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的瑕疵:评话剧《雷雨》第一幕

2014-09-29杨莉芳

关键词:故事雷雨

杨莉芳

摘 要:美国作家悉德·菲尔德曾对戏剧性结构作品的开始部分提出这样的任务:“应该向你的观众或读者介绍三件事:(1)谁是你的主要人物;(2)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亦即故事讲的是什么;(3)戏剧性情境是什么,亦即围绕你的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本文通过在《雷雨》中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来分析第一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主要人物;故事;戏剧性情境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149-02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经典中的经典。然而,在一遍又一遍的研读中,我时常感到它的第一幕有些沉闷。于是开始思考,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

《雷雨》的开端是一个“序幕”,这一般被看作是故事的引导部分,而真正情节开始的部分是第一幕。那么,作为一个戏剧性结构作品的开始部分,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呢?

美国电影作家悉德·菲尔德在他的著作《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说:“应该向你的观众或读者介绍三件事:(1)谁是你的主要人物;(2)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亦即故事讲的是什么;(3)戏剧性情境是什么,亦即围绕你的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1]

虽然悉德·菲尔德谈的是戏剧性结构的电影,但我认为它也同样适用于戏剧。以悉德·菲尔德的三个问题来看《雷雨》的第一幕,回答是比较困难的。(1)谁是主要人物?在第一幕中,《雷雨》里八位重要人物除鲁妈外,都先后登场,而鲁妈在鲁贵和四凤的对话中也反复被提起。每一个人看起来都很重要,很难说谁是最主要的人物。甚至在读完整部作品后,辨析起来都似乎比较困难。因为每一个人在作品中都占据了相当的篇幅,都和其他若干人发生着冲突。(2)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亦即故事讲的是什么?《雷雨》的第一幕至少讲了7个事件:鲁贵向四凤借钱;鲁大海要求见周朴园;繁漪打听周萍近况;周冲提出供四凤读书;繁漪讽刺周萍“怕鬼”;周朴园逼繁漪喝药;周朴园“教育”周萍……这些事件,不止一个在后来都有发展,故事的线索看起来颇为复杂。(3)戏剧性情境是什么,亦即围绕你的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如果前两个问题不能明确回答,那么这第三个问题要说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个问题没有一个容易回答,可见《雷雨》的第一幕非常复杂。究竟答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寻找出主人公。纵观整部作品,谁的行动贯穿了全局?谁在高潮部分为达到目的竭尽全力?重点探析一下第四幕,主要内容是:繁漪、周萍先后淋雨归来,繁漪恳求周萍带自己走,周萍拒绝。鲁大海来找四凤,繁漪暗示他拦阻周萍。四凤来找周萍,周萍决定带她一起走。鲁妈赶来拦阻,当听说四凤已怀孕,无奈之下同意两人走得远远的。不甘心的繁漪逼迫周冲拦阻四凤和周萍,但周冲后退。此时,繁漪已无退路,她说出自己与周萍曾经的关系,却被周萍看做疯了。最终,破釜沉舟的繁漪请出周朴园,不明所以的周朴园说出鲁妈就是侍萍的真相,结果三死两疯。

这一幕的重点也是这部作品的高潮:繁漪一次又一次地拦阻周萍,她先是恳求、忍,但无济于事,于是不顾一切地利用别人,她暗示鲁大海:“他(周萍)现在就要走。”[2]她激励周冲:“你难道见着自己喜欢的人叫人抢去,一点儿都不动气吗?”[3]她主动说出自己和周萍的关系。最后,她喊出周朴园:“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4]应当说,正是繁漪这一次又一次的剧烈行动,才汇集起剧本前面铺设的所有矛盾:鲁大海与周家的矛盾;周冲与周萍的“情敌”关系;周朴园与鲁妈30年前恩怨等等,并为它们总体爆发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因此,从高潮看全剧,我们会发现这部戏的中心事件理所应当是“繁漪拦阻周萍”,这个事件既贯穿了全剧,又清晰地展示了开始——发展——高潮——结束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为了验证这一印象,我们再列出剧中几个重要人物在各幕中的主要行动。请特别注意繁漪和周萍的行动线索(见表1)。

不难理解,作为一部戏的主人公,不仅仅是指他(她)在戏中所占篇幅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指这个人物的行动贯穿全剧,并且有明确的指向,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最根本的力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繁漪与周萍的行动最符合上述要求。繁漪的主要目的一是挽留周萍,二是拆散他和四凤的关系。这两个目的合在一起就是——抓住周萍。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5]繁漪的对立面是周萍,他在剧中的最高任务是逃避繁漪,稳住四凤。繁漪与周萍两人的冲突构成了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的行动与反行动组成作品情节的主干。

对于《雷雨》中的人物,曹禺先生曾在这部作品的《序》中说,他是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6]说这句话之前,他举了两个人物的例子,周萍和繁漪。“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恶,他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但这样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恶,这条路引到死亡。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子。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但也引到死亡。”[7]由此可见,在作者心目中,周萍和繁漪最能体现他的创作主题。除此之外,曹禺先生还说,剧中八个人物中,他“最先想出来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是周繁漪”[8]。“在《雷雨》的氛围中,周繁漪显得最调和”[9],“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忍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行为上的许多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极端和‘矛盾是《雷雨》氛围里两种自然的基调,剧情的调整多半以它们为转移。”[10]从以上这些表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繁漪和周萍这两个人物在剧中非同一般的地位。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悉德·菲尔德的三个问题。答案已是不言自明:剧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繁漪和周萍,中心事件是“繁漪拦阻周萍”,戏剧情境是两人既是继母与继子的关系,又是情人关系,并且继子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又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

对照这三个答案再来分析第一幕,我们会发现,除了周萍和四凤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关系外,其他的在第一幕中都可以找到。既然是这样,那么,第一幕还有什么不能令我们满意的呢?

重新审视一下第一幕,我们会发现在第一幕中,繁漪的前两次行动都不太醒目:询问周萍近况和与周冲谈心,最抢眼的是反抗“逼药”一段,其重点是表现繁漪在这个家庭中受压抑的生活状态,从而让读者理解她和周萍产生关系的根源。但这一段似乎更重点表现的是行动的主动发起者——周朴园。此外,这一段冲突性非常强,又是在第一幕的结尾部分,会自然令观众产生期待,将其看作是情节未来发展的走向。这实际上就造成了繁漪对周萍行动的这条贯穿行动线难以凸现。因此,仅看第一幕,会令观众产生茫然之感:似乎每一个事件都在指向情节发展的不同方向:鲁贵会继续向四凤要钱,鲁大海与周朴园会有一场剧烈斗争,鲁妈要来又暗示母女要有矛盾发生,周冲将为自己的爱情而抗争……

悉德·菲尔德在他的《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一书中谈到情节问题时,曾提醒剧作者要留心开始部分,“是不是把这些信息、人物或事件过于堆积?是不是一切发生得都太快了,以至于使得读者感到茫然或者故事线的焦点都失掉了?”[11]

在我看来,《雷雨》的第一幕正是出现了这些问题。

——————————

参考文献:

〔1〕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64.

〔2〕〔3〕〔4〕〔5〕〔6〕〔7〕〔8〕〔9〕〔10〕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50,166,169,167,180~182.

〔11〕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04.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故事雷雨
雷雨天使用手机会引雷上身吗
雷雨天
《雷雨》中的“雨声”
雷雨
雷雨
故事细节语言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