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之体育精神培养
2014-09-26梁峰
梁峰
摘 要:通过对体育精神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体育精神培养的内容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和敢于竞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培养遵纪守法观念和意识。建议体育精神的培养要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体育精神
一、体育精神内涵综述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查阅,从1994年至今有关“体育精神”论述的论文或文章共有327篇,其中有关体育精神概念的描述和其内涵的分析的论文12篇(含博士论文一篇)。
在论文中有关体育精神的概念和内涵界定大都沿用“文化意识”“社会意识”“人类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体育意识、体育思维、体育价值观”和“ 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等相同术语、不同句式来阐述,可谓“换枪不换药”;还有些论文把体育精神当做熟知概念就其培养的重要性、模式、价值、作用等做了论述;唯有不同的是黄莉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华体育精神研究》中对体育精神的概念、内涵、价值趋向和价值标准等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指出体育精神的核心是超越。
笔者通过对体育精神内涵的分析,认为体育精神是人在体育运动中的思想表现,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等最积极的意识的总和,它以体育为基础,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
二、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培养的内容分析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一直把体育精神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总体任务之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开始重视人文体育素养的培养。体育精神作为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自然是人文素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某些心理欲望和精神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特殊的精神追求,起到陶冶人、美育人、塑造人的作用。
透过体育看体育,透过体育运动看体育精神。体育发展的过程就是体育精神培养的过程。体育精神离不开体育运动,更离不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体育精神在体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度应有新的不同的体现形式。
纵观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从体育强国强种到奥运战略再到全民健身这一过程,结合北京奥运会等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最近几年正从西方举办转到东方举办(主要在中国举办)和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汇碰撞相融这一现实,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以体育精神培养为主题的体育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三件事能特别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国民的爱国精神和爱国情怀:一是出现战争,二是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三是举办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节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都应该属于举办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节事。
这三届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开幕式入场仪式中,每当庞大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后一个入场时,全场观众都会起立,群情激动,就连观看现场直播的电视观众也难以掩饰自豪和骄傲的情怀;还有赛场上的颁奖仪式,每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威武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时,不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电视机旁的朋友,无不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同样当看到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由于失误与奖牌无缘时,观众甚至比运动员更加伤心和无奈。所有这些镜头和场面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利益在我心中。
培养一技之长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体育教学应该把这一体育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到技能报国、技能兴邦上来。
2.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其科学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
前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员刘爱玲为了比赛,母亲在临终前没能见到她一面。在亲情面前,刘爱玲想到的是集体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3月重登珠峰,最后有9人登上峰顶,让国际登山界瞠目结舌。运动员在这场登山活动中为什么能够成功?重要的是队员们登临世界屋脊的过程中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是民族和国家利益驱使他们战胜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把国旗插上了世界之巅。
目前,高职院校的独生子女占相当的比例,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是他们的缺点之一,体育教学应该更多地增设体育拓展课,开展“人椅”“齐心协力”“合力过桥”等类似游戏的拓展课,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队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Vocational Key Skills)之一。同样,团队合作更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团队合作精神在球类团体项目中体现尤为突出。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打入前八名,在广州亚运会夺得冠军,2012年9月26日以一分险胜约旦夺得亚锦赛冠军,直接进入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前几年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除了引进了世界级球星外,更重要的是很好地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还有我们的团体项目龙舟如果没有队员的齐心协力和团结合作,是很难获得名次的。
长期在体育战线工作的同志有一个共识:从事集体项目的运动员的团结合作能力明显高于从事个人项目的运动员。有关调查显示:独生子女的团体协作能力明显不如非独生子女。目前,在独生子女占有一定比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除应通过“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外,在条件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开展橄榄球、手球、曲棍球、垒球等集体项目的教学。另外,学校应该购买相关体育拓展器材,建设室外体育拓展项目基地或场地,通过开展罐头鞋、有轨电车、求生、合力过桥、电网等拓展项目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顽强拼搏和敢于竞争精神endprint
20世纪50年代, 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无疑是让中国人骄傲的第一位世界冠军,他的豪言壮语“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形成了“乒乓精神”,曾激励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代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顽强拼搏, 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1986年连续5年分别获得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8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洛杉矶奥运会、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8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号称“五连冠”。
从此“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鼓舞着年轻人奋发图强、建功立业。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华体育健儿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豪气,面对强手敢于竞争,表现出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让全社会为之振奋、为之感动。女子网球运动员郑洁、晏紫在四分之一比赛的决胜局以0∶3、2∶5落后,但她们坚定信心,绝不放弃,最后历时3个多小时以10∶8顽强逆转了强劲对手,留下一场艰苦卓绝、体现中国体育健儿精神和意志的经典战例;举重运动员陆永在关键时刻处变不惊,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沉着冷静,从容大度,以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心夺取了一枚宝贵的大级别举重项目的金牌;射击运动员陈颖、柔道运动员佟文、跳水运动员陈若琳在比赛处于劣势时没有放弃对胜利的渴望,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扎实的技术后来居上,获得金牌,表现出不屈不挠、愈挫愈强的过硬作风和坚强意志。中国男子篮球队不畏强手,在与美国、西班牙、德国等世界强队的比赛中表现出强烈的顽强拼搏和敢于竞争的精神。
在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让学生参加一些体育竞技项目的比赛,无疑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的好方式。另外,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增设理论课,讲授中国体育史和体育文化、播放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等专题片、利用体育明星和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
4.无私奉献精神
中国体育健儿自参加奥运会以来共获得201枚奥运金牌,金牌造就了体育明星,但体育明星背后却凝聚着无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为了荣誉和体育事业,运动员们放弃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有的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有的因项目需要,体重增加,体型变化,让她们牺牲了外在美;有的为了能在训练场、赛场上奋力拼搏一再推迟婚姻;有的带着伤病,只要能忍就不离开比赛和训练场地。有的教练为了不打乱训练周期, 他们经常放弃节假日,甚至长期离妻别子。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荣誉,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无怨无悔。
当今经济社会,由于受金钱关系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在改变,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无私奉献精神受到漠视。面对这一现实,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和掌握职业技能强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把无私奉献精神贯穿于体育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5.遵纪守法观念和意识
体育是一种游戏,任何游戏活动都有它既定的游戏规则。从大的方面说,中国最近几年举办的三届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在取得主办权时必须与相关国际体育组织签订《主办城市合同》,同时还要遵守相关章程和规则,如北京奥运会所要遵守的是《奥林匹克宪章》,广州亚运会所要遵守的是《亚奥理事会章程和规则》,深圳大运会所要遵守的是《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规程》;从小的方面说,每一个体育项目不论是奥运项目还是非奥运项目,都有相关单项体育组织制定的竞赛规程。
在每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运动员誓词是:“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这些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运动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类运动的规则,致力于一种没有兴奋剂和毒品的运动”;裁判员的誓词是:“我以全体裁判员和官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正的态度执行我们在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运动会各类运动的规则”。我们从誓词里不难看出“遵守运动规则”是他们必须要做到的。另外,运动员要远离兴奋剂,这是每一位职业运动员的红线。
在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体育项目技术、技能时,要强调了解运动项目最新竞赛规则对从事该项运动的重要性。通过遵守体育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遵纪守法习惯和意识。
三、建议
1.体育精神的培养要和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其重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身体锻炼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等。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体育运动的功能是增强人的体质和体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体育精神的培养应和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在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它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将来毕业后在不同的职场取得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精神和职业核心能力在某些方面具有同工异曲之妙。
3.体育精神的培养应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体育精神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的落脚点都是人,更具体地讲就是学生。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实践的最高产物,职业技能、特别是高技能是在实训和实践过程掌握的,二者都有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反复操练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精神的培养更有助于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国华,程其练,刘媛媛.中华体育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北京奥运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2]许湘岳,徐金寿.团队合作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赵元吉,吴兆红,王凌云.现代学校体育: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健康教育的弘扬并行不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体育与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