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河流域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发展模式研究*
2014-09-28刘冰
刘 冰
(铁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辽宁 铁岭市 112000)
流域,从自然地理特征上讲,是指以分水岭为边界的一个由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系所覆盖的区域,以及由该水系形成的集水区,是具有水文功能的连续体;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流域是以河流为廊道,由“山地—平原—主河道”等斑块所组成的空间联合体,是人类生存的基础[1]。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相互制约和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同时流域又具有鲜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属性,流域的服务功能也体现于此。因此,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流域的各种问题[2]。
科学合理的流域发展模式是对流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需求。本研究从辽宁省铁岭市凡河全流域中选取一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凡河中下游工农业复合型水生态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发展方式方向和进程等做出科学筹划。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行政区域主要涵盖铁岭市经济开发区和铁岭县李千户镇大部分区域以及铁岭县熊官屯镇和腰堡镇部分村屯。该区域北临银州区和铁岭县熊官屯镇,南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紧邻,西与凡河镇、腰堡镇和专用车生产基地接壤,东与铁岭县大甸子镇毗邻。
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管理目标”中“凡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区水生态管理目标”,铁岭市凡河流域共划分为4个三级水生态功能区,从下游至上游分别为IV-5-1(铁岭市人居保障与城市发展水生态功能区)、IV-5-2(凡河中下游工农业复合型水生态功能区)、IV-5-3(凡河中游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栖息地维持水生态功能区)、IV-5-4(凡河源头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栖息地维持水生态功能区)。此4个三级水生态功能区均属于IV-5二级水生态功能区[3]。本研究选择研究区域即为IV-5-2(凡河中下游工农业复合型水生态功能区),经纬度在 N42°2'~ 42°15',E123°42 ~123°58'之间,凡河河道地理位置起始点为铁岭县凡河站——营盘村河段,功能区处于凡河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承接过渡地带,在凡河流域生态功能定位为产品提供与农业发展。总面积约224.57 km2,占凡河流域总面积的19.02%。
2 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通过对区内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确定发展战略。对生态系统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等重要因素进行空间叠置,对该水生态三级分区进行生态服务综合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对各功能区进行发展定位与生态功能导向,合理研究分配各区未来的发展模式。
3 综合功能分区
3.1 分区方法
在凡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基础上,借助3S技术,对“凡河中下游工农业复合型水生态功能区”采用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在ArcGIS 9.3、Adobe PhotoshopCS6等软件[4]支持下,根据功能区内各要素的差异性及其相互联系,从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等进行分析评价,进行多因子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各种因子和不同区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采用自上而下与空间叠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环境功能分区[5]。
3.2 分区结果、各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导向
在凡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基础上,首先根据地形地貌结合铁岭市生态总体规划结果,将本功能区划分为三个环境功能类型区,再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等划分为六个环境功能亚类区。环境功能分区见图1。
图1 环境功能分区
具体功能区名称、功能定位及发展导向如下:
(1)北部生态控制及工业发展区
功能定位: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城镇人口分布较稀疏,生态用地面积大。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与建筑密度增加,需要保证整体水生态功能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区域环境功能定位为:功能区北部生态屏障。
发展导向:建设和完善生态林地、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区和风景名胜区,提高生态保护功能,强化生态环境效益。应取消采石等破坏生态的产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山间谷地以发展绿色农业为主,低山丘陵以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和发展中草药产业为主。
①生态保护控制区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与矿山生态恢复;充分利用地形特点,重点发展绿色山林特色产业。
②生态工业与环境风险防范区
科学规划开发建设布局,合理利用环境容量,要基于组团特征强化工业园区环境准入制度,强化环境风险评价,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中部凡河生态服务功能优化区
功能定位:凡河两岸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也是本功能区城镇人口分布较密地区。环境功能定位为:功能区中部生态优化带。
发展导向:以恢复和优化凡河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加强生态建设,维护宜居环境,开展生态移民,建设集度假、运动休闲和农牧业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休闲娱乐服务区和城市高级休闲区。
①生态城市休闲娱乐服务区
调整功能结构,实行生态移民,合理规划各类产业与居民区的布局;以生态农牧业为主导产业,在保证生态环境健康的条件下,适度集中,分类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建设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与农业观光、农家乐等都市休闲项目,打造为物流基地配套的具有商务兼城市高端休闲功能的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②生态调节与宜居山水休闲区
统筹规划城镇发展布局,加强中心村镇的发展,增强辐射功能;改革耕作制度,用地与养地结合,适当增加绿肥作物,增加有机肥料,培肥地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土壤污染;加强农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提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张楼等村为重点,实施草坪节水喷灌工程;开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3)南部自然生态保留区
功能定位:山地丘陵为主,土质肥沃,适合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林果和畜牧业发展良好。环境功能定位为功能区南部自然生态保留区。
发展导向:该区域原则上应以保护为主,对其发展进行合理引导。主要生态功能为生态系统产品提供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同时,推动“生态近郊游”的发展。
①现代农业示范区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种植,有机蔬菜和畜牧业养殖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产品环境安全保障区
该区以林果、瓜蔬、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四大产业链”为重点,重点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区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以及生态观光旅游。
4 结语
流域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发展模式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领域,是制定典型水生态功能区发展规划的需要,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管理视角,最终实现思想意识和管理制度的双重生态化,同时也为其它流域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是实现生态流域管理的基础之一。
研究以所选取凡河流域典型水生态功能区服务功能综合分区为基础,从水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特征出发,理清水生态功能区发展中的需求和冲突,加以平衡和协调,制定水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策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水生态功能区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郭怀成,刘永,贺彬.流域环境规划典型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2]尹发能.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刘素平.辽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8.
[4]廉娟.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简述[J].内蒙古水利,2010(04):11-12.
[5]孟伟,张远,郑丙辉.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6):913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