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药价”究竟比港台贵在了哪儿?
2014-09-29武洁
武洁
“在政府管制范围内的300多种外企原创药中,80%的价格确实高于韩国、香港、台湾,但70%低于欧美和日本。”针对最近内地有些药价比香港贵的热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7日在“2013北大卫生经济论坛”上如是表示。他说:“香港没有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没有15%的医院加价,流转费用也不会达到20%多,加上这些药价自然会高。”
由于销售渠道、消费习惯、供求关系、运输成本等诸多因素,同一种商品,却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价差,要说没啥可大惊小怪的。正如水往低处流,市场经济下,商品则必然是往价高利高的方向流动。不同地区之间的价差,恰恰是商品贸易存在的原动力所在。既然国内的高端奢侈品,可以比国外贵上几倍,以致中国人出国扫货已成为一道常见的风景,那么,外企原创药价在内地卖得价格偏高,要说也没啥不正常的。至于说其中八成原创药价格高于港台,既然香港也一向是内地公众扫货的目的地,作为商品的药品,出现类似的价格差,也当在意料之中。
更何况,国内药价贵,其实何止外企原创药,即便是本地企业生产的药品,也绝不便宜,从药厂出厂到最终患者买到手,其间价格有如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外企原创药来到内地,多半也得入乡随俗。从国外知名药企在内地深陷贿赂门来看,这些贿赂公关的成本,当然也要计入药价,如此一来,内地的药价,又岂有不贵之理。
不过,“以药养医”,医药贿赂之类的潜规则,固然是推高内地药价的重要因素,但80%的外企原创药价高于韩国、香港、台湾,的确还不全是“以药养医”惹的祸。事实上,药价对比,更应药房与药房比,那么,国内药房的药价,理应“以药养医”无关,是不是在价格上就可以与港台药房的药价相比拟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否则的话,香港药房恐怕不会吸引到约占一半的内地客。
可见,即便“以药养医”导致内地医院药价偏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内药房无需养医,何以价格仍然高于港台,或许才更需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去香港买药”,倒是与“去香港扫货”倒是并无本质的差别。而这一现象的成因,也完全在于商贸流程中的成本与费用,香港药价之所以便宜,更多得益于药厂到患者之间极其精简的销售链,没有中间盘剥,除此之外,在关税和增值税上也相比内地有极大的优惠甚至完全免除。换言之,税收、中间环节的成本被压到极致,才是港台药价比内地便宜的根源所在。
当然,假如就此认为“香港药价低”与“香港奢侈品便宜”之间没有任何差别,都不过是不同商贸关税体系下的正常经济现象,也多少忽略了二者之间本该存在的差异。事实上,相比定价可以完全随行就市的奢侈品,关乎健康乃至生命的药品,其价格形成机制与之并不全然一致。假如说对于普通商品的关税不必过多质疑的话,那么,人命关天的药品,其关税以及中间环节的成本,显然不应任由市场放大,将其压缩到极致才符合常识,而这恰恰需要政府在税收政策以及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来兑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地八成外企原创药贵于港台”,显然不能以国内公众消费购买力强来解释,除了“以药养医”机制亟待改变之外,如何降低内地药品承担的税负以及流通环节成本,或许才更亟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