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鼓管吹张术后导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014-10-04颜艳萍雷晓兰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咽鼓管琥珀酸鼓室

颜艳萍,雷晓兰

(南昌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南昌 330008)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表现为典型的中耳传音功能障碍,影响鼓膜活动。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笔者经咽鼓管径路鼓室注药治疗42耳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共收治70例(8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8例(42耳),年龄(29.25±10.56)岁,病程(12.56±1.62)d,语频气导听阈值为(22±10)db;注药组 32 例(42耳),年龄(30.62±9.46)岁,病程(11.96±2.11)d,语频气导听阈值为(23±11)db。 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语频气导听阈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就诊时无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以耳内涨感伴耳鸣和听力下降为主,7例患者自觉听力增强),84耳鼓膜均完整,均见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鼓膜内陷,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鼓膜成淡红色、黄色或油脂样颜色,或有液平面或气泡。鼓气耳镜检查示鼓膜活动减弱或消失。纯音听阈测听提示为传导性聋,声导抗检查为B型或C型曲线。排除鼻咽部肿瘤、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器质性病变,排除已实行手术治疗或鼓膜穿孔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呋麻滴鼻剂,全身应用抗生素(连服5 d),在鼻内窥镜下行单纯咽鼓管吹张。注药组除上述治疗外,再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和生理盐水配成2 mL溶液注入咽鼓管导管内,再注入3 mL空气,使咽鼓管导管内药物全部进入咽鼓管和鼓室,退出咽鼓管导管,令患者患耳向下侧卧位约20 min,以延长药物在中耳的作用时间。每周扩张注药2次,每疗程2周,共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语频听力提高至正常,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语频听力提高10~15 db,但未达到正常,鼓室导抗图由B型转为C型或C型转为A型,耳闷、耳鸣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听力无提高,鼓室导抗图无变化,鼓膜内陷活动度差。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周后,注药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2,P<0.05),详见表 1。

表1 2组有效率比较 耳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确切病因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免疫反应有关。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基本原因,同时感染及免疫反应在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外接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腔内形成负压,此时中耳黏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黏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使分泌物增多,妨碍鼓膜和听骨链的活动,从而引起听力损害。由于咽鼓管咽口较隐蔽,过去局部治疗多侧重在鼓室方面,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等,虽有一定效果,但只能达到鼓室引流、清除中耳负压的目的。如咽鼓管不通畅,中耳压力不能维持平衡,仍会出现鼓室积液,同时出现鼓膜永久性穿孔、鼓室硬化等并发症[2]。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是降低咽鼓管表面张力,保持咽鼓管通畅,改善中耳通气,恢复咽鼓管黏膜上皮的功能,促进积液的排出,恢复咽鼓管功能和抗感染是治疗该病的重要原则[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早期血管渗出,提高血管张力,减轻水肿,还能抑制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肉芽组织形成,具有显著抗炎抗免疫作用。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C6α甲基化可减少电解质活性[4],增加糖皮质激素亲脂性,更易穿透体内脂质屏障而迅速到达靶器官,从而更快地发挥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所以它比地塞米松起效更快、抗炎作用更强。且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节律与生理状况下基本一致,而它的C11羟基化无需肝脏转化,肝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使用;它的C1=C2双键使盐皮质激素活性减弱、水钠潴留少,对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影响小;它的C9α未氟化对HPA铀的抑制作用弱、肌肉毒性少,未发现突然停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及类固醇性肌病的发生,因此它比地塞米松更安全可靠[5]。

利用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咽鼓管生理管道,于明视下行咽鼓管吹张,同时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和生理盐水配置成2 mL溶液注入中耳鼓室腔,一方面药物可渗入各个腔隙,可冲开因黏膜水肿而不通的咽鼓管,完成暂时性的液体分隔粘连;另一方面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又可减轻咽鼓管黏膜的炎症,能尽快恢复咽鼓管功能,有效防止复发,并能减轻鼓室黏膜水肿及局部的变态反应。

本组病例大多数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急性期,多由慢性鼻炎等慢性鼻部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从而导致鼓室积液进而听力下降。利用该方法进行反复的吹张注药,可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功能,还能减轻中耳黏膜的肿胀,改善通气,逐渐改善中耳的功能。

咽鼓管吹张术后导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易掌握,准确率及成功率高,不破坏鼓膜解剖生理结构,无后遗症,无明显的不适感,患者也容易接受。

[1]曾宪孔,李利.渗出性中耳炎致病原因的探讨[J].山东医药,1991,31(12):29.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7-845.

[3]武玲芳.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5):132-133.

[4]韩丽.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379-380.

[5]徐帆,冯思首,李锐,等.氨茶碱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09,12(10):1400-1402.

猜你喜欢

咽鼓管琥珀酸鼓室
针刺联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α-生育酚琥珀酸酯的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磺基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市场2023年将达4.4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