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
2014-09-26肖晨
肖晨
[摘要] 目的 研究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参数。 结果 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及胃电活动指标(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参数呈进行性升高(P<0.05)。 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较大,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动力学;胃电活动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a)-0070-0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ombined with esomeprazole on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XIAO Ch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Fuzhou City,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ombined with esomeprazole for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5 cases in each group,esomeprazol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mosapride was add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n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gastric dynamics (antral contraction amplitude,gastric motility index and frequency of antral contractions),esophageal dynamics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 rate and peristaltic contraction ratio)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before and after meal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3nd,6th and 12th week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ll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ose indexes of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ombined with esomeprazole for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eflux is great,the effect is better.
[Key words] Esomeprazole;Mosapride;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结构日益严重,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及食管对酸的清除能力下降等因素,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临床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与胃食管动力学异常有关,且对患者胃电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其食管动力及胃活动等方面的改善[2-3]。本研究系统分析莫沙必利联用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60~79岁,平均(69.8±15.8)岁,病程7~15个月,平均(13.5±6.4)个月,所有患者均有反酸、烧灼感、反食、恶心等临床症状。食管炎症程度分级[4]:Ⅱ级24例,Ⅲ级50例,Ⅳ级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5],且经胸片、心电图或内镜及24 h食管腔内酸反流监测和食管动力检查确诊,排除消化性溃疡、食管恶变及心、肺、肾功能不全。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食管炎症程度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早餐前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参数。
1.3 测定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Sequoia型超声诊断仪检测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3项胃动力学指标,采用国产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检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3项食管动力学指标;采用国产EGEG-8D型胃肠电图检测仪测定餐前及餐后频率及幅值等胃电参数。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胃动力学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学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食管动力学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活动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胃电活动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活动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烧灼感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部分患者可伴有食管外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7],西方国家有7%~15%人群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对国内北京、上海两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为5.77%,且反流组伴有口咽喉疾病、哮喘、支气管炎频率高于非反流组。目前,多数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胃食管动力学的异常有关,一般表现为胃动力学指标减弱,另外,胃食管反流病对患者胃电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其食管动力及胃活动等方面的改善[2]。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式,其治疗目的是减少反流,缓解症状,降低反流物质对黏膜损害,增强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达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重要并发症的作用。临床中对于本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8-10]。本研究系统分析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的联用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较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更佳,主要表现为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综合效果较佳;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指标呈持续性改善,说明联合用药不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还控制了胃酸对食管的损伤,改善了胃肠动力[9,11-12],因此较全面地改善了疾病状态,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胃电指标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较大,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可用于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东幸,诸琦,袁耀宗,等.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0):674-678.
[2] 李丽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5):50-52.
[3] 周炜.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43-44.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
[5]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6] 吴琳琳,黄婷.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比较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36-437.
[7] 王闫飞,吴静,沈艳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13-4417.
[8] 王河,汪安江,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6):1711-1719.
[9] 安自民.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2):39-40.
[10] 程春艳.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50-51.
[11] 吴军,梁光春,匡嘉丽.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305-306.
[12] 潘茜,秦扬.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42-3343.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60~79岁,平均(69.8±15.8)岁,病程7~15个月,平均(13.5±6.4)个月,所有患者均有反酸、烧灼感、反食、恶心等临床症状。食管炎症程度分级[4]:Ⅱ级24例,Ⅲ级50例,Ⅳ级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5],且经胸片、心电图或内镜及24 h食管腔内酸反流监测和食管动力检查确诊,排除消化性溃疡、食管恶变及心、肺、肾功能不全。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食管炎症程度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早餐前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参数。
1.3 测定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Sequoia型超声诊断仪检测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3项胃动力学指标,采用国产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检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3项食管动力学指标;采用国产EGEG-8D型胃肠电图检测仪测定餐前及餐后频率及幅值等胃电参数。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胃动力学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学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食管动力学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活动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胃电活动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活动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烧灼感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部分患者可伴有食管外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7],西方国家有7%~15%人群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对国内北京、上海两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为5.77%,且反流组伴有口咽喉疾病、哮喘、支气管炎频率高于非反流组。目前,多数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胃食管动力学的异常有关,一般表现为胃动力学指标减弱,另外,胃食管反流病对患者胃电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其食管动力及胃活动等方面的改善[2]。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式,其治疗目的是减少反流,缓解症状,降低反流物质对黏膜损害,增强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达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重要并发症的作用。临床中对于本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8-10]。本研究系统分析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的联用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较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更佳,主要表现为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综合效果较佳;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指标呈持续性改善,说明联合用药不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还控制了胃酸对食管的损伤,改善了胃肠动力[9,11-12],因此较全面地改善了疾病状态,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胃电指标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较大,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可用于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东幸,诸琦,袁耀宗,等.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0):674-678.
[2] 李丽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5):50-52.
[3] 周炜.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43-44.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
[5]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6] 吴琳琳,黄婷.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比较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36-437.
[7] 王闫飞,吴静,沈艳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13-4417.
[8] 王河,汪安江,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6):1711-1719.
[9] 安自民.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2):39-40.
[10] 程春艳.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50-51.
[11] 吴军,梁光春,匡嘉丽.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305-306.
[12] 潘茜,秦扬.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42-3343.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60~79岁,平均(69.8±15.8)岁,病程7~15个月,平均(13.5±6.4)个月,所有患者均有反酸、烧灼感、反食、恶心等临床症状。食管炎症程度分级[4]:Ⅱ级24例,Ⅲ级50例,Ⅳ级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5],且经胸片、心电图或内镜及24 h食管腔内酸反流监测和食管动力检查确诊,排除消化性溃疡、食管恶变及心、肺、肾功能不全。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食管炎症程度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早餐前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参数。
1.3 测定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Sequoia型超声诊断仪检测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3项胃动力学指标,采用国产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检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3项食管动力学指标;采用国产EGEG-8D型胃肠电图检测仪测定餐前及餐后频率及幅值等胃电参数。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胃动力学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力学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及蠕动性收缩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食管动力学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活动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周观察组餐前及餐后的频率及幅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胃电活动指标呈进行性升高(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活动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3周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后6周比较,△P<0.05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烧灼感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部分患者可伴有食管外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7],西方国家有7%~15%人群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对国内北京、上海两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为5.77%,且反流组伴有口咽喉疾病、哮喘、支气管炎频率高于非反流组。目前,多数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胃食管动力学的异常有关,一般表现为胃动力学指标减弱,另外,胃食管反流病对患者胃电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其食管动力及胃活动等方面的改善[2]。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式,其治疗目的是减少反流,缓解症状,降低反流物质对黏膜损害,增强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达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重要并发症的作用。临床中对于本病治疗的药物主要有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8-10]。本研究系统分析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的联用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较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更佳,主要表现为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综合效果较佳;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活动指标呈持续性改善,说明联合用药不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还控制了胃酸对食管的损伤,改善了胃肠动力[9,11-12],因此较全面地改善了疾病状态,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胃电指标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较大,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可用于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赵东幸,诸琦,袁耀宗,等.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0):674-678.
[2] 李丽梅.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5):50-52.
[3] 周炜.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43-44.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
[5]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
[6] 吴琳琳,黄婷.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比较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36-437.
[7] 王闫飞,吴静,沈艳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13-4417.
[8] 王河,汪安江,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6):1711-1719.
[9] 安自民.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2):39-40.
[10] 程春艳.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50-51.
[11] 吴军,梁光春,匡嘉丽.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305-306.
[12] 潘茜,秦扬.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42-3343.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