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自读三法教学

2014-10-08刘雨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刘雨顺

摘要:在县城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笔者感触良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致友人的信中谈到的。欲达到这些目的,自己读懂课文,要从“提要求、授读法、查效果”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提要求;授读法;查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69-02

在县城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笔者感触良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致友人的信中谈到的。欲达到这些目的,自己读懂课文,要从“提要求、授读法、查效果”三方面下功夫。

一、提要求

初用“自读”法,教师先要给学生“一根棍子”,提出合理的自读要求或步骤,然后分年级逐步提高。许多年来,语文“由扶到放”的过渡。

1.粗读知大意。许多年来,语文“阅读教学从何入手”争论一直悬而未决,我比较赞成“整体入手”的论点,认为它比较符合认知规律。第一步基本要求是先粗读课文一遍,在大脑中留存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读后想想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培养学生全局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细读解词句。语文课是训练其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所以语句的“自读”尤为重要。解词要以“透彻理解”为最终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工具书上的解释,强调自解和查阅相统一。

3.略读析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包括给文章分段概括层意,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比较明显的写作特点。

4.精读明中心。中心思想,即是作者的写作目的,精读细析。叙事的,作者对这件事的认识是什么;写景的,抒发了对景观的什么感受;抒情的抒了什么情;议论的提出了什么论点。不同文体,各有特点,不一而足。

二、授读法

小学生在应用“自读”法时,因其知识面较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那么强,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读法指导。

1.自我解词法。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语境解词法:如《将相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一词的意思其实已由文中“廉颇脱去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一段话作了解释。这种方法还可解释多义词,如“仿佛”一词,在“闰土和我仿佛年纪”中,当“差不多”讲,而在“他的话仿佛一阵春风”中,又作“好像”讲。(2)语素联连法。如“丰衣足食”中,“丰”、“足”都是指“足够”、“多”,“衣”指衣服,“食”指食物。词义的解释为“吃的、穿的都富足”。(3)换词解释法。一般选用近义词进行换词解词。如“嘲讽”可选用近义词“讥讽”“嘲笑”等解释。

2.划分段落法。划分段落是分析文章结构规律的有效手段。在划分段落时首先找分段依据:(1)叙事类文章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或地点的转换为依据,进行分段。如《今天我喂鸡》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扫观栅—放鸡—喂鸡—捡蛋”四段;《景阳冈》按“酒店喝酒—上山打虎—拖虎下冈”的地点转换分三段;《我的战友邱少云》则以时间的推移分段。(2)记人物类文章以写人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或以选材类别为依据分段。如《饲养员赵大叔》按特点分“和牲口说话”、“给牲口起名字”、“特别优待‘金皇后”三段。(3)游记体散文一般按浏览顺序或地点转换顺序为依据。如,《金华的双龙洞》按“路上—外洞—内洞—出洞”分四段;《颐和园》则是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4)科普知识短文按选材的类别分段,如《新型玻璃》一文,按选材的类别分“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分成四段;《海底世界》则按“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分两段。

3.总结中心法。总结中心并不难学,甚至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本文通过对……(主要内容)的叙述(描写),抒发(赞扬、赞美、说明、揭示、揭露)了……”具体到不同的体裁又分别是(1)记叙文的中心一般为“本文通过的……事(人)的记叙,赞扬(揭露)了……。”如《峨嵋道上》的中心为:“本文通过对‘我在途中和一位背石头的人谈话的记叙,赞扬了铺路人用自己奉献精神换取游人欢乐的可贵品质。”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珊迪》、《凡卡》等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小女孩(小珊迪、凡卡)悲惨命运的记叙,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抒发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2)写景散文的中心一般为“通过……景观(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祖国灿烂文化、季节)的热爱。”如《花潮》、《趵突泉》、《火烧云》、《颐和园》等文的中心为“通过对海棠花(趵突泉、火烧云、颐和园)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似海的春光(大自然、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还有一些状物类文章常常运用以物喻人的写法,如《古井》、《雪猴》、《一个苹果》、《小站》、《白杨树》等文实际上是“通过对古井(雪猴、一个苹果、小站、白杨树)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村民(边防战士、志愿军战士、铁路工作人员、支援边疆建设的工作者)高尚品格的赞美。”(3)寓言故事的中心一般为“通过对……的记叙,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拔苗助长》、《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东郭先生救狼》一事的叙述,说明了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自己的语言、行动相互抵触)、(自欺欺人)、(对狼一样狠毒的人,不能讲仁慈的)。

三、查效果

教师教给了学生自读方法,也提出了明确的自读要求,就要由学生进行自读。效果如何仍要经常检查,以便及时改进方法,总结经验,这里的“查”不同于“考试”,而是指经常性、不定期、非正式的检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游戏等形式,“寓查于乐”。如“课文故事会”、“词语接龙赛”、“排练课本剧”、“快速背诵赛”、“一分钟析语句”、“我当小老师——分析课文片断比赛”。

在今后的漫长语文教学生涯中,笔者一定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做好自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