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作品赏析中激发学生的创作原动力
2014-09-26唐琼芳
唐琼芳
摘 要:本文作者通过欣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绘画作品,触发了对创作原动力的理解,真实地体会到创作的三大原动力:对生命的感知,生活的热爱;情绪的感悟和宣泄;梦想、梦境的呈现和记忆。感知、感悟、记忆、认知的过程是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也是当代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提升的内容。作为中职教育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艺术专业素养,提高情商,增强表现意识,同时更要尊重保护学生的自我认知、思考、决策能力,让艺术作品更具有生命力,让艺术教育有更好的未来。
关键词:绘画作品 生命 生活 情绪 梦 创作 原动力
一、创作原动力一:感知生命,热爱生活
1.欣赏作品《凋谢》
图1 作品一《凋谢》
《凋谢》这一幅作品描述了作者对家里盆栽植物凋谢时的伤感心情(图1)。画面中拟人化的植物,俏皮可爱的人,生动有趣的人、物融合表达了她对这个逝去的生命无比的热爱和依恋。
体验生命,超越现实,是高层次的审美,其内心情感的打动远远超出视觉传达美的范畴。对生活有深刻体会并真实呈现自己情感的人,才能创作出打动人的作品。作者是一位特别热爱生活,特别有爱心的女孩,她把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当成朋友,去观察它,去爱护它,去用心地感知它的一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自然而然地成了她创作的源头,触发了创作的灵感并成为创作中的原生形态。作品在描述情节的同时,通过意念的精确提取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让单纯的绘画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让笔者感同身受,无意间对生命多了几分思考,继而触动对生命更加珍视的情感。这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现,本来就是艺术创作的基石,这样的画作对于绘画初学者就是很好的创作。所以感知生命,热爱生活是创作的原动力之一。
2.生命、生活与创作
泰戈尔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对于艺术,只有付出了对生命般的热爱,才能获得有生命价值的艺术创作。那些有刻骨铭心的身世痛感的大师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感知有更完美的诠释,那些经历和感受在他们艺术领域探索过程中带来的是积极的能量。贝多芬,一生坎坷,右耳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反而还让他更加顽强地与命运不屈地抗争,笑对人生,留下了《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大量不朽的作品,高歌生命的雄浑悲壮并永传于世。凡·高从小饱受创伤,生活中充满了悲苦孤寂,可他用画笔诉说的是火一般的热情。他的绘画是其生命的燃烧,是其胸中爱的释放。他用《向日葵》巨大的正能量一直照耀着我们,让他孤寂的生命也一直散发出绚烂的光芒。他是一个追求真理、渴望生活的痛苦灵魂,也应该是对生命执著热爱和对悲苦孤寂体念的最高代表。
当然,我们并不是崇尚一定经历磨难才能感知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意趣,但我们也要正确接纳生老病死,欣赏它在每个阶段所绽放的美丽。淡定从容地接受生命的考验和洗礼,才是生命极致之美,把生命极致的体验融合在作品的生命里就是伟大的创举。
3.激励学生热爱生命,用心生活,让创作更有生命力
“生活就是人生命的活动。”生命指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实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各个方面,是一条由生存、实践、超越诸环节组合而成的生命活动之链。由此类推,在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生命。一条小鱼,一棵豆芽,一个布娃娃、一个卡通人物都有他们的生命历程。比如:当你买回一条小鱼时,你发现大自然赋予它漂亮的色彩,奇特又美丽的图案让你惊叹。每天你给它换水、喂它食料,感受到和它一样的自由快乐。有一天,你发现它长大了,成长的欣喜不期而遇。当你路过鱼缸时,它似乎闻到了你的味道,那是一种幸福的默契。又有一天,你发现它满身的斑点、细菌缠身,这会使你焦虑、担忧,虽想尽办法但它却不治身亡,此时你会伤心落泪,甚至不忍心填埋它腐烂的身体,并无比的留恋不舍。在生活中那些生命真实的过程,每一个瞬间都足以打动我们,每一次的打动都是对生命的领略,都能让我们有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人人都在生活,不见得人人都在从事创作。生活固然是艺术的本原,但它不会自动转型为艺术。我们艺术类专业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生活与艺术转换的兴趣和能力。由生活到艺术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这就是作者的心灵感受。只有切身感受到的生活事物,才能有效地成为创作的原材料,同时只有感受到的生命激情,才能促成创作的动力。我们要激发灵感触动创作,提高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就要大力提倡学生去感知生命,深入体验生活。作为老师要懂得尊重、欣赏和保护他们的感受和创作。
二、创作原动力之二:情绪的宣泄与领悟
1.欣赏作品《捕捉快乐》《烦恼》
作品二《捕捉快乐》描述了作者自己生活中的小乐趣。作者发现一只小昆虫,欢天喜地的追逐,并用照相机近距离把它记录下来,觉得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图2)。发现快乐、表现快乐、传递快乐,这都是让自己收获快乐的过程。
图2 作品二《捕捉快乐》
图3 作品三《烦恼》
作品三《烦恼》用繁琐的线条来代表对生活中种种的烦恼琐事,特别是面部和头发的刻画表现特别有趣(图3)。画面乱而有序的处理,说明她很善于利用情绪、控制情绪和处理情绪。她把探索和烦恼都变成了生活中的乐趣,这是很高境界的情绪管理方式。画面中的人物都只是一只眼睛,用作者的话来说,“生活一只眼睛用来发现,另一只眼睛用来记录和思考。”日常创作看似一种没有任何理由的冲动,但实际上这种情绪冲动就是强大的创作动力。
2.情绪的宣泄与创作
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足以震撼人的心灵,不愧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心灵的现实主义”大师。其代表作《呐喊》举世闻名,作品中的人物是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丧魂失魄的幽灵,加上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把当时内心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在主观经验中,我们更崇尚积极快乐的情绪,但也不难发现音乐、绘画等多种优秀艺术作品中也受消极悲哀的情绪感染。任何喜怒哀乐的情绪都可以是美的,只要我们真正地接纳这些情绪,去体会、去转化,它自然而然就会变成积极的正能量,因此它是艺术创作的生命。endprint
3.激发情绪宣泄,提高情绪管理,契合艺术创作
情绪的宣泄是创作的动力,也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喜怒哀乐本无常,这是人的本性、情绪的本身。在现代青少年中,有相当部分人不能很好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过分胆小或者张扬、抑郁,甚至有犯罪的心理。除了需要家长老师的观念引导以外,还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运动等常见的情绪体验方式来疏导排解。情绪和绘画是互动的,绘画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在无意识的绘画中,情绪表露常常都是直观的,比如:情绪平和时线条比较平稳、流畅;情绪狂躁时线条就会比较粗犷,不够细腻。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倡导运用绘画的方式去抒发自己的情绪,把生活中不想说的、最难忘的、最开心的各种情绪描绘出来,在自我排解、自我管理的同时,促进对绘画艺术的创作动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压制他们的情绪,要用接纳和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创作的正能量,这才是艺术教学最有效的方式。
三、创作原动力之三:梦境的呈现,梦想的起航
1.欣赏作品《另一个空间》《一只兔子的梦》
图4 作品四《另一个空间》
图5 作品五《一只兔子的梦》
作品四《另一个空间》,表现的是作者梦见自己像外星人一样开着汽艇,撑着向日葵伞,在自己的国度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图4)。作品五《一只兔子的梦》,画面表现的是作者梦里的那只抽象可爱的小兔子。在梦里,她和兔子一起生活,每天和它一起上学放学,和它做任何开心的事情(图5)。这两幅画都来自于作者真实的梦境,画面新奇、生动而富有乐趣。我们无从考究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真实又虚无,或鲜活又遥远。它是艺术创作的最好的灵感来源,也是艺术本质的体现,是创作的原动力。
2.梦与创作
梦是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之源。对于常常做梦的人,我们不明白它的缘由,也从未去探索,但是我们已经从大量的奇闻逸事中感受到它对创作产生的巨大动力。诗人李白从梦中吟得佳句,记梦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堪称绝世名作。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由梦中“一个穿着浴衣的美女形象,好像在用她那忧郁的目光恳求似的凝望着我”的形象获得灵感,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被称赞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如此奇妙的事情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促人探索。
巴甫洛夫对梦的解释是:生理因素和意识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人在睡眠时,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无意识活动既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又不受逻辑思维和各种成见的束缚,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所以梦里的事物总是活跃而丰富。人通常在白天专注思考某一事物时,夜里的梦境就有可能会出现,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我们大脑在无意识情况下已经固化了一定的元素,在梦境的触动下加以联想,并推广扩大,把问题深远透彻,自然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3.用梦激发学生的创作
梦不等同于梦想,但它们存在辩证的关系。梦是人的生理决定,是客观的,是脑海中短暂存在的记忆。而梦想是一个人主观的意识决定的,是长期追逐并奋斗的目标。人们常说有梦的人不一定有梦想,但有梦想的人一定有梦,我们都希望成为有梦的人。在网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航天员杨利伟小时候和妈妈的对话。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月亮上去。”他妈妈对他说:“你一定能到月球上去,但是别忘了一定要回到地球上来,因为妈妈在等你的归来。”故事的真实有待考证,但是对我们教育的启发却毫无疑义。对于未知的世界,我们要接纳任何可变的因素;对于创作,我们要开启对未知因素的探索。培养学生爱“做梦”,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们的梦想,哪怕遥远、哪怕不切实际。
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因为任何创作都离不开对事物的关注、生活的积淀和艰苦的思索过程。梦境虽然是一种非自觉思维,常常同灵感联系在一起,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不深入生活,不关注问题,过分夸大无意识梦境的能量就如同白日梦,会毫无所获。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利用梦境启发创作,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期专注并具有探索的精神。有梦才会有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勇敢执著地走下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个道理为师者人人懂,但要让学生有梦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小结
著名意大利插画家彼德·雷诺慈的代表作品《点》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节美术课下来,她的学生瓦士缇一动不动,画纸一片空白。经过鼓励瓦士缇仍不肯作画,她就对他说:“那就随便画一笔,看能画出什么。” 瓦士缇为了证明自己不会画画,就在他空白的画纸上戳了一个极其普通又充满愤怒的点。老师把这个点精心地装裱起来,挂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这让瓦士缇惊喜不已,并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直到激励他对创作领域的不断探索并取得成就。这个点的力量就是欣赏、鼓励、尊重。
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事物感知、感悟、记忆、认知的体验过程,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引导他们情绪的转换;尊重他们的梦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对艺术的热爱。笔者通过对区区几张学生日常绘画作品的赏析来阐述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对我们教学的启发,它就是一个“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梵高经典画册(上册)[OL].E书时空,http://220.182.20.143:8021/CD8/.
[2]爱德华·蒙克[挪].蒙克私人笔记,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3]雷诺兹[加]编绘,邢培健译.点[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3.激发情绪宣泄,提高情绪管理,契合艺术创作
情绪的宣泄是创作的动力,也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喜怒哀乐本无常,这是人的本性、情绪的本身。在现代青少年中,有相当部分人不能很好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过分胆小或者张扬、抑郁,甚至有犯罪的心理。除了需要家长老师的观念引导以外,还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运动等常见的情绪体验方式来疏导排解。情绪和绘画是互动的,绘画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在无意识的绘画中,情绪表露常常都是直观的,比如:情绪平和时线条比较平稳、流畅;情绪狂躁时线条就会比较粗犷,不够细腻。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倡导运用绘画的方式去抒发自己的情绪,把生活中不想说的、最难忘的、最开心的各种情绪描绘出来,在自我排解、自我管理的同时,促进对绘画艺术的创作动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压制他们的情绪,要用接纳和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创作的正能量,这才是艺术教学最有效的方式。
三、创作原动力之三:梦境的呈现,梦想的起航
1.欣赏作品《另一个空间》《一只兔子的梦》
图4 作品四《另一个空间》
图5 作品五《一只兔子的梦》
作品四《另一个空间》,表现的是作者梦见自己像外星人一样开着汽艇,撑着向日葵伞,在自己的国度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图4)。作品五《一只兔子的梦》,画面表现的是作者梦里的那只抽象可爱的小兔子。在梦里,她和兔子一起生活,每天和它一起上学放学,和它做任何开心的事情(图5)。这两幅画都来自于作者真实的梦境,画面新奇、生动而富有乐趣。我们无从考究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真实又虚无,或鲜活又遥远。它是艺术创作的最好的灵感来源,也是艺术本质的体现,是创作的原动力。
2.梦与创作
梦是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之源。对于常常做梦的人,我们不明白它的缘由,也从未去探索,但是我们已经从大量的奇闻逸事中感受到它对创作产生的巨大动力。诗人李白从梦中吟得佳句,记梦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堪称绝世名作。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由梦中“一个穿着浴衣的美女形象,好像在用她那忧郁的目光恳求似的凝望着我”的形象获得灵感,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被称赞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如此奇妙的事情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促人探索。
巴甫洛夫对梦的解释是:生理因素和意识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人在睡眠时,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无意识活动既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又不受逻辑思维和各种成见的束缚,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所以梦里的事物总是活跃而丰富。人通常在白天专注思考某一事物时,夜里的梦境就有可能会出现,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我们大脑在无意识情况下已经固化了一定的元素,在梦境的触动下加以联想,并推广扩大,把问题深远透彻,自然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3.用梦激发学生的创作
梦不等同于梦想,但它们存在辩证的关系。梦是人的生理决定,是客观的,是脑海中短暂存在的记忆。而梦想是一个人主观的意识决定的,是长期追逐并奋斗的目标。人们常说有梦的人不一定有梦想,但有梦想的人一定有梦,我们都希望成为有梦的人。在网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航天员杨利伟小时候和妈妈的对话。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月亮上去。”他妈妈对他说:“你一定能到月球上去,但是别忘了一定要回到地球上来,因为妈妈在等你的归来。”故事的真实有待考证,但是对我们教育的启发却毫无疑义。对于未知的世界,我们要接纳任何可变的因素;对于创作,我们要开启对未知因素的探索。培养学生爱“做梦”,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们的梦想,哪怕遥远、哪怕不切实际。
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因为任何创作都离不开对事物的关注、生活的积淀和艰苦的思索过程。梦境虽然是一种非自觉思维,常常同灵感联系在一起,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不深入生活,不关注问题,过分夸大无意识梦境的能量就如同白日梦,会毫无所获。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利用梦境启发创作,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期专注并具有探索的精神。有梦才会有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勇敢执著地走下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个道理为师者人人懂,但要让学生有梦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小结
著名意大利插画家彼德·雷诺慈的代表作品《点》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节美术课下来,她的学生瓦士缇一动不动,画纸一片空白。经过鼓励瓦士缇仍不肯作画,她就对他说:“那就随便画一笔,看能画出什么。” 瓦士缇为了证明自己不会画画,就在他空白的画纸上戳了一个极其普通又充满愤怒的点。老师把这个点精心地装裱起来,挂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这让瓦士缇惊喜不已,并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直到激励他对创作领域的不断探索并取得成就。这个点的力量就是欣赏、鼓励、尊重。
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事物感知、感悟、记忆、认知的体验过程,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引导他们情绪的转换;尊重他们的梦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对艺术的热爱。笔者通过对区区几张学生日常绘画作品的赏析来阐述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对我们教学的启发,它就是一个“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梵高经典画册(上册)[OL].E书时空,http://220.182.20.143:8021/CD8/.
[2]爱德华·蒙克[挪].蒙克私人笔记,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3]雷诺兹[加]编绘,邢培健译.点[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3.激发情绪宣泄,提高情绪管理,契合艺术创作
情绪的宣泄是创作的动力,也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喜怒哀乐本无常,这是人的本性、情绪的本身。在现代青少年中,有相当部分人不能很好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过分胆小或者张扬、抑郁,甚至有犯罪的心理。除了需要家长老师的观念引导以外,还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运动等常见的情绪体验方式来疏导排解。情绪和绘画是互动的,绘画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在无意识的绘画中,情绪表露常常都是直观的,比如:情绪平和时线条比较平稳、流畅;情绪狂躁时线条就会比较粗犷,不够细腻。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倡导运用绘画的方式去抒发自己的情绪,把生活中不想说的、最难忘的、最开心的各种情绪描绘出来,在自我排解、自我管理的同时,促进对绘画艺术的创作动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压制他们的情绪,要用接纳和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创作的正能量,这才是艺术教学最有效的方式。
三、创作原动力之三:梦境的呈现,梦想的起航
1.欣赏作品《另一个空间》《一只兔子的梦》
图4 作品四《另一个空间》
图5 作品五《一只兔子的梦》
作品四《另一个空间》,表现的是作者梦见自己像外星人一样开着汽艇,撑着向日葵伞,在自己的国度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图4)。作品五《一只兔子的梦》,画面表现的是作者梦里的那只抽象可爱的小兔子。在梦里,她和兔子一起生活,每天和它一起上学放学,和它做任何开心的事情(图5)。这两幅画都来自于作者真实的梦境,画面新奇、生动而富有乐趣。我们无从考究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是真实又虚无,或鲜活又遥远。它是艺术创作的最好的灵感来源,也是艺术本质的体现,是创作的原动力。
2.梦与创作
梦是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之源。对于常常做梦的人,我们不明白它的缘由,也从未去探索,但是我们已经从大量的奇闻逸事中感受到它对创作产生的巨大动力。诗人李白从梦中吟得佳句,记梦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堪称绝世名作。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由梦中“一个穿着浴衣的美女形象,好像在用她那忧郁的目光恳求似的凝望着我”的形象获得灵感,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被称赞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如此奇妙的事情一直是个难解之谜,促人探索。
巴甫洛夫对梦的解释是:生理因素和意识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人在睡眠时,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无意识活动既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又不受逻辑思维和各种成见的束缚,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所以梦里的事物总是活跃而丰富。人通常在白天专注思考某一事物时,夜里的梦境就有可能会出现,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我们大脑在无意识情况下已经固化了一定的元素,在梦境的触动下加以联想,并推广扩大,把问题深远透彻,自然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3.用梦激发学生的创作
梦不等同于梦想,但它们存在辩证的关系。梦是人的生理决定,是客观的,是脑海中短暂存在的记忆。而梦想是一个人主观的意识决定的,是长期追逐并奋斗的目标。人们常说有梦的人不一定有梦想,但有梦想的人一定有梦,我们都希望成为有梦的人。在网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航天员杨利伟小时候和妈妈的对话。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月亮上去。”他妈妈对他说:“你一定能到月球上去,但是别忘了一定要回到地球上来,因为妈妈在等你的归来。”故事的真实有待考证,但是对我们教育的启发却毫无疑义。对于未知的世界,我们要接纳任何可变的因素;对于创作,我们要开启对未知因素的探索。培养学生爱“做梦”,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们的梦想,哪怕遥远、哪怕不切实际。
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因为任何创作都离不开对事物的关注、生活的积淀和艰苦的思索过程。梦境虽然是一种非自觉思维,常常同灵感联系在一起,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不深入生活,不关注问题,过分夸大无意识梦境的能量就如同白日梦,会毫无所获。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利用梦境启发创作,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期专注并具有探索的精神。有梦才会有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勇敢执著地走下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个道理为师者人人懂,但要让学生有梦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小结
著名意大利插画家彼德·雷诺慈的代表作品《点》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节美术课下来,她的学生瓦士缇一动不动,画纸一片空白。经过鼓励瓦士缇仍不肯作画,她就对他说:“那就随便画一笔,看能画出什么。” 瓦士缇为了证明自己不会画画,就在他空白的画纸上戳了一个极其普通又充满愤怒的点。老师把这个点精心地装裱起来,挂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这让瓦士缇惊喜不已,并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直到激励他对创作领域的不断探索并取得成就。这个点的力量就是欣赏、鼓励、尊重。
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事物感知、感悟、记忆、认知的体验过程,培养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表达,引导他们情绪的转换;尊重他们的梦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对艺术的热爱。笔者通过对区区几张学生日常绘画作品的赏析来阐述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对我们教学的启发,它就是一个“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梵高经典画册(上册)[OL].E书时空,http://220.182.20.143:8021/CD8/.
[2]爱德华·蒙克[挪].蒙克私人笔记,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3]雷诺兹[加]编绘,邢培健译.点[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