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4-09-27林桂玉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曲叶虱的烟粉

林桂玉

导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在山东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发生,为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山东寿光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即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加强苗期管理与植株养护有效结合,以彻底对抗番茄黄化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严重威胁我国茄科、豆科等作物的病害,其为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1]。该病毒主要通过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嫁接进行传播[2]。该病毒侵染植株之后会使植株叶片变小、黄化、卷曲、边缘亮黄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花朵减少,开花时间推迟,坐果小且少,成熟期果实转色不正常且成熟度不一,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甚至会导致绝产。寿光是蔬菜之乡,该病在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发生,该病可以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任何阶段,尤其是苗期发生最为严重。基于此,我们对该病展开综合调查分析,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生产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个别地块发病率高,为害严重

通过对全市番茄地块进行抽样调查看普查情况,个别地块病株率、病田率高,病害严重,损失较大,其中病叶率最高可达92%以上,番茄产量损失最高可达90%,有的甚至绝产。有些地块发生特别严重,用农药的效果很差,以至于菜农只能拔苗换种。

1.2 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生普遍

病害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较快且影响范围较广。2009年该病开始发生,到2011年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蔓延,其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某些大棚绝产,农民损失严重。

1.3 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掌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病毒变异频率高、基因重组非常普遍的特点。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都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有利传播介体,而B型烟粉虱在我国普遍发生,可以为害多种植物,其寄主也相当的广泛,这又为病毒的重组变异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烟粉虱可以将体内的病毒迅速传播,造成该病的大流行,从而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

2 发病原因

2.1 部分农户选用感病品种

现在大多数的番茄品种都是抗TY病毒病(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的,但是有些农民为了节省成本,购买较便宜的不抗病的番茄品种。

2.2 传毒介体传毒能力强

烟粉虱是此病的传播介体,其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几乎没有天敌,防治十分困难。另外烟粉虱具有食性杂、抗药性强、世代交替等特点,加之近年来天气变暖,进一步为烟粉虱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烟粉虱一经带毒将终身带毒。烟粉虱的传毒特性和连年大发生造成了该病在寿光的大发生。

2.3 气候影响

该病在气温低的时候,发病少,传播速度慢,而气温高的时候,发病多,传播速度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全年皆有发生,炎热的夏季是其发病高峰期,尤其是在8~9月,该病可以大规模发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般是在番茄播种后41~44天发病,育苗期发病时间一般25天左右,农户定植后10~15天才开始发病[3]。

2.4 管理不当致使植株生长势弱

生产中幼苗感病后,若农民未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处理,会使病毒很快扩散,导致植株间相互传染,严重时导致绝产。另外,没有单独的育苗基地,育苗与生产在同一个区域,为病毒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育苗过程中没有对育苗基质和苗床土壤消毒,同一片土壤多年连作更会使该病得以扩散。在植株养护管理中没有形成健壮的植株,植株的抗病性弱为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防治措施

3.1 选育抗性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该病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目前各个地区都在致力于选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寿光市新世纪种苗选育的粉丽莎[4,5],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联合选育的中寿11-3、中寿180番茄[6]都是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

3.2 防治烟粉虱

利用防虫网防治烟粉虱,在育苗棚中采用60~80目防虫网。移栽之前喷施杀虫剂,从源头上预防烟粉虱的发生和传播。生长期定时喷洒防治烟粉虱的农药,减少烟粉虱为害,若发现有烟粉虱,立即悬挂黄色粘虫版诱杀。合理安排茬口,错开发病高峰,避开烟粉虱高发期。进一步开发烟粉虱的天敌,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烟粉虱。

3.3 合理育苗,加强植株养护

尽量集中统一育苗,育苗床要与定植田分开,育苗基质要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清理苗期杂草,同时使用防虫网进行隔离,避免苗期植株受到感染。苗期进行合理施肥,减少与茄科蔬菜连作,及时清除病株及残枝落叶。

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已经成为番茄病害研究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工作,只有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的传播、加强苗期管理及植株养护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彻底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雪平,崔晓峰,陶小容.双生病毒——一类值得重视的植物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2003(6):487-492.

[2] 纠敏,汪伦记,李西波,等.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 252-13 253.

[3] 沈玉权,陈正群,李伟,等.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J].长江蔬菜,2010(9):38-39.

[4] 魏家鹏,桑毅振,李晓玲.粉果番茄新品种粉丽莎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4(4):55-56.

[5] 魏家鹏,张西萍,桑毅振,等.粉番茄“粉丽莎”及其温室越冬套种技术[J].蔬菜,2014(1):60-61.

[6] 李培之.寿光市种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种子,2013(6):95-96.

导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在山东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发生,为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山东寿光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即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加强苗期管理与植株养护有效结合,以彻底对抗番茄黄化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严重威胁我国茄科、豆科等作物的病害,其为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1]。该病毒主要通过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嫁接进行传播[2]。该病毒侵染植株之后会使植株叶片变小、黄化、卷曲、边缘亮黄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花朵减少,开花时间推迟,坐果小且少,成熟期果实转色不正常且成熟度不一,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甚至会导致绝产。寿光是蔬菜之乡,该病在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发生,该病可以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任何阶段,尤其是苗期发生最为严重。基于此,我们对该病展开综合调查分析,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生产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个别地块发病率高,为害严重

通过对全市番茄地块进行抽样调查看普查情况,个别地块病株率、病田率高,病害严重,损失较大,其中病叶率最高可达92%以上,番茄产量损失最高可达90%,有的甚至绝产。有些地块发生特别严重,用农药的效果很差,以至于菜农只能拔苗换种。

1.2 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生普遍

病害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较快且影响范围较广。2009年该病开始发生,到2011年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蔓延,其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某些大棚绝产,农民损失严重。

1.3 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掌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病毒变异频率高、基因重组非常普遍的特点。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都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有利传播介体,而B型烟粉虱在我国普遍发生,可以为害多种植物,其寄主也相当的广泛,这又为病毒的重组变异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烟粉虱可以将体内的病毒迅速传播,造成该病的大流行,从而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

2 发病原因

2.1 部分农户选用感病品种

现在大多数的番茄品种都是抗TY病毒病(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的,但是有些农民为了节省成本,购买较便宜的不抗病的番茄品种。

2.2 传毒介体传毒能力强

烟粉虱是此病的传播介体,其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几乎没有天敌,防治十分困难。另外烟粉虱具有食性杂、抗药性强、世代交替等特点,加之近年来天气变暖,进一步为烟粉虱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烟粉虱一经带毒将终身带毒。烟粉虱的传毒特性和连年大发生造成了该病在寿光的大发生。

2.3 气候影响

该病在气温低的时候,发病少,传播速度慢,而气温高的时候,发病多,传播速度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全年皆有发生,炎热的夏季是其发病高峰期,尤其是在8~9月,该病可以大规模发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般是在番茄播种后41~44天发病,育苗期发病时间一般25天左右,农户定植后10~15天才开始发病[3]。

2.4 管理不当致使植株生长势弱

生产中幼苗感病后,若农民未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处理,会使病毒很快扩散,导致植株间相互传染,严重时导致绝产。另外,没有单独的育苗基地,育苗与生产在同一个区域,为病毒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育苗过程中没有对育苗基质和苗床土壤消毒,同一片土壤多年连作更会使该病得以扩散。在植株养护管理中没有形成健壮的植株,植株的抗病性弱为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防治措施

3.1 选育抗性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该病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目前各个地区都在致力于选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寿光市新世纪种苗选育的粉丽莎[4,5],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联合选育的中寿11-3、中寿180番茄[6]都是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

3.2 防治烟粉虱

利用防虫网防治烟粉虱,在育苗棚中采用60~80目防虫网。移栽之前喷施杀虫剂,从源头上预防烟粉虱的发生和传播。生长期定时喷洒防治烟粉虱的农药,减少烟粉虱为害,若发现有烟粉虱,立即悬挂黄色粘虫版诱杀。合理安排茬口,错开发病高峰,避开烟粉虱高发期。进一步开发烟粉虱的天敌,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烟粉虱。

3.3 合理育苗,加强植株养护

尽量集中统一育苗,育苗床要与定植田分开,育苗基质要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清理苗期杂草,同时使用防虫网进行隔离,避免苗期植株受到感染。苗期进行合理施肥,减少与茄科蔬菜连作,及时清除病株及残枝落叶。

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已经成为番茄病害研究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工作,只有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的传播、加强苗期管理及植株养护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彻底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雪平,崔晓峰,陶小容.双生病毒——一类值得重视的植物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2003(6):487-492.

[2] 纠敏,汪伦记,李西波,等.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 252-13 253.

[3] 沈玉权,陈正群,李伟,等.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J].长江蔬菜,2010(9):38-39.

[4] 魏家鹏,桑毅振,李晓玲.粉果番茄新品种粉丽莎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4(4):55-56.

[5] 魏家鹏,张西萍,桑毅振,等.粉番茄“粉丽莎”及其温室越冬套种技术[J].蔬菜,2014(1):60-61.

[6] 李培之.寿光市种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种子,2013(6):95-96.

导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在山东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发生,为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山东寿光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即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加强苗期管理与植株养护有效结合,以彻底对抗番茄黄化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严重威胁我国茄科、豆科等作物的病害,其为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1]。该病毒主要通过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嫁接进行传播[2]。该病毒侵染植株之后会使植株叶片变小、黄化、卷曲、边缘亮黄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花朵减少,开花时间推迟,坐果小且少,成熟期果实转色不正常且成熟度不一,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甚至会导致绝产。寿光是蔬菜之乡,该病在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发生,该病可以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任何阶段,尤其是苗期发生最为严重。基于此,我们对该病展开综合调查分析,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生产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个别地块发病率高,为害严重

通过对全市番茄地块进行抽样调查看普查情况,个别地块病株率、病田率高,病害严重,损失较大,其中病叶率最高可达92%以上,番茄产量损失最高可达90%,有的甚至绝产。有些地块发生特别严重,用农药的效果很差,以至于菜农只能拔苗换种。

1.2 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生普遍

病害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较快且影响范围较广。2009年该病开始发生,到2011年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蔓延,其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某些大棚绝产,农民损失严重。

1.3 一旦发病,病情很难掌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病毒变异频率高、基因重组非常普遍的特点。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都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有利传播介体,而B型烟粉虱在我国普遍发生,可以为害多种植物,其寄主也相当的广泛,这又为病毒的重组变异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烟粉虱可以将体内的病毒迅速传播,造成该病的大流行,从而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

2 发病原因

2.1 部分农户选用感病品种

现在大多数的番茄品种都是抗TY病毒病(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的,但是有些农民为了节省成本,购买较便宜的不抗病的番茄品种。

2.2 传毒介体传毒能力强

烟粉虱是此病的传播介体,其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几乎没有天敌,防治十分困难。另外烟粉虱具有食性杂、抗药性强、世代交替等特点,加之近年来天气变暖,进一步为烟粉虱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烟粉虱一经带毒将终身带毒。烟粉虱的传毒特性和连年大发生造成了该病在寿光的大发生。

2.3 气候影响

该病在气温低的时候,发病少,传播速度慢,而气温高的时候,发病多,传播速度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全年皆有发生,炎热的夏季是其发病高峰期,尤其是在8~9月,该病可以大规模发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般是在番茄播种后41~44天发病,育苗期发病时间一般25天左右,农户定植后10~15天才开始发病[3]。

2.4 管理不当致使植株生长势弱

生产中幼苗感病后,若农民未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处理,会使病毒很快扩散,导致植株间相互传染,严重时导致绝产。另外,没有单独的育苗基地,育苗与生产在同一个区域,为病毒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育苗过程中没有对育苗基质和苗床土壤消毒,同一片土壤多年连作更会使该病得以扩散。在植株养护管理中没有形成健壮的植株,植株的抗病性弱为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防治措施

3.1 选育抗性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该病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目前各个地区都在致力于选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寿光市新世纪种苗选育的粉丽莎[4,5],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联合选育的中寿11-3、中寿180番茄[6]都是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

3.2 防治烟粉虱

利用防虫网防治烟粉虱,在育苗棚中采用60~80目防虫网。移栽之前喷施杀虫剂,从源头上预防烟粉虱的发生和传播。生长期定时喷洒防治烟粉虱的农药,减少烟粉虱为害,若发现有烟粉虱,立即悬挂黄色粘虫版诱杀。合理安排茬口,错开发病高峰,避开烟粉虱高发期。进一步开发烟粉虱的天敌,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烟粉虱。

3.3 合理育苗,加强植株养护

尽量集中统一育苗,育苗床要与定植田分开,育苗基质要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清理苗期杂草,同时使用防虫网进行隔离,避免苗期植株受到感染。苗期进行合理施肥,减少与茄科蔬菜连作,及时清除病株及残枝落叶。

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已经成为番茄病害研究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工作,只有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的传播、加强苗期管理及植株养护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彻底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雪平,崔晓峰,陶小容.双生病毒——一类值得重视的植物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2003(6):487-492.

[2] 纠敏,汪伦记,李西波,等.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 252-13 253.

[3] 沈玉权,陈正群,李伟,等.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J].长江蔬菜,2010(9):38-39.

[4] 魏家鹏,桑毅振,李晓玲.粉果番茄新品种粉丽莎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4(4):55-56.

[5] 魏家鹏,张西萍,桑毅振,等.粉番茄“粉丽莎”及其温室越冬套种技术[J].蔬菜,2014(1):60-61.

[6] 李培之.寿光市种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种子,2013(6):95-96.

猜你喜欢

曲叶虱的烟粉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侵染番茄的曲叶病毒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8种药剂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大棚青椒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吐鲁番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