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儿童 学会追寻云彩的光辉

2014-09-29胡晓月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云彩光辉成人

胡晓月

很早就听过《摇篮里的科学家》这本书,一直觉得书名很有趣,近来终于找到机会读了它。初读这本书时,觉得这本书即使在翻译之后,里面的很多语言,叙事形式,包括排版都还是比较英语化的。像章节下面的一些标题,如“条纹布挡不住的诱惑”、“四方形里面的书和洗碗布里的钥匙”、“‘星际旅行的考古学家”等等,乍一看都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细细读起来,发现书中的语言还算浅显易懂,尽管涉及到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作者都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或是故事化解了。而且作者每得出一个结论,都有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结果予以支持,让人很难不信服。读完《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颇有感触,也许书的目的不在于重塑儿童,而在于理解儿童,让人重新认识儿童。

一、摇篮里有科学家吗

摇篮里的科学家?在摇篮里呆着的肯定是小婴儿,而作者却把他们类比为“科学家”,让我们想来,“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跟发明电灯、电话、火箭、飞机的科学家差了十万八千里,最多认为他们中有人会成长为未来的科学家,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共性呢?看了书以后不难发现,探索研究并不是科学家的天职,它其实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具有的学习能力。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孩子,更能体会到他们那种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下雨天为什么有那么多蚯蚓”,“小蚂蚁为什么要排队”,“为什么小蝌蚪跟妈妈不一样”……相信孩子的“为什么”是每个教师和家长经常要招架的“小挑战”,“随手捡起的小树枝”成为孩子最初的研究工具,“蹲在路边聚精会神地看”则是孩子最早的研究过程。正如书中所说:“当孩子拿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把玩时,跟考古学家或者地质学家对一块石头的钻研状态是一样的。”科学家和婴儿一样,都用着同样的认知工具,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他们有相似的程序,并以相同的方式重构自己。他们建构理论,提出和检验预测,寻找解释,进行实验,根据新证据修正已有的知识。只不过不同的是,婴儿用游戏来检验他们对于周围物体的假设,而科学家则是用实验进行验证。

婴幼儿时期,人类就有了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和了解外部世界的能力,帮助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去探索,甚至去试验,不断地汲取经验、知识。有人长大后成为了真正的科学家,也许正是因为这部分人更好地延续了这种能力。因此,与其说摇篮里的孩子是科学家,倒不如说是科学家保持了婴儿般探索世界的心灵。

二、摇篮里的科学家有哪些特征

读完这本书,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对儿童的解读。在大多数成人的脑海里,孩子是单纯无知的,是幼稚笨拙的,笔者经过这几年的专业学习,虽然不至于认为儿童就是一无所知的,但多数时候也会觉得幼儿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但《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却给予了我们认识儿童、发现儿童的新视角。

书的前言中提到,培养儿童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对幼儿的教育和改造是必要的,但是在不了解幼儿真正水平、真正需求的情况下,任何教育和改造都有可能是不符合幼儿的心智的。这本书正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向我们展示了奇妙的儿童世界:刚出生的孩子就能模仿成人的表情,小婴儿也会对他人的悲痛表现出不安,3岁儿童的大脑,其活跃程度是成人的两倍等等。

《摇篮里的科学家》背后其实蕴含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他们所知道的和学到的都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多;即使是最小的婴儿,他们也已经可以符合逻辑地思考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做出因果推论,并且能够感受别人的观点。正如书中所说一样:“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天真纯洁、弱小无助的婴儿。而实际上我们在摇篮里看到的,是宇宙间已存在的最美妙的心灵,最了不起的善于学习的机器。”因此,大人们,千万别小看了孩子,他们虽然需要我们的照顾和教育,但其心智可能蕴含着一切发展的可能。

三、面对摇篮里的科学家,我们应该做什么

《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中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向我们清楚地阐述了儿童怎样了解他人,儿童怎样认识外部世界,儿童怎样学习语言,科学家认识到的儿童的思维以及科学家认识到的儿童的大脑等内容。这些章节对孩子的解读很详尽,加上生动的描述和例子,让人印象深刻,这里就不再赘述。

对读者,尤其是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在阅读了《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后,更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像第七章在开篇就提到的一样——“我们应该做什么?”作者给这一章取了一个很诗意的标题——“追随云彩的光辉”,浪漫的诗人认为童年是“草地、树丛、河流、土地以及每一处普通的风景,沐浴着神圣的光芒”,为什么是“云彩的光辉”呢?我想作者也取义为儿童的世界就像云彩般变幻莫测,绚烂奇妙吧。诚然,这个奇妙的世界很难让人看透,但作为成人,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意识到自身对儿童的责任,应该意识到去理解儿童世界的价值和重要性,更应该把观察和解读儿童作为教育儿童的前提。儿童并不是开始于简单和笨拙,他们的思维和成人一样丰富、抽象、复杂、有利,他们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有成长为成人的潜力,而在于他们本身就是有思想、有感觉、独立的人。因此,“云彩的光辉”不应因我们的教育而黯然失色,而应该因为有了我们的追随,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云彩光辉成人
云彩创意画
春天的云彩
春在飞
成人不自在
就在家门口
云彩的秘密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光辉的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