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2014-09-26方强
方强
摘 要:本文针对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探讨对其常见典型结构——圆柱、内孔、逆圆弧、外螺纹、内螺纹、外槽、内槽等的加工工艺分析。
关键词:典型轴类零件 加工 工艺分析
一、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过程包含选择毛坯、分析技术要求、选择定位基准、热处理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及选择刀具和给定合适的切削用量等。
轴类零件毛坯多采用锻件,曲轴类轴件采用球墨铸铁铸件。轴类零件一般轴向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对于支承部位,轴颈的径向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却比较高:径向尺寸精度等级一般为IT6-IT8,而形位精度主要要求圆度和圆柱度。配合部位的形位公差要求为同轴度和圆跳动,主要保证配合轴颈与支承轴颈的同轴度。在定位基准选择时,由于轴上常见结构如外圆表面、内孔、螺纹等结构表面的同轴度需要满足要求,因此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所以一般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都为轴的中心线。
在热处理工序中,零件一般在粗车前采用正火或退火处理,这样可以起到改善零件金相组织和切削性能、消除残余内应力的作用,防止零件变形开裂。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一般还要安排调质处理,以提高零件的综合性能。对于互相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为提高接触表面的耐磨性,需要在精加工前后进行表面淬火或进行化学热处理。
轴类零件的加工顺序要按由粗到精、由远到近(由左到右)的原则确定。切削用量的控制一般包含进给量、背吃刀量及主轴转速等因素。在粗车时采用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大,以减少进给次数;在精车时采用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小,以提高加工精度。
二、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下图为一个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包含常见典型结构,如圆柱、内孔、逆圆弧、外螺纹、内螺纹、外槽、内槽等,其加工工艺分析如下。
图
毛坯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尺寸大小为直径φ65mm、长125mm,无热处理硬度要求。
加工顺序按由粗到精、由远到近的原则确定。即首先从左到右进行外轮廓粗车(留0.5mm余量)及精车,然后钻孔、镗内退刀槽、镗内螺纹。接着换头装夹加工右端,然后粗、精车外轮廓,以及切退刀槽,最后再进行螺纹粗加工及精加工。
具体步骤为:先夹持毛坯右端,车右端轮廓95mm处,车φ40mm外圆、R6的圆弧、φ60mm外圆和R45的圆弧;接着先打中心孔,再用φ8mm钻头钻孔,深度为25mm,然后换φ20mm的钻头扩孔,接着用镗刀镗φ22.5mm的孔,再换内槽刀镗φ28mm的槽;然后再用内螺纹刀车M24×1.5的螺纹;最后调头加工φ32mm外圆、R4和R6的圆弧、φ60mm外圆,再切退刀槽;最后再车M32×0.75的螺纹。
表1 刀具的选择:左端加工用刀
序号 刀号 刀具规格名称 加工内容 备注
1 T01 硬质合金端面45?车刀 粗、精车端面
2 T02 硬质合金90?车刀 粗、精车φ40mm外圆 左偏刀
3 T03 硬质合金镗刀 粗、精镗φ22.5mm孔
4 T04 硬质合金内螺纹刀 车M24×1.5的螺纹
5 T05 硬质合金内槽刀 切φ28mm槽
6 尾座 硬质合金φ18mm钻头 钻孔
右端加工用刀
序号 刀号 刀具规格名称 加工内容 备注
1 T01 硬质合金端面45?车刀 粗、精车端面
2 T02 车刀 粗、精车φ32mm外圆 左偏刀
3 T03 硬质合金车槽刀 切退刀槽
4 T04 60?度硬质合金外螺纹车刀 车M32×0.75螺纹
掌握切削用量要根据“粗车较大,精车较小”的原则,如表2给定参考量。
表2
主轴转速
S,(r/min) 进 给 量
F,(mm/min) 背 吃 刀 量
ap,(mm)
粗车外圆 800 100 1.5
精车外圆 1000 100 0.2
钻孔 300 100 0
粗镗孔 800 100 1.5
精镗孔 1000 100 0.2
内退刀槽 300 25 0
粗车内螺纹 100 75 0.4
精车内螺纹 200 75 0.1
外退刀槽 300 25 0
粗车外螺纹 100 75 0.4
精车外螺纹 200 75 0.1
最后,在工艺分析基础上编写加工工艺卡,再上机切削加工。
(作者单位:安徽省行知学校)endprint
摘 要:本文针对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探讨对其常见典型结构——圆柱、内孔、逆圆弧、外螺纹、内螺纹、外槽、内槽等的加工工艺分析。
关键词:典型轴类零件 加工 工艺分析
一、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过程包含选择毛坯、分析技术要求、选择定位基准、热处理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及选择刀具和给定合适的切削用量等。
轴类零件毛坯多采用锻件,曲轴类轴件采用球墨铸铁铸件。轴类零件一般轴向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对于支承部位,轴颈的径向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却比较高:径向尺寸精度等级一般为IT6-IT8,而形位精度主要要求圆度和圆柱度。配合部位的形位公差要求为同轴度和圆跳动,主要保证配合轴颈与支承轴颈的同轴度。在定位基准选择时,由于轴上常见结构如外圆表面、内孔、螺纹等结构表面的同轴度需要满足要求,因此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所以一般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都为轴的中心线。
在热处理工序中,零件一般在粗车前采用正火或退火处理,这样可以起到改善零件金相组织和切削性能、消除残余内应力的作用,防止零件变形开裂。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一般还要安排调质处理,以提高零件的综合性能。对于互相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为提高接触表面的耐磨性,需要在精加工前后进行表面淬火或进行化学热处理。
轴类零件的加工顺序要按由粗到精、由远到近(由左到右)的原则确定。切削用量的控制一般包含进给量、背吃刀量及主轴转速等因素。在粗车时采用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大,以减少进给次数;在精车时采用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小,以提高加工精度。
二、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下图为一个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包含常见典型结构,如圆柱、内孔、逆圆弧、外螺纹、内螺纹、外槽、内槽等,其加工工艺分析如下。
图
毛坯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尺寸大小为直径φ65mm、长125mm,无热处理硬度要求。
加工顺序按由粗到精、由远到近的原则确定。即首先从左到右进行外轮廓粗车(留0.5mm余量)及精车,然后钻孔、镗内退刀槽、镗内螺纹。接着换头装夹加工右端,然后粗、精车外轮廓,以及切退刀槽,最后再进行螺纹粗加工及精加工。
具体步骤为:先夹持毛坯右端,车右端轮廓95mm处,车φ40mm外圆、R6的圆弧、φ60mm外圆和R45的圆弧;接着先打中心孔,再用φ8mm钻头钻孔,深度为25mm,然后换φ20mm的钻头扩孔,接着用镗刀镗φ22.5mm的孔,再换内槽刀镗φ28mm的槽;然后再用内螺纹刀车M24×1.5的螺纹;最后调头加工φ32mm外圆、R4和R6的圆弧、φ60mm外圆,再切退刀槽;最后再车M32×0.75的螺纹。
表1 刀具的选择:左端加工用刀
序号 刀号 刀具规格名称 加工内容 备注
1 T01 硬质合金端面45?车刀 粗、精车端面
2 T02 硬质合金90?车刀 粗、精车φ40mm外圆 左偏刀
3 T03 硬质合金镗刀 粗、精镗φ22.5mm孔
4 T04 硬质合金内螺纹刀 车M24×1.5的螺纹
5 T05 硬质合金内槽刀 切φ28mm槽
6 尾座 硬质合金φ18mm钻头 钻孔
右端加工用刀
序号 刀号 刀具规格名称 加工内容 备注
1 T01 硬质合金端面45?车刀 粗、精车端面
2 T02 车刀 粗、精车φ32mm外圆 左偏刀
3 T03 硬质合金车槽刀 切退刀槽
4 T04 60?度硬质合金外螺纹车刀 车M32×0.75螺纹
掌握切削用量要根据“粗车较大,精车较小”的原则,如表2给定参考量。
表2
主轴转速
S,(r/min) 进 给 量
F,(mm/min) 背 吃 刀 量
ap,(mm)
粗车外圆 800 100 1.5
精车外圆 1000 100 0.2
钻孔 300 100 0
粗镗孔 800 100 1.5
精镗孔 1000 100 0.2
内退刀槽 300 25 0
粗车内螺纹 100 75 0.4
精车内螺纹 200 75 0.1
外退刀槽 300 25 0
粗车外螺纹 100 75 0.4
精车外螺纹 200 75 0.1
最后,在工艺分析基础上编写加工工艺卡,再上机切削加工。
(作者单位:安徽省行知学校)endprint
摘 要:本文针对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探讨对其常见典型结构——圆柱、内孔、逆圆弧、外螺纹、内螺纹、外槽、内槽等的加工工艺分析。
关键词:典型轴类零件 加工 工艺分析
一、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过程包含选择毛坯、分析技术要求、选择定位基准、热处理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及选择刀具和给定合适的切削用量等。
轴类零件毛坯多采用锻件,曲轴类轴件采用球墨铸铁铸件。轴类零件一般轴向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对于支承部位,轴颈的径向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却比较高:径向尺寸精度等级一般为IT6-IT8,而形位精度主要要求圆度和圆柱度。配合部位的形位公差要求为同轴度和圆跳动,主要保证配合轴颈与支承轴颈的同轴度。在定位基准选择时,由于轴上常见结构如外圆表面、内孔、螺纹等结构表面的同轴度需要满足要求,因此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所以一般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都为轴的中心线。
在热处理工序中,零件一般在粗车前采用正火或退火处理,这样可以起到改善零件金相组织和切削性能、消除残余内应力的作用,防止零件变形开裂。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一般还要安排调质处理,以提高零件的综合性能。对于互相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为提高接触表面的耐磨性,需要在精加工前后进行表面淬火或进行化学热处理。
轴类零件的加工顺序要按由粗到精、由远到近(由左到右)的原则确定。切削用量的控制一般包含进给量、背吃刀量及主轴转速等因素。在粗车时采用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大,以减少进给次数;在精车时采用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小,以提高加工精度。
二、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下图为一个典型结构的轴类零件,包含常见典型结构,如圆柱、内孔、逆圆弧、外螺纹、内螺纹、外槽、内槽等,其加工工艺分析如下。
图
毛坯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尺寸大小为直径φ65mm、长125mm,无热处理硬度要求。
加工顺序按由粗到精、由远到近的原则确定。即首先从左到右进行外轮廓粗车(留0.5mm余量)及精车,然后钻孔、镗内退刀槽、镗内螺纹。接着换头装夹加工右端,然后粗、精车外轮廓,以及切退刀槽,最后再进行螺纹粗加工及精加工。
具体步骤为:先夹持毛坯右端,车右端轮廓95mm处,车φ40mm外圆、R6的圆弧、φ60mm外圆和R45的圆弧;接着先打中心孔,再用φ8mm钻头钻孔,深度为25mm,然后换φ20mm的钻头扩孔,接着用镗刀镗φ22.5mm的孔,再换内槽刀镗φ28mm的槽;然后再用内螺纹刀车M24×1.5的螺纹;最后调头加工φ32mm外圆、R4和R6的圆弧、φ60mm外圆,再切退刀槽;最后再车M32×0.75的螺纹。
表1 刀具的选择:左端加工用刀
序号 刀号 刀具规格名称 加工内容 备注
1 T01 硬质合金端面45?车刀 粗、精车端面
2 T02 硬质合金90?车刀 粗、精车φ40mm外圆 左偏刀
3 T03 硬质合金镗刀 粗、精镗φ22.5mm孔
4 T04 硬质合金内螺纹刀 车M24×1.5的螺纹
5 T05 硬质合金内槽刀 切φ28mm槽
6 尾座 硬质合金φ18mm钻头 钻孔
右端加工用刀
序号 刀号 刀具规格名称 加工内容 备注
1 T01 硬质合金端面45?车刀 粗、精车端面
2 T02 车刀 粗、精车φ32mm外圆 左偏刀
3 T03 硬质合金车槽刀 切退刀槽
4 T04 60?度硬质合金外螺纹车刀 车M32×0.75螺纹
掌握切削用量要根据“粗车较大,精车较小”的原则,如表2给定参考量。
表2
主轴转速
S,(r/min) 进 给 量
F,(mm/min) 背 吃 刀 量
ap,(mm)
粗车外圆 800 100 1.5
精车外圆 1000 100 0.2
钻孔 300 100 0
粗镗孔 800 100 1.5
精镗孔 1000 100 0.2
内退刀槽 300 25 0
粗车内螺纹 100 75 0.4
精车内螺纹 200 75 0.1
外退刀槽 300 25 0
粗车外螺纹 100 75 0.4
精车外螺纹 200 75 0.1
最后,在工艺分析基础上编写加工工艺卡,再上机切削加工。
(作者单位:安徽省行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