年,杨建芳先生通过对一些出土玉器颇为细致地考察,归纳出东周玉器上龙纹的演变过程,从而证明了谷纹、云纹系龙纹简化、分解而就,并对先前罗越先生的部分研究结论进行了修正[3]。但是,迄今为止,尚缺乏建立在考古资料上的专门研究,加之20多年来诸多考古新资料的积累,都使我们有必要对谷纹进行总结和归纳。本文拟根据所搜集到的年代较为明确的墓葬中出土玉器,对谷纹的来源、种类和嬗变略陈管见。
一、谷纹的起源
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的肖生形玉器上普遍装饰有一种作圆形收尾的长条勾卷状纹样,其以双钩阴刻技法琢就,纹饰由两条较为匀细的平行阴刻线组成,为鸟兽的羽毛纹。因纹饰长条勾卷的形态与青铜器上的窃曲纹相若,二者亦可能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纹饰之末梢恰如谷粒,故此处以谷尾窃曲纹名之。安阳殷墟M5的墓主被认为是武丁的配偶妇好,此墓属殷墟文化第二期,即商代晚期前段。墓中出土的玉虎(标本409)等肖生形玉器表面皆琢有谷粒状收尾的窃曲纹[4](图1)。
西周中晚期,谷尾窃曲纹形态发生变化,由两条基本等宽阴线组成的双线纹演变为一条细线与一条斜碾技法琢出的“一面坡”宽线结合之态。宝鸡竹园沟M9,年代应在西周中期偏早,墓中出土的一件鸟纹方形玉饰(标本BZM9:30),即采用了这种宽细结合的双线纹饰[5](图2)。
时至春秋早、中期,谷尾窃曲纹长度明显缩短,且多为虺龙纹的构件,用来表现龙首部的鼻、角、耳、口及其轮廓,纹饰以双钩阴刻技法琢就。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属春秋早期晚段。其中G1墓主为黄君孟,G2墓主系黄夫人孟姬。墓中出土的玉璧(标本G1:B1)等物,器表皆装饰有双钩阴刻技法雕琢的虺龙纹[6](图3)。
由上述分析可知,商晚的谷尾窃曲纹虽形制有别,但其圆形的尾部却与后代的谷纹极其相似,大概是谷粒状纹样可以追溯到的最早源头。此后历代经过不断演进,谷尾窃曲纹渐不再为鸟兽羽毛状,而变作虺龙纹轮廓,长度亦不断缩短,但前后整体形态差别不大。如前文所述,根据夏鼐、杨建芳先生的研究,谷纹也是由虺龙纹离析、分解所致[7]。因此,战国流行的“头”大“芽”短的谷纹应由商代晚期出现的这种长条纹饰的圆形尾端发展演变而成的。
二、谷纹的种类
考古发现表明,谷纹出现自春秋晚期,在战国时期普遍流行,至西汉时期仍有延续。根据其形制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二型。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论之谷纹,不单指纹饰中清一色为谷粒状单元纹样者。掺混有谷粒状、卷云状、蝌蚪纹等纹样单元的云谷相杂纹,亦被纳入谷纹范畴。
A型:纹饰的个体单元中已出现谷粒状纹样单元,但整体仍掺混有大量卷云状、蝌蚪状纹样单元,总体呈云谷相杂之态。如前文所述,其实为虺龙纹进一步分解、简化之后的抽象形态。此型复可细分为二式。
Ⅰ式:浮雕云谷相杂纹,个别器表阴刻虺龙的眼、鼻等细部。标本:金胜村M251:378,玉牌饰(图4)。
Ⅱ式:阴刻云谷相杂纹。标本 中山国一号墓XK:103,玉璧(图5)。
B型:纹饰中为清一色的谷粒状纹样单元,其上不再掺杂卷云、蝌蚪状纹样单元等。根据纹饰工艺形态之不同,此型复可细分为三个亚型。
Ba型:浮雕谷纹。此亚型复可细分为二式。
Ⅰ式:扁矮式。浮雕单元作微凸曲面状,上阴刻一道浅细谷纹。单元纹样个体较大,尾部较长且个别作回勾状,排列不甚整齐。标本:无锡鸿山WHDⅦM1:33,双龙首形玉璜(图6)。
Ⅱ式:乳钉式。工艺比较复杂,多先以两到三对平行线定位,再剔成半球状单元(亦有再用斜碾技法将半球改削成萌芽谷粒状者),最后沿浮雕单元之轮廓依形加琢一道谷纹。谷粒状纹样单元较Ⅰ式为小,浮凸明显,尾部略短,各纹样单元大小基本一致,排列密致有序,成行成列。标本:鲁国故城乙组M52:3,玉璧(图7)。
Bb型:平面阴刻谷纹。雕工粗犷,纹样单元大小不尽相若,线纹边缘多有毛刺歧出,排列不甚规律。标本:江陵望山WM2:65,玉龙佩(图8)。
Bc型:蒲格谷纹。即在以三组宽深的平行线作60度夹角分割减地所形成的正六边形凸面(即蒲格)上,加琢短尾谷纹而就。各单元纹样间多有分割遗留的三角形纹,分割线痕比较明显。标本:满城汉墓M2:4159,玉璧(图9)。
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考察可知,AⅠ式普遍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但春秋晚期颗粒大而饱满,手感圆钝;而战国早期则较前者略显单薄,谷芽细长,且纹饰中掺杂谷纹的比例较前期为大。此外,战国早期部分该式为斜碾法琢出,并未真正减地,故各单元(诸如谷纹、云纹、变形谷纹)间留有曲折的凸梁,如琉璃阁M1:58,玉龙佩。AⅠ式主要见于固始侯古堆M1[8]、太原金胜村M251[9]、寿县蔡侯墓[10]、六合程桥M2[11]等春秋晚期墓葬,洛阳中州路(西工段)M1316、M2717[12],叶县旧县M1[13],淅川徐家岭M10[14],辉县琉璃阁M1[15],长治分水岭M14、M53、M126[16],潞城潞河M7[17],长子牛家坡M7[18],邯郸百家村M57[19],随县曾侯乙墓[20],无锡鸿山WHDⅦM1[21],绍兴坡塘M306[22]等战国早期墓葬。
AⅡ式流行于战国早期至战国中期,主要见于辉县琉璃阁M1[23]、洛阳西工区M203[24],淅川徐家岭M10[25],新绛柳泉M301、M302[26],无锡鸿山WHDⅦM1[27],安吉龙山M1[28]等战国早期墓葬;洛阳西工区M7602[29],中州中路C1M3750[30],唐宫路小学C1M5560[31],信阳长台关M1[32],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52[33],江陵望山WM3[34],荆州院墙湾M1[35],以及平山中山国M1[36]等战国中期墓葬。
BaⅠ式零星出现现于战国早期,在战国中期较为流行。主要见于无锡鸿山WHDⅦM1、WHDⅣM1[37],杭州半山石塘第19号墩M1[38]等战国早期墓葬;信阳长台关M1[39],江陵望山WM1[40],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52、M58[41],以及平山中山国M1、PM1[42]等战国中期墓葬。
BaⅡ式普遍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西汉时期亦有出现。主要见于信阳长台关M1[43],针织厂C1M5269[44],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52、M58[45],江陵望山WM1[46],荆门包山M2[47],平山中山国M1、PM1[48]等战国中期墓葬;洛阳西工区C1M3943[49],淮阳平粮台M16[50],长沙M1282[51],长丰杨公M8、M9[52]等战国晚期墓葬;满城中山靖王夫妇墓[53],徐州狮子山楚王墓[54],广州象岗南越王墓[55]等为代表的西汉墓葬。
Bb型初现于战国早期,但数量极少,仅见于无锡鸿山WHDⅦM1[56]。在战国中、晚期广泛流行,主要出自江陵望山WM1、WM2[57],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58[58],以及平山中山国M1、PM1、PM2、PM3、PM4[59]等战国中期墓葬;洛阳西工区C1M3943[60],锻造厂IM540[61],淮阳平粮台M16[62],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58[63],宣化春光乡M14、M15[64],荆门包山M4[65],长沙M1282[66],澧县新洲M1[67],涪陵小田溪M4、M22[68]等战国晚期墓葬。
Bc型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但战国中晚期之蒲格谷纹,不及西汉时期者分割、凸起明显。该亚型主要见于曲阜鲁国故城乙组M2、M52、M58[69],江陵望山SM1、WM2[70],临淄商王村M1、M2[71],长丰杨公M2、M8、M9[72]等战国中晚期墓葬;泌阳三号秦墓[73],满城中山靖王夫妇墓,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广州象岗南越王墓等秦代、西汉墓葬[74]。
三、谷纹的嬗变
战国时期以来的谷纹至西汉一代已逐渐式微,仅BaⅡ式、Bc型尚存。东汉时期已基本不见谷纹,取代谷纹的是战国末期零星出现的蒲纹、勾连乳钉纹、乳钉纹等纹饰。实际上,勾连乳钉纹和乳钉纹皆由BaⅡ式谷纹简化发展而成,蒲纹则由Bc型谷纹简化所致,三者皆是在谷纹的基础上省略阴刻技法,直接以浮雕单元独立成纹的。它们在年代上亦有先后之序,西汉前、中期流行蒲纹、勾连乳钉纹;中、后期始,至东汉时期,乳丁纹数量增多。
总之,谷纹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型、式之谷纹在年代上亦有先后之别。
初萌阶段,大致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本阶段纹饰的个体形态皆为长条勾卷形纹饰,尚未具备谷纹之典型特征,仅纹饰的圆形尾端与谷粒状接近,应为谷纹的来源所在。
形成阶段,大致相当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本阶段流行者多为AⅠ式、AⅡ式。纹饰中已出现了标准的谷粒状纹样单元,但仍掺混有较多其他纹样单元。其由初萌期阶段春秋早期的虺龙纹作简化、分解而成,纹饰中的谷粒、卷云、蝌蚪状纹样单元本为组成虺龙纹的构件,离析后相隔空间加大,形态更加抽象,便形成了云谷相杂纹。
成熟阶段,大致相当于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谷纹的形制多样,BaⅠ式、BaⅡ式、Bb型、Bc型等皆已出现,且普遍流行,但前一阶段流行的AⅡ式仍在沿用。战国末期衍生出蒲纹、乳钉纹等纹饰。本期谷纹已定形为由清一色标准谷粒状纹样单元组成的纹饰,且工艺形态种类较为丰富。
嬗变、式微阶段,大致相当于汉代。本阶段前几个阶段流行的谷纹各型、式骤减,仅BaⅡ式、Bc型还在沿用,西汉晚期基本不再出现。西汉时期以蒲纹、勾连乳钉纹出现较多,自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乳钉纹流行较甚。
古文献中对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主要有以下记载,《周礼·春官·大宗伯》记:“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郑玄注:“谷,所以养人。”《周礼·春官·典瑞》云:“谷圭以和难,以聘女。”郑玄注:“谷圭,亦王使之瑞节。谷,善也,其饰若粟文然。”《宝牍记》:“谷璧,王者见之则五谷丰稔。”《酉阳杂俎·忠志》载:“(唐)代宗即位日,楚州现出国宝一十二,三日谷璧。白玉也,如粟粒,无雕镌之迹。王者得之,五谷丰熟。”可见,古人大多认为玉器上的谷纹乃萌芽谷粒的象形。它们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尤其是谷纹玉璧,视作保佑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但通过前文分析可知,谷纹应来源于商代晚期呈谷尾窃曲状的羽毛纹,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作萌芽谷粒状清一色排列的标准形态。它的出现与谷粒没有任何关联,谷纹的称谓实则后人望文生义所致。但谷纹之名早就深入人心、沿用已久,为避免重新定名引起的混乱,且其的确形状谷粒,仍不妨沿用[75]。
——————————
参考文献:
〔1〕Max Loehr,Ancient Chinese Jades,Fogg Art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75.21-28.
〔2〕夏鼐,等.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77.
〔3〕杨建芳.龙纹、涡纹、谷纹、蒲纹、乳钉纹——东周玉器主要纹饰的演变及定名,兼论《周礼》成书年代[J].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1,(22).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文物出版社,1980.114-195.
〔5〕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M].文物出版社,1998.240.
〔6〕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光山县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4,(4).
〔7〕夏鼐,等.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77.杨建芳.龙纹、涡纹、谷纹、蒲纹、乳钉纹——东周玉器主要纹饰的演变及定名,兼论《周礼》成书年代[J].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1,(22).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M].大象出版社,2004.88.
〔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太原晋国赵卿墓[M].文物出版社,1996.147-150.
〔10〕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M].科学出版社,1956.15.
〔11〕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J].考古,1974,(2).
〔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M].科学出版社,1959.112,119.
〔1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叶县文化馆.河南省叶县旧县1号墓的清理[J].华夏考古,1988,(3).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M].大象出版社,2004.324.
〔15〕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M].科学出版社,1959.65-68.
〔16〕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J].考古学报,1957,(1).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J].考古,1964,(3).
〔1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J].文物,1986,(6).
〔1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J].考古学报,1984,(4).
〔19〕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J].考古,1962,(12).
〔20〕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文物出版社,1989.414-417.
〔21〕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出土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7.21,23,27,31,32,107.
〔2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
〔23〕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M].科学出版社,1959.65-68.
〔2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203号战国墓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1984,(3).
〔2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M].大象出版社,2004.324.
〔2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45-187.
〔27〕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出土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7.38-41,53,54,62,63,104,105.
〔2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J].南方文物,2008,(3).
〔2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区M7602的清理[J].文物》2004,(7).
〔3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中州中路东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3).
〔3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唐宫路小学C1M5560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4,(7).
〔3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文物出版社,1986.62.
〔3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70.
〔3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153-158.
〔35〕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院墙湾一号楚墓[J].文物,2008,(4).
〔3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文物出版社,1995.170-224.
〔37〕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出土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7.56-58,99,120,121.
〔38〕杜正贤.杭州石塘战国一号墓发掘简报[J].杭州考古,1994,(1):(2).
〔3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文物出版社,1986.62.
〔4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153-158.
〔4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170.
〔4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文物出版社,1995.170-224.
〔4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文物出版社,1986.62.
〔4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针织厂东周墓(C1M5269)的清理[J].文物,2001,(12).
〔4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70.
〔4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153-158.
〔47〕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5).
〔4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文物出版社,1995.170-224.
〔4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J]文物,1999,(8).
〔5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淮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0).
〔5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长沙楚墓[M].文物出版社,2000.324.
〔5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C].考古学集刊(2),1982.
〔5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80. 133-142.
〔54〕狮子山楚王陵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J].文物,1998,(8).
〔5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M].文物出版社,1991.33-35,64,117-131,179-204,240-249,268,269.
〔56〕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出土玉器[M].文物出版社,2007.10.
〔5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153-158.
〔5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70.
〔5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文物出版社,1995.170-224.
〔6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J].文物,1999,(8).
〔61〕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道北锻造厂战国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4,(7).
〔6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淮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0).
〔6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70.
〔64〕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张家口宣化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6).
〔6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5).
〔66〕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长沙楚墓[M].文物出版社,2000.324.
〔67〕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澧县新洲一号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8,(5).
〔6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涪陵地区文化局.四川涪陵小田溪四座战国墓[J].考古,1985,(1).
〔6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70.
〔7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153-158.
〔71〕徐龙国,贾振国,王滨.山东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6).
〔7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C].考古学集刊(2),1982.
〔73〕驻马店地区文管会,等.河南泌阳秦墓[J].文物,1980,(9).
〔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80. 133-142;狮子山楚王陵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J].文物,1998,(8).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M].文物出版社,1991.33-35,64,117-131,179-204,240-249,268,269.
〔75〕杨建芳.龙纹、涡纹、谷纹、蒲纹、乳钉纹——东周玉器主要纹饰的演变及定名,兼论《周礼》成书年代[J].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1,(22).(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