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现代“审美化”对文艺学的改进
2014-09-28张静文
张静文
摘要:“审美化“在学界争议很多,如何有效的吸收和采纳,来改善当代文学的困境,才是重点。尽管对它持批判态度的人很多,可是审美思潮的流行,还是有其自身发展的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它,来更好的拓宽文艺学的前景,这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文艺学;审美化;反思;借鉴
二十世纪的学界,终将视线从少数人掌握的学术及意识形态转向大众的日常生活。这不争的事实固然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的导向,经济比重的加强与日趋活跃。另一面也有其自身的尴尬,脱离于大众,终将是“曲高和寡”。西方的学者们提倡的“日常生活哲学”及其它,正是在此背景下的产物。而我国直面中国现代化进程,也紧跟形式,做出了很多反思来提升自身,当然问题和困难也是很突出。在文艺学界,“审美日常化”就是争论的焦点。
自然,文艺学要想有活力的存在和发展,必须积极面对生活提出的问题和挑战,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正视新现象。只有这样,古典的文学资源才可以在当下焕发新的光彩,国外的思潮或学说也能具备符合自身的特色。否则,我们的文学就会陷入概念和理论的洪流,或者浮在故纸堆里苦苦挣扎。
然而,如何化解和正视这个问题,我国学者理论的探索和深入也是有待深入。无论怎么说,其意识形态却在生活中日益突出,并呈现出多样性,人们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处在边缘化的文学来说,没有理论的规范,其等于放弃了自身发展的机会及可能性。
一
“审美化”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进行着美的欣赏和思索,人人都有欣赏和评价的权利,自古皆然。但是民众的言论和影响只是以很少的一部分呈现于书上,并不能左右真正的文学理论,文学终究还是上层的游戏,而且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学术传统造成了很大冲击。很明显,在当前市场经济下,新的生活方式或审美姿态正在以高姿态侵入我们的生活,冲击我们的视线和思想。
很多学者敏锐地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扩宽使得“全球化”冲击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转型,文学上也是如此,大众的口味显得极为多元化。由于媒介的传播,人们接触到的不再是单一精神层面的享受,或者说体验着以审美为终极关怀的慰藉,他们更多欣赏光电技术下的虚拟影像。这些产品,大都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怎样反映生活和时代的文学,这个问题就摆在桌面上。如何应对挑战,是大幅度改观,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是再等待进一步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二
首先,得明晰何谓文艺学?它和审美又有着怎样的联系?由于文艺学牵涉的范围很广,本身概念的界定没有通用的标准,再加上文艺学研究的主体总是多方面的,它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客观限制,历史的需求以及主观的社会,审美理想等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也要考虑进来。而处在文艺学中的审美,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作者和周围的互动关系中,这个周围包括读者和评论界,特定的社会环境,还有文学作品自身的客观限制。
读者和评论界是占据大头的,作者创作的主要动机几乎都是为此。他们的反应,毫不夸张地说,直接决定着作者的命运。阅读作品,了解作者的审美观点,体味其所反映的审美理想,并给予正确的论断,才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早些时代的读者和评论界,所处环境较为单一,阅读作品纯是进行着审美的活动。获得审美的体验,表达审美情感——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经典,还是普通,正是通过此渠道才得以代代相传。
读者是消费作品的主力军,他们买书的意向直接鼓舞着作者创作的方向,但是这些作品究竟如何,就话语发表权来说,他们发言权就不多了。评论界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掌握着标准的点评范式,拥有过硬的文学功底,而且紧跟上层建筑的方向。有着这样多的特权,他们的发言才起画龙点睛作用。也正是这些,多年来他们把持文学界的方向,严格控制着文学的“精英化”。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对文学的阅读才更加透彻和规范。
今天看来,文学的路反而广泛了不少。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书本或纸类传播,可以存在于网络,广告,歌曲或其它,感觉日常生活中皆是文学,而审美的存在方式就有了明显的不同。文学不再是语言和书本的艺术,图片或音乐,建筑或媒体都可以加入行列,改变传统的套路。好像万花筒一般,使人眼花缭乱。但是这样的审美,不论是评论界还是读者,赞同的人竟不是很多。他们将之看作洪水猛兽,危机感很重。担忧社会的“浊流”会毁掉正常的文学,失掉正常的,高雅化的文学氛围,其实这样的危机感大可不必。古代的小说流行于民间,被冠以不入流的“野史”,又有谁想到它是现在的经典呢?元杂剧,宋词的传播方式不也是取自酒楼坊肆,现在却是引以为傲的国粹。这样的例子在史上很多,严格说来,作品好坏,不应在形式上停滞不前,流行的未必是坏的,不流行的未必不是好的,后人自有品说。我们只需要认可就好,给其更多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它提供的文学范本能否构成文学就行,能否给予人们启发,能否具备日后成为经典的元素就行。牢牢控制话语权和范式的人们,只是在担忧失掉自己的地位罢了。
其次,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影响的第二要素。不同时代的人会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的作品,如果不是玄幻或武侠,都会或多或少的参考当下的情景。要不然太多虚构就失去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效。作者情感的流露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思维的跳跃和变动,大都来自于作者生活体验的,人间百态提供了一切的素材。他们在观察和玩味中,回味着过去的体验,梳理并加工着文学的小火苗,从而升华了社会的客观现实。读者通过阅读,首先便能获得人物鲜明的形象,了解书中的世界,进而体味出作者的喜好。文学作品,作家的情感,都是通过这一限定的情感模式,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审美及其他。
最后,来自于文学自身的客观限制。这种美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作者主体和理论的落脚点上。其中作者,也就是审美的主要发起人,他自身的人生体会和境界是审美反应的内在反应,是占据主体地位的。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作者的个人性特点,他对审美的处理具有控制性作用。作品,一方面通过文学的艺术世界反映着现实,另一面又通过艺术的世界反映着作家的人格力量和人生境界。在写作时,艺术形象的探索是与探求美的艺术语言和美的外在形式。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反应,总是要以审美作为媒介,并且必须包含一定量的审美。这类实际的情感审视,闪耀着作者主题理想和人格光芒,它所构成的艺术世界,规定了审美反应不同与一般的特殊性质。
三
其实,我们并没有反思,在这万花筒似的世界中,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难道说单纯的精英文化,纯化审美的理论才是追求吗?在美的世界中,看不到隐藏其身后的实在生活吗?就我理解来看,其实文学和审美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互相影响与作用。现代审美冲击了人们特殊的倾向。可是却带来了新思想,新理论,新视角。
审美的发展,最主要的特色便是文学的审美性,文学和生活都是在美中前进,文学所表达的审美情感带着审美的意识形态。通过这些精神的体验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思考境界,整合人的心灵鸡汤,进而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新青年。总之,文学中的真,善,美,是最耀眼的。我们在进行相关的文学研究时,应该有选择的加以借鉴,吸收文化研究的思路,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合理成果。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发展也会慢慢地走出一条正确的,适应大众发展的新路子。就目前来看,以下几点是我们在研究文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首先,文学来源于文化,是它一种具体的存在形式,文学学科的建设应该引进相应事物文化研究视角,这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尤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口味。2.文化的探究是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处理必须要有多样性。当我们面对复杂的文学研究对象时,单一的研究方法必然行不通,跨學科,多角度的采纳多个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够从总体上比较完整地把握分析的对象。3.社会文化性的课题,还有文学中常出现的新模式都不要忽略,哪怕他们并非完全的精神食粮,这也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在过去的文学发展中。我们文艺学很少关注权利,性别,种族及族群等等研究的文化热门话题,这些也都在当代文学的现实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左右着文学的内容何范式,我们的文艺学发展应该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管玮.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分析[J].科学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