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4-09-30王先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品味语感语言

王先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科研优秀教师”,“全国百佳特色教育一级特色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第二届“武汉市十大名师”,享受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武汉市教育界名师“王先海工作室”导师,硚口区教育局首届专家指导团成员,汉阳区教育局教育专家视导团成员暨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硚口区“突出贡献专家”,硚口区中学语文首席教师暨工作室导师等。现为武汉市第四中学教科室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副组长暨中国语感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文章学研究会中小学文章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学习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教育学会儒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兼职编审,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培训导师团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硕士导师暨首届免费师范生校外导师。《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长江日报》《成才》《学语文报》《武昌名师》《师德若水》以及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过其教育教学业绩;2006年入选武汉市教育局与武汉市作家协会联合编写的《武汉名师丛书》(《爱心的创造》),同年底入选湖北省大型报告文学集《江城名流》(《恩师,慈父,不能不想起你》)。从事语文教学与科研43年,曾主持或参与近10个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参编、主编多本教材,并著有个人作品多部。

语感课堂教学原则,我们强调“四为主”,即在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的“三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以培养语感能力为主旨”,其主要目的,就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语感教学中,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真正让学生读起来、说起来、品起来、动起来。

一.让学生“说”起来

21世纪是一个高信息化、高效率化的时代,口头交流越来越多,“说”在现代社会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使我们的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成为开拓型的人才,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说”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说话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功。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在课堂上“说”起来,关键问题是要设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怎样才能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同学们大胆地“说”起来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说”的重要性,激发“说”的兴趣

对“说”的兴趣的产生,源自学生对“说”的正确认识。

——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般说话的技能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因素。

——语言的发展对思维的发展特别有利。口语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将自己的思维语言迅速外化为口头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快速选词组合成句口头表达,闪电般地快捷,思维与表达几乎同步运行。因而,我们大胆地“说”,可训练我们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灵活性、开阔性以及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能言善辩的才能,小而言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大而言之,则有利于国家的强大和兴盛。当年苏秦以三寸不烂之舌周游列国佩六国相印;烛之武舌辩瓦解秦晋联盟而使郑国得以保全;邹忌以幽默风趣的的语言让齐王纳谏而收“战胜于朝廷”之效;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以致天下鼎足三分;今者,开国元勋周恩来先生在“西安事变”的关键时刻说服张、杨二将军,从而形成中国全民抗战的新局面;放眼世界,美国惟一四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先生在二战期间更是以自己朴素诚挚的语言游说于各国之间,从而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他们都是“善”说的典范。这种能言善辩的才能,小而言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大而言之,则有利于国家的强大和兴盛。正如平原君赵胜赖毛遂舌辩之功谛结赵、楚盟约之后所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说话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当今社会人才辈出,只有善于说话、勇于展示自我风采之人,才能抓住更多机会,一展自己的抱负。

通过这种正确的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锻炼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说”的兴趣便会不断地被激发出来。

(二)营造“说”的环境,搭建“说”的舞台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场所。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说”的欲望。

要让学生“说”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有“说”的欲望。除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自我设疑、生生互动质疑讨论对话而外,立足文本,创设问题情境尤显重要。要创设一种使学生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说”的情境。

2.采取多种形式,搭建“说”的舞台。

为了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近几年来,笔者开展了一系列“说”的实践活动,如诗词竞诵、诗词鉴赏、焦点再谈、故事联播、演讲辩论、今日寄语、对联撰写、同龄人心语甚至编演话剧等。学生在“说”中焕发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令人惊叹!仅举学生对每周演说实践的联语评价说明之。

在“时事纵横”、“时事论坛”、“时事好望角”、“时事课堂”中,学生评曰:“聚焦点闻访谈关心国家大事,动脑筋想问题联系生活实践”;“谈世界焦点谈天下可谈之事,论人间万象论天下可论之人”;“关心热点喜看四化建设成就,聚焦时事忧思国家发展问题”;“‘实话实说品‘焦点访谈,‘南论北侃聚‘时事课堂”,等等。

在“聚焦星期五”、“星期五论坛”中,学生评曰:“指点江山论人间善恶,激扬文字评天下大事”等。

在“周末直通车”、“八言堂”、“说长道短”中,学生撰联评曰:“谈天谈地谈古谈今谈自由,论时论事论人论物论天下”;“七嘴八舌畅谈现实热点,一周一论丰富传统课堂”;“谈国事家事中国人的身边事,讲真话实话老百姓的心里话”,等等。

由上所述,可窥学生乐“说”善“说”之一斑。

(三)拟订“说”的计划,激励“说”的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说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按照步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高,终臻化境。以学年为限,应在学生明了“说”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与学生协商拟订学年计划。一般可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主性说话阶段(约七~八周)。可课前3分钟自我介绍,可朗诵小诗,可讲述见闻,可推荐读物……目的是克服胆怯、自卑等心理,大胆地面对听众张口说,教师相机进行技巧指导。

第二阶段为目的性说话阶段(约一个学期)。可指定(或自定)内容,要求学生拟好讲稿,逐步脱稿演说。此阶段不仅要求“说”的内容明确集中,而且要求“说”的仪态、语言大方得体。教师可借助《演讲与口才》等刊物或组织观摩全国大专辩论赛等给以技巧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激发。此外,可拟制《演讲竞赛评分记载表》予以导引。

第三阶段为综合性说话阶段(与第二阶段结合进行)。一、二阶段是练胆量、找感觉、学技巧阶段,第三阶段为显现综合素质阶段。形式多种多样,可演讲辩论,可模拟访谈,可“今日寄语”演说,也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等。每周安排一节说话课,人人登台演说,个个有献艺机会。教师则应持之以恒地对学生的胆量、音调、语速、仪态等方面量化评定,予以引导和鼓励。

二.让学生读起来

在鸿篇巨制《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丫头香菱向大才女林黛玉请教写诗的方法,林黛玉没有给丫头喋喋不休地讲解如何如何去构思,又如何如何去推敲,而是让她先熟读古诗,把几百首优秀的古诗乱熟于心。她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诗,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照林黛玉的“细心揣摩”的要求,边读边琢磨,废寝忘食地读,痴迷到“茶饭不思,坐卧不安”,终于明白了诗中“三昧”,并且开始学着做诗。第一首“措辞不雅”,作为老师的林黛玉只是稍加点拨,鼓励她“只管放开胆子去做”。第二首吟月诗写成了吟月色的诗。第三首梦中得诗,她押十四寒的韵:“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依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圞。”素被人认为“俗”“呆”的香菱居然写出了一首令众人喝彩的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就老师的指导而言,香菱学诗的故事,简直就是阅读教学最好的范例,作为老师的林黛玉,深谙读的妙用。其实,读,在汉语学习中自古以来就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人写文章,即使不懂语法,全凭语感,照样也可以写得文从字顺,不犯语法错误。因此,积淀语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注重熟读和背诵,正是培养语感、积淀语感的有效措施。正因为抓住了“读”这个核心,才创造了灿烂辉煌、令世人瞩目的古代文化。

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曾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学习语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吸收和积累语言,一是习得和积淀语感。如果把培养语言能力比作建造一座大厦,那么,积累语言就是筹建材料,积淀语感就是积累和提炼建筑经验(设计、施工等技术是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有了建筑材料和建筑经验,建造大厦就不困难了。”而语言和语感的积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获得,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无数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才会加快领悟语感的速度;只有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才会“举一隅而三隅反”,发展共进,形成个性化的语文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还在附录《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了大量的文学文化作品以及语言文学理论著作。

目前,教育界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深入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读”可以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

课内阅读,即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如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读、文言文教学中的读、小说、戏剧类文章教学中的读,等等。文体不同,读的方式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读出语言的分寸感、情味感以及和谐感来。韦志诚先生曾经说过:“读,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它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基本功,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第一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这三个“第一”启示着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当指导学生读书的行家,就必须引导学生“读”起来。

课外阅读,更有广阔的天地,可借助课内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有计划有步骤地适时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感悟的深度和宽度。此处不赘。

三.让学生“品”起来

如果说“感知——理解——运用”符合学习知识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则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运用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明确这一点,在课堂上,我们就应扣住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让学生“品”起来。

从表面上看,品味语言似乎就是辨别语言运用的正误、优劣,是在字词上下功夫,似乎就是“咬文嚼字”,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朱光潜语)。这种推敲并非玩文字游戏。品味语言是品味作者如何在一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一般说来,可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品味句中的修饰语、关键字词。笔者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曾引导学生作过如下品味: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一句中,“浮夸的”、“炫耀的”两个修饰词语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品味,学生感悟到“浮夸”让人想见那琉璃曾经是如何精美绝伦,“炫耀”让人想见那朱红又是如何的鲜艳夺目,这样就与“剥蚀”、“淡褪”恰成对照,突出了一种历史沧桑感,与作者命运暗合,烘托了“我”失魂落魄的精神状态。

(二)品味特殊句式。句子的整散、长短、疏密等的选择配置,往往根据特定情境而定。如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揣摩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揣摩作者如何选用特定句式切情切境地传情达意。

(三)品味修辞手法所造成的独特韵味。修辞是语言学的一部分,它讲求词语的精选、句式的锤练以及选择恰当的修辞方法表情达意,把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我们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一些修辞手法进行品味,借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把“清香”比作“歌声”,微风吹拂下似有似无的荷香与时断时续清淡缥缈的歌声何其相似!通感修辞烘托出环境的幽雅、宁静,这种幽雅淡远只有在静谧的月夜才能感受得到。

(四)品味有特殊含义的标点符号。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的语气,确切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是书面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尤其是句号、感叹号、破折号、省略号用得好,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帮助我们获得别样的审美感受。《红楼梦》中黛玉死前的一句“宝玉,你好……”引起多少人无尽的猜测和遐思,是好很心、好糊涂还是好可悲?没有人能说清。这个省略号也因此成了用得最精妙、最经典的省略号。又如孙犁《荷花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将水生嫂的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改为“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表意有何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领悟到原文中水生嫂顾全大局,思想进步,又温柔多情。将“我不拦你”后面的句号变为逗号,语气变得急促了,强调的是下一句“家里怎么办”,“我不拦你”也似乎变味了,水生嫂似乎是以家务繁忙阻拦水生抗日,这不符合她在文章中的性格。

(五)品读结构,把握主旨

师:文章学得差不多了,但老师还有个困惑:谁能给我一个令我信服的理由?

生:品味篇章结构。如指导学习周涛的散文《河与沙》对主旨的把握时,可以设问:文章前面的两句话似乎和全文没有什么关系,删掉可以吗?如果不能删掉,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做探究性思考。通过讨论,学生的大安精彩纷呈:“再次强调河流的作用,有对河流的崇拜才会有足够的水草,建立强大的民族。”“河流和我们血脉相通,却遭受污染和破坏,作者感到悲哀和痛心。”

“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表达作者对河流的赞颂之情。”“人不能忘记养育自己的保姆。”“作者是要呼吁人们保护河流,因为河流是生命和文明的保姆!”老师的总结水到渠成:“这才是作者的深意啊!难怪在他在卷首语中暗示提醒我们。任何伤害树木、自然,乃至河流的行为,其实都是在伤害我们人类自己。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今天的文明不再像楼兰古国一样被埋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来保护环境。”

这里尤其要提出来的是我们在品味语言时,一定要扣住文本,强调读,要在“读”中去品味,而不是架空分析,可以说,“读”是将培养语感落到实处的唯一要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朗读,善于范读,长于朗读指导,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让学生耳与心同时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在“品味”中读,在“读”中品味,会极大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读中品味,尤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

具体来说,因文体特点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因而品味语言的侧重点也各有所不同。比如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宜从朗读入手,品味诗歌和谐优美的音韵美和含蓄蕴藉的意韵美。而议论文则宜在默读中细细推敲体会准确的语言、缜密的论证,读小说则要抓住人物语言把握形象,抓叙述语言体会风格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在关摄全篇的关键字、词、句上做文章,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妙之功。

四.让学生动起来

佛家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小和尚争论“风吹幡动”,一说风动,一说幡动。争执之下,请教老和尚,然老和尚言道“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心动”。“心之官则思。”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的正是让学生由形式的“动”走向思维的“动”。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动” 起来呢?

(一)“自动”与合作,点燃思维的火花

课堂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只有使个体“动”起来,才会有群体的交流与碰撞。对于活泼好动的中学生来说,“运动”无疑可给他们注入一支兴奋剂,它能让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探寻知识,摄取养料。

学生个体的“自动”和群体合作可以促使他们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因而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活跃的,课堂活动应该是多样而生动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有趣的思维活动,当能激起学生“自动”的欲望,从而展现他们的才华,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以读促品,以品促读,化静为动,语言与思维和谐共振,语文课堂才可以真正鲜活起来。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自动”以及与群体的合作互动,可以击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情动”与陶冶,诱发思考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乐事,把动脑筋思考问题当作一种享受。”有了这种情感的触动,学生就会从更高层次上去学习语文,诱发出深层次思考的欲望。

一堂好的语文课堂应使每个学生“动情”或“情动”起来,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传出愉悦的笑声,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愉快地接受知识,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到学语文的乐趣。

(三)“心动”与提高,激活思维的潜能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不仅仅是语言品味课,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训练课。

李政道教授曾对自己的学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质疑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藉以激活思维的潜能。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质疑。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善学,学则须疑。”语文教师要善于“挑逗”学生的“疑趣”,在无疑处生疑。如,可在解题时激疑。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以讨论:既然“故都”指的是北平,那么,能否把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天”呢?可扣住重点词句激疑。对有些关键词句,教师不直接讲解,而用“投石击浪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当讲析第三个典型事例——作者和战士的谈话(三问三答)时,可激疑:作者在防空洞里见到一个战士正“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问:“你不觉得苦吗?”战士“笑了笑,说”;当作者第三次问那个战士:“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这两句话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互换一下位置吗?为什么?可抓住课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激疑。如教学《项链》,在学生理解了《项链》一文的基本内容之后,可创设以下情境,开启和培育学生思维:⑴假如玛蒂尔德当时没有借到项链,她会不会去参加夜会呢?她会想些什么呢?⑵小说中写道:“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境界呢?”假设当时玛蒂尔德的项链失而复得,后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⑶假如佛莱思节夫人将真假项链的差价退还给了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又将如何设计未来的生活呢?在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作者都留有让读者进行二度创作的空间(留白)。这些“留白”正是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极好情境。可探究文章主旨激疑,教学一篇课文后,问学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立足于整体把握,从而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思考。还可以从文中看似矛盾处激疑,从表达技巧激疑、从图文对照激疑(即抓住图文不一致处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如《一面》与《荷花淀》中的插图和文章内容的对照等)、从作家风格激疑、从人物性格激疑,等等。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尽量多些。”

当学生的“心”真正动起来,思维的潜能就自然被激活起来。

让学生读起来、说起来、品起来、动起来,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才能活起来、美起来、靓起来。

猜你喜欢

品味语感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