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运动处方对促进大学新生身高增长的研究*

2014-09-29熊曼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组间处方生长

邓 奎,杨 栋,熊曼丽

(南华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身高增长是肌体生长发育的结果。家族遗传、营养膳食、体育锻炼、生理疾病、外界环境是影响人们身高的主要因素[1]。已有研究表明,在青春发育高峰期,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对身高的增长有积极的正向效应[2]。对于已过生长高峰的17岁左右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的长骨已基本发育完全,发生爆发式增长已无可能,但由于脊柱骨还在缓慢生长,在此阶段,能否抓住最后有利时机,通过运动处方的实施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长潜能,达到增高的目的,则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1 大学新生身高发生补偿性生长的生物学基础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研究显示:中国男生在14至16岁时、女生在12至14岁时,身高会出现第二次增长高峰,在这个阶段,男孩可增高20至25cm,女孩可增高10cm左右[3]。然而,青春发育阶段也正是他们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家长和青少年往往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家长缺乏体育保健知识,对成长中的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错过了生长发育最佳时期[4]。但实际上,过了生长高峰期后,人体生长并没有结束,还会继续增长5年时间,主要是脊柱骨的生长,闭合可延续到23至26岁[5]。我国城、乡学生在16或17岁进入身高增长缓慢期,17至21岁的5年间可增长1.47cm,平均每年只增高0.29cm[6]。科学有效利用好这一最后机会,可使身高的增长爆发出最大潜能。生物学研究表明,适当的体力活动,能增强代谢机能和防御能力,有利于生长素分泌,另外通过血循环的加强,可改善筋软骨的血液供应,能使软骨细胞增殖,还可提高造血机能,有益于身高增长。参加户外活动在阳光照射下,使紫外线作用于皮肤的麦角固醇,以转化成维生素D,有助于骨对钙、磷的吸收与利用,使骨质增强[7],这些成果为利用运动处方促进大学生身高的补偿性增长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大一年级发放问卷400份,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最终筛选出135人作为研究对象(男生90人、女生45人),平均年龄17.6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家庭无遗传性病史,2)男生身高在164cm至170cm之间、女生在152cm至157cm之间,3)有强烈的愿望参加实验测试,4)家庭条件相当,无特困生等,最大限度避免由于遗传疾病、营养膳食、睡眠时间等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将他们分成9组,每组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另选每周锻炼时间少于2小时的45人为参照组(男生30人、女生15人),进行对比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身高、运动处方为关键词,在CNKI检索、搜集到相关资料256篇,阅读青少年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书籍,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2.2.3 实验法

2.2.3.1 实验时间: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每周一、三、五下午五点至六点,每次练习一小时,每组安排一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练习,并做好考勤登记,对于缺席的成员应另外安排时间补练。

2.2.3.2 实验设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即:L9(34)

2.2.3.3 实验分组:实验分为9组,各组运动项目的安排按照表2的设计进行。

3 运动处方的编制

3.1 运动前健康筛查和风险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遗传病史等基本情况,对于SBP在120~139mmHg或DBP在80~89mmHg的学生进行风险评估,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3.2 处方内容的制定

有研究显示,弹跳、游泳、单杠、吊环、自由体操、篮球和引体向上等项目是促进身高增长的有效手段。因为适度的跳跃运动能够起到牵伸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生长的作用;游泳运动可以使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锻炼和舒展;引体向上则可以拉伸脊椎、促进脊椎骨的生长[8]。我们选取了悬垂、弹跳、耐力三项素质,每项素质分为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期找出最优的项目搭配,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表具体方法如下:A1:练习者双脚向上纵跳,离地30cm以上,每组100次,或选择一分钟跳绳,男生170次、女生120次左右,完成3组,组间休息2min;A2蛙跳或跨步跳,男生25m,女生20m,完成3组,组间休息3min;A3助跑摸高或单脚跳20次,完成3组,组间休息2min;B1双手握住单杠,脚尖离地,两眼平视前方,身体放松,尽量保持呼吸均匀,男生每次坚持30s,女生15s,完成3组,组间休息2min;B2双手握住单杠,脚尖离地,身体起浪摆动,幅度在30至40度之间,男生30s一组,女生15s,完成3组,组间休息3min;B3被试平躺于草地上,身体放松,两个同学相反方向用力拉伸手臂和腿部,每次拉伸坚持15~20s,完成5组,组间休息1min;C11600m匀速跑,男生控制在8min以内,女生10min以内,呼吸均匀;C21600m直道加速,弯道减速。速度变化明显,男生在要求8min内完成、女生在10min内完成;C3800m男生3min30s、女生4min20s以内完成,共2组,组间休息6min。

表1 正交设计的因素和水平

3.3 处方强度的量化

研究表明,通过运动获得的健康效能与运动量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9]。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如慢跑、慢游泳等,对肌体刺激不够,大运动量运动,如马拉松赛跑、长途滑雪等,会使身体极度衰弱,都不会使身高增加[10]。成功取决于不同练习的正确结合。根据FITT原则,健康成年人的运动强度应达到中等或较大,也就是要消耗60% ~80%VO2R或达到设定靶心率,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运动收益[11]。当然,运动处方强度的设置应根据被试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从不运动的人即使是增加很小的运动强度也会达到锻炼效果。在实验前,我们进行了专门的强度测试,研究和制定了靶心率,悬垂为120至130次/min,弹跳为150至160次/min,耐力为170至180次/min。在实验进行一两个月后,我们还应根据被试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变化来相应提高练习强度以达到靶心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运动处方对身高增长的影响

从表2正交计算结果来看,极差(R值)越大,反映该因素水平变动时,指标的变化越大,也就是该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越大[12]。所以上述实验的主次因素顺序为 B、A、C,即悬垂、弹跳、耐力。人体在16~17岁后,下肢骨的发育已基本结束,腿长不再增长,但这时由于坐高的增加,身高还在缓慢增长。人的脊柱由24块椎骨组成,各椎骨之间依靠椎间盘和一些关节、韧带相连。脊柱骨除在两个生长高峰期增长较快外,其他时间是缓慢的,但其生长周期比下肢长,下肢骨停止生长后,脊柱骨还会增长[4],这时进行一定强度的悬垂练习,会给脊柱的生长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其增长。另外,骨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受压力大的地方比受压力小的地方发育快,合理地刺激将会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流向骨两端的血量增多。每天进行适量的弹跳练习,可以提高人的激奋状态,并通过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对身高的增长发生作用。中长跑练习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储备,更容易使人疲劳,从而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对身高的增长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4.2 运动处方各因素最优组合的建立

采用正交试验除了可以找出影响因素的大小外,还可以看出各因素之间的最优组合,表2的结果显示,在三个水平中A1、B2、C2对实验影响最大,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将获得最优的实验效果。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第2组被试正是采用这种组合。从最后统计结果来看,也确实是他们身高增长得最快,验证了最优组合可以取得最优效果的判断。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身高比较

为检验实验效果,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实验组身高的增长值与对照组身高增长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男生身高平均增长值为1.10,对照组身高增长值为0.33,F 值为0.39,T值为18.10,sig为0.000,可以认为两组身高增长值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证明运动处方对身高的增长发挥了积极影响。实验组女生身高平均增长值为0.27,对照组为0.20,F值为18.89,T值为1.87,sig为0.069,两组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女生生长发育普遍要比男生提前两年,17岁以后身高增长已极其缓慢,即使采用运动处方对身高的增长作用也相对有限。

表2 L9(34)正交表设计及统计分析

5 结论

5.1 采用以悬垂、弹跳、耐力为主要内容建立的运动处方对年龄在17岁左右的大学男生身高增长有非常显著性的影响,对女生影响则较小。

5.2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运动处方的三因素中,悬垂练习对人体身高的增长贡献最大,其次为弹跳练习和耐力练习。

5.3 实验各因素的最优组合出现在第2组,即:原地纵跳或跳绳、悬垂振浪、1600m变速跑,采用这种方法练习对身高增长最为有利。

[1]李永欣.浅谈青少年身高的增长[J].生物学通报,1990(5):32 -33

[2]刘静.中药及综合干预治疗骨龄落后型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56-158

[4]吕林,杨建辉.医疗体育对大学生身高增长的影响[J].燕山大学学报,2001(4):32 -36

[5]朱大年.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9-191

[6]刘纪清,李国兰.实用运动处方[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154-155

[7]张建福.人体生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4 -216

[8]陈明达,于道中,邢文华,等.实用体质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89 -91

[9]王正珍.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0 -192

[10]王和平.全民健身运动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88 -91

[11]曲瑞瑶.人体生理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156 -159

[12]郑旗.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46-249

猜你喜欢

组间处方生长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碗莲生长记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人间处方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