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中的经理人与企业目标
2014-09-28崔婷婷
摘 要:管理被认为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员工的行为和付出能够得到控制,企业资源能够得到策略性的配置。因此管理的重点是聘用符合企业文化的经理人,通过其明确管理责任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理人;企业目标
管理是掌握、控制与激励相结合的过程,由经理设定目标、监督规划、并且设定一个方法来确保规划得到了执行。人们通常会认为管理是一门很精确的科学,然而今年来的研究却表明,这个理想的蓝图和现实有过大的差距。现实生活中,经理人不得不把精力从一个目标转到另一个目标,这种状态实际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在现实的世界中,相关及有价值的信息经常会和谣言掺半,因此,明确企业目标十分重要。
一、经理人
在一个公司中,掌权者能选择企业蓝图的方向,并施予公司其个人的雄心壮志。管理者的角色属于有能力运营一个公司的人,他需要有积极的观念、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观之,经理有以下几种:
1.地方性基础建立起来的公司可能会选取当地的经理人;
2.当一个公司把组织分为不同个小功能,例如人力资源、销售、财务等,这时就需要功能性的经理人;
3.经理把公司分为不同的部门,下设部门经理人;
4.工厂等组织往往需要一个总的经理人,他们负责向每一个小经理人通报工作任务。
经理往往需要管理以下资源:
1.人:指导并监督员工的行为;
2.财务:实现用最小的销售预算赚取最大的利益;
3.材料:确保物尽其用以减少浪费;
4.硬件:使用最适合的机器和设备,确保硬件的及时维修、替换、更新;
5.时间:确保效率;
6.信息:关注与公司相关的信息,走在行业前沿。
二、企业目标
“目标决定论”是管理中很流行的方法,需要为组织的不同方面设定目标和预算。经理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目标在被给予了特定数目的资源后得到了实现,但结果有可能是得到实现、被超越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无法实施。
另一种方法是经理为其他人设定预算和方法,然后去监督别人的工作。这种方法的问题是这些工作的成果归属经常被混淆,无法激励属下。
提高效率是良好管理的效果,即单位投入下收益增加或单位收益上投入减少,简而言之为降低成本。要实现这点,就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明确的决策过程也是必要的,即第一步: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经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第二步:分析价值,拟订方案:投入与产出合不合算效益;第三步:专家评估,选定方案: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第四步:实验试行,检验效果;第五步:修改方案,普遍实施。
虽然说人的天性都是爱自由,但是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管理,企业就无法高效运营。作为管理者,首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上、对平、对下都要有适合自己身份的言行举止。盈利是企业运营的目的,于是似乎一切行为都要以“利润”作为衡量标准,但实际上,利润不等于效益。例如,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及公益行动,实际上并不能增加以“利润”为标志的资产,然而人文关怀可以让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增强,进而增加付出;企业文化可以增加员工的认同感,进而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跟随公司一起成长;而公益行动可以打造一种企业形象和良好的道德口碑。综上,经理人作为“领头羊”,其作用十分重要,他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成果,而除了利润,企业也应设立更广泛的运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启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孟昭宇.中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崔婷婷(1992.01- ),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专业本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