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培训教材的数字化研究

2014-09-26高文

职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效率

高文

摘 要:现今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培训教材的数字化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探讨了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开发方式和后期使用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职业培训教材 数字化 新媒体技术 效率 质量

一、职业培训的概念及特点

职业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其主体培训对象为劳动者,目的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素质,内容则是侧重于实际具体技能的学习和操作能力水平的提高。

职业技能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职业培训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均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

二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培训期限上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可以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三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教学要紧紧围绕生产实际进行,通过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既培养了人才,又创造了物质财富,获得社会、经济双重效益。

四是培训方法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训练。

二、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

职业培训教材有三大特点。第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循“标准—教材—题库—考核”一条龙的运作原则,与国家题库紧密衔接。第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突出职业培训特色,强调技能为主体,知识为技能服务。第三,按照模块化方式,分不同级别进行编写,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对不同等级的培训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人员的等级技能差异化。

三、职业培训教材的数字化分析

1.职业培训教材数字化的优势

一是符合职业培训特点。基于职业培训注重操作技能的特点,纸质版教材受制于媒介形式,很多操作内容的呈现方式存在着局限性。以养老护理员为例,纸质版教材在介绍制作口腔清理工具时,只能用过程图(见图1)和结果图(见图2)两张图片的形式呈现制作过程,对其中的规范动作只能用文字描述,甚至只能通过发挥培训对象的想象力来还原具体的操作过程,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信息损失,甚至会导致操作结果偏差巨大。但通过数字化教材的呈现形式,无论是以视频或是动画,都能很好地呈现具体的、动态的操作过程,呈现效果更直观,更好地规范了操作细节。

图1 过程图 图2 结果图

在介绍某些高成本、高科技含量职业的操作技能时,数字化教材也有着较大的优势。以机械加工类职业为例,当介绍较少见的龙门刨床时,纸质教材只能以图片的形式给出龙门刨床的外形(见图3)。但通过数字手段,可以实现对龙门刨床的表盘、设置装置、工作原理等的近距离接触,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成本。

图3 龙门刨床

二是新技术作为载体。数字化教材的呈现方式越来越丰富,网页、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各类平台不断更新,提供给职业培训更直观、更具真实感的数字化呈现效果,进一步增强培训对象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三是更适用于使用对象。第一,便携性。这种便携性不仅是指数字化教材的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技术,知识展开、教学设计、考试成绩等各类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第二,直观性。多图片、多视频、多互动的数字化教材能更直观地呈现所要介绍的内容,真正实现现场模拟的效果,提高了培训的效率,缩短了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时间。第三,趣味性。教材不再只是简单、枯燥的课本,而是让培训对象通过和数字设备的互动,更好地将娱乐过程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四是方便、及时的后期维护。数字化教材的后期维护相较于纸质教材更及时,成本也更低。传统纸质教材无法在第一时间使培训对象获取更新,并且传播成本高、效率低。而通过网络手段,培训对象可以立即获取最新学习内容。这对于培训对象及时了解职业相关法律法规、新技术手段、新的国家标准等信息来说非常有意义。

五是更科学化的管理。对于学校或培训机构来说,数字化教材的管理更便捷、更科学,所有培训对象的培训时间、学习内容和考试成绩等信息都会生成数据,以评价该培训对象是否符合职业培训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将综合评价引入到职业技能鉴定中来,这对于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职业培训教材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要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职业培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职业培训管理体系待全面更新。数字化教材要求有较好的数字化职业培训管理体系。职业评价体系以鉴定考试为主体,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及,需要建立包括培训对象信息、培训时长、知识学习成绩、技能操作水平等内容的全方位评价体系,而不能通过一次考试来认定一名培训对象的技能水平。同时,对于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对象的再培训信息的了解,也有助于判断该培训对象是否能继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数字化教学的转化成本较高。从现阶段来看,数字化教学的门槛相对较高。从培训机构来看,设备、场地、教学安排等各方面均需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转型,这种转化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培训结果不可预知。同时,在这种转化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测试和实验性的运行,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数字化教学的整体成本。

三是教师与教学思路的全面转化。教师以使用纸质教材为主、辅以相关备课内容的培训方式需全面转变。数字化职业培训更多地以培训对象的自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上不再局限于课本。操作技能教学对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教师操作规范性的要求更加凸显。

四、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的开发模式

1.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应endprint

无论是纸质教材还是数字化教材开发,严格对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在数字化教材的产品内容中,一定要包括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所有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化教材的可扩展性,可以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主体,衍生出许多知识和技能内容,以丰富对该职业的理解。

2.多种技术手段并用

在开发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时,不再只局限于纸面的文字与图片,可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实现丰富的呈现形式。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充分地发挥开发人员的想象能力。现有的技术手段一般包括视频、音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呈现方式可根据不同的设计及设备进行选择。

3.内容的设计

在内容设计上,对于某一职业来说,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际操作几部分的内容,这里对于不同的培训项目来说有着各自适用的设计方式,具体见下表。

培训项目 内 容 设计方式

基本素质 1.基础文化知识

2.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

3.法律、法规知识

4.公共关系与社会知识 视频、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2.职业指导

3.劳动安全与防护知识 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理论知识 1.专业理论知识

2.职业拓展知识 视频、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操作技能 1.专业操作技能

2.操作技能要点

3.操作技巧 视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等

实际操作 视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4.纸质教材的化学转化

纸质教材的化学转化是指,教材的数字化一定不能是将纸质教材的内容机械转化为数码媒介呈现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纸质教材重新理解的基础上,将纸质教材中无法充分表述的内容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转化使今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无法再看到纸质教材的痕迹。

5.多维度测试与定期维护更新

在数字化教材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工作,如培训对象使用测试、培训机构使用测试、技术测试、入网测试等。在这些测试完成后,数字化教材才能投入试用环节,经过试用后,才能全面投入使用。

在数字化教材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更新内容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新的职业相关法律法规、新的职业相关国家标准等,更新应比纸质教材应更快、更频繁。

五、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的使用

1.课堂互动方式

数字化教材的课堂教学互动方式比较多样,主要的互动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授课时教师与培训对象学习课堂同步。以保证教学过程能严格按教师要求进行。第二,授课过程中的答题方式互动。教师可以看到培训对象对题目的解答,全面掌握培训对象的学习情况。第三,数字化教材与网络结合的海量知识,课堂的网络环境可以帮助教师和培训对象对于某知识点的学习形成与互联网的互动。第四,通过数字化教材中的游戏或互动动画,可以实现与数字化教材的互动,同时培训对象可以与学习伙伴之间互相监督与促进。

2.实操结合模拟操作

对于职业培训,实际技能操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是数字化无法完全替代的,但通过数字化教学可以补充实际技能操作练习的不足。

通过数字教材的模拟操作,还实现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培训内容。比如人体解剖、金属材料热处理时的内部结构、汽车或数控机床设备维修等内容。

3.自学与教师教学相结合

数字化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强调培训对象的自学。教师要更多地介绍知识和技能难点、职业相关的扩展知识,因此这也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endprint

无论是纸质教材还是数字化教材开发,严格对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在数字化教材的产品内容中,一定要包括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所有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化教材的可扩展性,可以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主体,衍生出许多知识和技能内容,以丰富对该职业的理解。

2.多种技术手段并用

在开发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时,不再只局限于纸面的文字与图片,可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实现丰富的呈现形式。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充分地发挥开发人员的想象能力。现有的技术手段一般包括视频、音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呈现方式可根据不同的设计及设备进行选择。

3.内容的设计

在内容设计上,对于某一职业来说,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际操作几部分的内容,这里对于不同的培训项目来说有着各自适用的设计方式,具体见下表。

培训项目 内 容 设计方式

基本素质 1.基础文化知识

2.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

3.法律、法规知识

4.公共关系与社会知识 视频、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2.职业指导

3.劳动安全与防护知识 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理论知识 1.专业理论知识

2.职业拓展知识 视频、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操作技能 1.专业操作技能

2.操作技能要点

3.操作技巧 视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等

实际操作 视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4.纸质教材的化学转化

纸质教材的化学转化是指,教材的数字化一定不能是将纸质教材的内容机械转化为数码媒介呈现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纸质教材重新理解的基础上,将纸质教材中无法充分表述的内容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转化使今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无法再看到纸质教材的痕迹。

5.多维度测试与定期维护更新

在数字化教材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工作,如培训对象使用测试、培训机构使用测试、技术测试、入网测试等。在这些测试完成后,数字化教材才能投入试用环节,经过试用后,才能全面投入使用。

在数字化教材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更新内容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新的职业相关法律法规、新的职业相关国家标准等,更新应比纸质教材应更快、更频繁。

五、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的使用

1.课堂互动方式

数字化教材的课堂教学互动方式比较多样,主要的互动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授课时教师与培训对象学习课堂同步。以保证教学过程能严格按教师要求进行。第二,授课过程中的答题方式互动。教师可以看到培训对象对题目的解答,全面掌握培训对象的学习情况。第三,数字化教材与网络结合的海量知识,课堂的网络环境可以帮助教师和培训对象对于某知识点的学习形成与互联网的互动。第四,通过数字化教材中的游戏或互动动画,可以实现与数字化教材的互动,同时培训对象可以与学习伙伴之间互相监督与促进。

2.实操结合模拟操作

对于职业培训,实际技能操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是数字化无法完全替代的,但通过数字化教学可以补充实际技能操作练习的不足。

通过数字教材的模拟操作,还实现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培训内容。比如人体解剖、金属材料热处理时的内部结构、汽车或数控机床设备维修等内容。

3.自学与教师教学相结合

数字化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强调培训对象的自学。教师要更多地介绍知识和技能难点、职业相关的扩展知识,因此这也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endprint

无论是纸质教材还是数字化教材开发,严格对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在数字化教材的产品内容中,一定要包括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所有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化教材的可扩展性,可以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主体,衍生出许多知识和技能内容,以丰富对该职业的理解。

2.多种技术手段并用

在开发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时,不再只局限于纸面的文字与图片,可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实现丰富的呈现形式。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充分地发挥开发人员的想象能力。现有的技术手段一般包括视频、音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呈现方式可根据不同的设计及设备进行选择。

3.内容的设计

在内容设计上,对于某一职业来说,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际操作几部分的内容,这里对于不同的培训项目来说有着各自适用的设计方式,具体见下表。

培训项目 内 容 设计方式

基本素质 1.基础文化知识

2.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

3.法律、法规知识

4.公共关系与社会知识 视频、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

2.职业指导

3.劳动安全与防护知识 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理论知识 1.专业理论知识

2.职业拓展知识 视频、音频、Flash动画、动态链接、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操作技能 1.专业操作技能

2.操作技能要点

3.操作技巧 视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等

实际操作 视频、Flash动画、互动游戏、试卷及评分系统等

4.纸质教材的化学转化

纸质教材的化学转化是指,教材的数字化一定不能是将纸质教材的内容机械转化为数码媒介呈现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纸质教材重新理解的基础上,将纸质教材中无法充分表述的内容用数字技术的手段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转化使今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无法再看到纸质教材的痕迹。

5.多维度测试与定期维护更新

在数字化教材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工作,如培训对象使用测试、培训机构使用测试、技术测试、入网测试等。在这些测试完成后,数字化教材才能投入试用环节,经过试用后,才能全面投入使用。

在数字化教材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更新内容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新的职业相关法律法规、新的职业相关国家标准等,更新应比纸质教材应更快、更频繁。

五、数字化职业培训教材的使用

1.课堂互动方式

数字化教材的课堂教学互动方式比较多样,主要的互动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授课时教师与培训对象学习课堂同步。以保证教学过程能严格按教师要求进行。第二,授课过程中的答题方式互动。教师可以看到培训对象对题目的解答,全面掌握培训对象的学习情况。第三,数字化教材与网络结合的海量知识,课堂的网络环境可以帮助教师和培训对象对于某知识点的学习形成与互联网的互动。第四,通过数字化教材中的游戏或互动动画,可以实现与数字化教材的互动,同时培训对象可以与学习伙伴之间互相监督与促进。

2.实操结合模拟操作

对于职业培训,实际技能操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是数字化无法完全替代的,但通过数字化教学可以补充实际技能操作练习的不足。

通过数字教材的模拟操作,还实现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培训内容。比如人体解剖、金属材料热处理时的内部结构、汽车或数控机床设备维修等内容。

3.自学与教师教学相结合

数字化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强调培训对象的自学。教师要更多地介绍知识和技能难点、职业相关的扩展知识,因此这也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效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