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给他睡过头了”中的“给他”

2014-09-30余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余畅

内容摘要:现代汉语中,“给他”存在一种虚化用法。“给”的强影响性和“他”的虚指用法的发展以及“给他”在一定语境下的高频共现,使得“给他”中“给”和“他”各自的语法功能淡化,“给他”被重新分析为一个表示影响性并具有起加强语气作用的准语法词。本文从历时角度入手,试图探究“给他”虚化的动因和路径,也在共时平面上从句法、语用、语音对该结构进行了大致的描写。

关键词:给他 虚化 语法词

日常口语中,常常可以听到类似“我给他睡过头了”、“给他来个不醉不归”这样的句子,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些句子中的“他”所指代的对象是什么。笔者认为这类句子当中的“他”业已虚化,并无实际的指代对象,只是粘着在“给”字后面,从而使得“给他”成为了一个新的准语法词。当然,含有“给他”的句子并不都是虚化的用法,本文讨论的是业已虚化的“给他”。

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已发现这一语法现象(1992),在谈及“他”的三类虚指情况时,他把“给他个见道儿就走”(《聊斋志异》)中的“他”归为第一类,并指出这一类中“他”多用于“与”(早期)或“给”(晚期)的宾语。朱德熙、赵元任、丁声树等人也对“他”的虚指展开过相关论述,但都没有对“给他”的整体共现多做解释。笔者认为“给他”共现且虚化是有其形成动因的。

“给他”新用法的产生与人称代词“他”的虚化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他”字从先秦表示不确定的人或事物的“别的、其他的”义发展至宋成为成熟的第三人称代词的过程中,于唐代产生了这样一种用法,即与其后成分复指同一对象。到了宋代,这一结构使用得更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漱玉词》)

这类句子中,“他”一般起着协调音律或是凑足音步的作用,兼复指其后的句子成分,“他”在句义层面上可有可无,删除“他”字,句子语义仍是自足的。而且“他”指向的成分往往非具体实物而很抽象,这都为“他”字的虚化奠定了基础。宋以后类似双宾结构的“V他个……”结构的大量出现更使“他”彻底虚化成了一个具有独特语用价值的虚词,一方面加强了语气,一方面又给语言带上了一种随意、直爽的意味。

我待要画他个庞儿带厚,他可又饥荒消瘦。我待要画他个庞儿展舒,他自来长恁面皱。(高明《琵琶记》)

我问他个掰两分星,说一段从头至尾。(李寿卿《伍员吹箫》)

探究“给他”结构形成的动因,还必须提到“给”字的历时发展特点。“给”字产生很早,它见于春秋战国的典籍之中,《说文解字》释作“相足也”。到近代汉语“给”进一步语法化,除了动词和形容词外,还产生了介词、助词等虚词用法。作为给予动词的“给”具有五个义素,分别是给予者、发出、给予物、使获得、接受者。相关语境下某些义素的缺省导致了“给”字虚词用法的产生。虚词“给”的用法有三:1.介词,标记与事;2.介词,标记施事;3.助词,加在动词前面表示一些语气。(刘永耕,2005)但作为虚词的“给”却无法不受到还活跃在汉语使用中表给予的实义动词“给”的影响,存在的义素还在起限制作用,这就是沈家煊(1999)所说的“意义滞留”。如表达小明的信被他爸爸撕了:

信给小明撕了。

信给他爸撕了。

信给撕了。

不管是作为虚词的“给”后跟的是与事、施事或是动词,都强调了施事的某种行为可以或已经给与事或受事带来了某种影响,不管句中施事、受事或与事出现与否。这恰恰证实了表给予的实义动词“给”的影响的存在。当“给”传递的事物由具体实物转向抽象行为,“给”的意义就慢慢发生了隐喻引申,从表传递某物发展为表影响,传递某种行为也就是传递某种影响,因为行为必然产生某种影响)

这从“给”字的虚词用法中都可以得到映证。

“给”、“他”在意义上的虚化,使得各自的语法独立性减弱,为“给他”的粘合奠定了基础。“他”所指的不确定,使得“给他”具有了重新分析的可能。而“给”和“他”在一定语境下的高频共现,则是“给他”重新分析为准语法词的最主要原因,这个语境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施事给予受事或与事某种影响。(可参考表祈使命令语气的“给我”的语法化)笔者据考察大胆推测,“给他”的虚化至迟出现在清代。

咱们俩就在前边,给他个痛喝。喝醉了,就给他个闷睡。什么全不管他。你道如何?(俞樾《七侠五义》)

直等锯断了树,这才外甥照火把,饭篮儿照旧下来,照旧给他喝得大醉,吃个大饱。(无垢道人《八仙得道》)

而现代汉语中,这一用法也保留了下来。借助CCL语料库检索系统,检索得现代作家老舍的作品中含有“给他”的句子961例,发现有2例该用法。

我想,我们要是普请亲友,既费饭又费话,因为三姥姥五姨儿专好说不三不四的话;听着呢,真生闷气,不听呢,就是吵子。不如给他个挑选着请!”(《老张的哲学》)

他心里说:“给他个一醉方休!谁也管不了!太爷!”(《二马》)

这两例中,尤其是第二例,“他”找不到明确所指,因为“给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语法化,强调一种影响性,“他”的出现则使句子带有了一种随意、直爽的语气,起到加强句子语气的作用。

这样的“给他”句在现代汉语口语和非常口语化的书面表达中使用得更加频繁。笔者将从句法、语用、语音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给他”句的句法分析

从句法上看,“给他+(个)+动词性结构”刚好可以进入“给”字的双宾结构或状语结构,从形式上满足了成句的条件。笔者将搜集到的虚化的“给他”句式根据结构进行了大致分类。

给他+动补结构

本来打算是昨天要去的,可是不小心就给他睡过头了。

我实在太高看了自己的忍耐力,不知不觉间,还泡在大浴盆里呢,我竟然就给他睡死了过去。赵志敬初时并不知道是他,待得听他二次喝骂,脸庞又转到月光之下,这才瞧清楚原来是自己徒儿,自己忙乱中竟给他摔了一跤,不由得惭怒交迸。

越想越生气!今天晚上一定要给他喝个痛快!喂,信澄,倒酒倒酒!

给他+述宾结构

今天我们不分谁是主、谁是客,咱们兄弟已经好多年没见,一定要痛快豪饮,给他来个不醉不归!

没法一泄胸中郁气的我抓心挠肝的恨不能给他嚎上两嗓子才甘心。

楼主都被气哭了,楼主和天气打赌,这贴被转一亿次,天气就给他下场雨。

给他”后跟随的都是动词性结构,“给他”不充当任何句法成分。

(二)“给他”句的语用分析

虚化的“给他”在这类句式中并不充当任何句法成分,删去“给他”后句子仍然成立,意思也不会产生太大变化。但是语言形式不同,语义就必然有所不同。试比较:

本来打算是昨天要去的,可是不小心就给他睡过头了。

本来打算是昨天要去的,可是不小心就睡过头了。

“给他”句显然更强调“睡过头”这一情况给 “我”造成的影响,而且如前所述,语气上也有加强作用。

(三)“给他”句语音分析

这类句子中的动词多为单音节,“给他”后的动词结构一般都很短,这与“给他”句可以表达一种随意、直爽的语气是密切相关的。

“给”发展为助词后,其后也可以直接引入动词,比如“我给睡过头了。”但是虚化的“他”附在“给”字后面,两个单音节词可以构成一个音步,符合韵律词稳定性的要求。“给他”后“个”的出现与否也与韵律需求密切相关。所以与普通的双宾结构或状语结构的“给他V”相比,虚化的“给他”往往在一起连读,组成一个音步,而且一般轻读。

虽然文中提及的“给他V”结构未还受到研究与重视,却是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现实语言中的。任何一种结构和语言现象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功用。笔者抛砖引玉,经过研究分析大胆推测“给他”已经成为一个准语法词,强调影响性,同时也赋予句子随意、直爽的语气效果。水平有限,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 [C].吕叔湘文集第3卷汉语语法论文续集.吕叔湘.北京:商务印馆,1992.

[4]刘永耕.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 [J].中国语文,2005,(02).

[5]王建.“给”字句表处置的来源 [J].语文研究,2004,(04).

[6]熊仲儒.虚指宾语的句法地位 [J].汉语学习,2013,(05).

[7]贾月兰.“V+他+个+X”结构研究[D]扬州:山东大学,2013.

[8]李娜.“V他个”结构的形成及其相关问题[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