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理论研究进展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2014-10-08单欢欢宋国世
单欢欢?宋国世
〔摘要〕本研究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对心理弹性的研究,总结了其发展形成过程及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多种心理弹性的评估工具;再次,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心理弹性的具体教育教学干预措施;最后,对未来心理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心理弹性;理论模型;措施;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7-0004-03
一、引言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它对个体以积极发展的视角适应、面对、挑战困境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扬弃了以往关注“问题心理”的模式,开始从新的、积极的视角来挖掘个体自我实现和各种积极品质的心理潜能。心理弹性在个体遇到困境时,通常是压力缓冲效应、钢化功能、补偿功能等积极人格防御措施的扮演者,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从Kumpfer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基于社会生态观、系统观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理论模型,到Richardson提出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认为心理弹性的获得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选择的过程,包含了生理、心理、精神三个层面[1]。近年来又有研究者提出了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天然具备的潜
能[2]。这些也体现了心理弹性研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的倾向。
二、 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
心理弹性理论的研究历史相对比较短暂。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研究者们逐渐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种种困境、逆境虽对个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但部分个体仍获得了很好的发展[3]。这推翻了之前普遍认为的逆境、压力和困难对个体必然且仅仅造成负面影响的认识。在学术界引发了一轮新的研究热潮。关于心理弹性的翻译名称有很多,如心理韧性、抗逆力、压弹、复原力、韧性等[4],本文采用心理弹性为妥。尽管心理弹性的研究只有二三十年的历程,目前已成为当代心理学中最重要和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领域。
究竟何为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心理弹性?对此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一致观点。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受物理学中的弹性力学的启发,即物体受外力作用后而发生变形,并随外力去除而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5]。心理弹性意指心理功能未受到严重压力或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6]。推及我们个体,就是当面对生活逆境或处于不利境况时,自身的能力未受损害,能从不利境况中很好的恢复过来,抑或适应良好,最终获得良好发展的结果。
岳晓东曾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对心理弹性的定义,认为心理弹性(他在书中译为“压弹”)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也指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的“反弹能力”[7]。也有研究者将心理弹性界定为主体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该状态是一种动态形式,有其伸缩空间,它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8]。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就是希望儿童和青少年自身可以动态调控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对于压力或挑战应对能力的自信程度比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也显著高于缺乏心理弹性的儿童[9]。Jame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较好的心理弹性有助于儿童更加积极地看待所处的环境,更加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10]。
三、 心理弹性的理论衍变
心理弹性理论的根本观点是: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发展不良,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比如良好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等,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11]。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弹性,有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应对不利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良好发展。Kumpfer举例说明了这一点:居住在吸毒和犯罪率高的社区内,但心理弹性强的孩子,他们会通过寻求各种亲社会要素来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12]。
心理弹性在面对负性事件时扮演重要的角色。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研究,就是深入了解这一群体其心理弹性的特点及相关特质,包括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中抑郁、自尊、孤独感的关系。
图1 系统模型
Mandelco与Peery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儿童的心理弹性模型(见图1)[13]。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具体来说,生物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基因素质、气质和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校等。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各内部因素之间、各外部因素之间也发生着相互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理学家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见图2)。该模型认为,心理弹性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生的潜能,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包括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外部资源。如果外部资源为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提供了满足,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个体特征,包括合作、移情、问题解决等,这些个体特征构成了内部资源。这些内部资源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心理弹性的养成是一个不断成长、内化、渐进的过程。就是说,这种应变逆境、压力、挫折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14]。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的支持和正向引导是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从而使个体自身具有能够应对逆境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
四、 心理弹性的评估工具
有关心理弹性的评估方法很多,多从三部分来划分:自陈问卷测量法、投射法、行为或症状评定法。
(一)自陈问卷测量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是一个典型代表。Connor 和Davidson(2003)编制的CD-RISC起源于对PTSD的研究,该量表25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0~4),包含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等5个因素,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弹性越高。
于肖楠、张建新(2007)翻译并修订了CD-RISC的中文版,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未能支持原量表的五因子模型,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了中国人群样本心理弹性的三因素模型。可见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下,CD-RISC的量表结构应有相应调整。
陈建文、黄希庭(2004)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也属心理弹性评估范围,它是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一个分量表,包括自控性、灵活性、挑战性、乐观倾向4个成分,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都较好。
(二)投射测量
Strumpfer报告了一种用投射法评估心理弹性的方法。要求受试者根据困难情境和提示性问题构造故事,主试通过评分方案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投射测验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心理弹性的工具,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用不同的方式去评估心理弹性的新思路。
(三)行为症状评定法
Delfabbro研究发现:心理弹性通常被看作是成功的教育成就、积极的行为上的适应、认知功能提高、没有精神机能障碍。LaFromboise等[15]在研究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心理弹性:对学校的态度、学业计划、目前的学业等级、酒精或其他物质的使用情况。
五、 心理弹性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心理弹性的培养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弹性的具体教育教学干预措施如下:
(一)重视认知调整
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心理教师应该如何建构或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反之,心理弹性的提高又该如何正向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IRRP(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r)提出可以通过教学生 I have、I am和I can 的方式来引导[16]。“I have” 即增加学生外部重要他人的支持;“I am”发展和增强个体内在自我的信心;“I can”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式。通过这三方面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对自身的积极肯定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情感沟通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二)继续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如开展较多的“抗逆力夏令营”活动等;开设心理抗逆力健康公开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角色扮演、心理游戏辅导、心理弹性知识讲座等;家庭方面,营造家庭心理弹性素质教育的环境,使父母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潜在地正向影响孩子。
除此,希望未来心理弹性研究可与考察基因表现的一些研究方法,如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方法结合起来,它们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并能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判读。心理弹性研究获得生物学研究支持,能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使人们真正达到完整地理解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Richardson G E.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307-321.
[2]李海磊,张文新.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149-152.
[3]席居哲,桑标,左志宏.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4]王君健.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J]. 中国青年研究,2009,11:17-21.
[5]新华字典[Z].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
[6]席居哲,左志宏. 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95-1301.
[7]岳晓东. 通向心灵旺盛的十堂课[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5:18-24.
[8]徐渭生. 心理弹性结构及其要素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29):
136-141.
[9]席居哲,左志宏,桑标.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J]. 心理学报,2011,43(9):1026-1037.
[10]James P C,Margaret B S,Lawrence J A. Educational risk and resilience in African-American youth:Context,self-action,and outcomes in school[J]. Child Development,1994,65(2):493-506.
[11]陈香.心理韧性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0,3:115-116.
[12]Kumpfer K L. 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ositive life adaptations[M]. New York:Kluwer Academic,1999:179-224.
[13]Mandleco B L,Peery J C.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2000,13(3):99-112.
[14]钟宇慧.香港抗逆力辅导工作及其启示——以“成长的天空”计划为例[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8(23):29-35.
[15]LaFromboise T D,Hoyt D R,Oliver L,et al. Family,community,and school influences on resilience among American Indian adolescents in the upper Midwest[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6,(34),193-209.
[16]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46-245.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职业学院,南阳,473000)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