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2014-09-26李燕

南北桥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创新

李燕

【摘 要】数学在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中阶段尤其明显。随着各地高考制度的改革,数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不能局限于单纯依靠教案、大纲来进行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即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几点要求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阶段 数学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175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作为传统的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数学是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绊脚石,在数学上花费的时间最多,但是效果却最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要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充实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们解决掉数学这个大难题。

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所担任的职责就是“教”,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课本上复杂难懂的知识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这个由难化简的过程考验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那么教师怎样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呢?在我看来,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有扎实的数学专业功底,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精通数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教师就能够更透彻地了解教材,靈活地处理教材知识点,准确地讲授重难点,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这门学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艺术,在学习自己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教学规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新课程的改革,数学教材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新课本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数学课本中公式化的内容不再直观地体现,需要教师进行总结的东西在不断地增多。比如一些做题小技巧之类的知识,虽然不会在书中直接体现,但在解题过程中依旧需要用到,这就考验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与总结能力了。

教师要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把复杂的原理与公式讲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进行授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要能讲出来,更要能讲明白。因此,教师需要多了解一些演讲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课堂。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大部分同学对数学都有着相当大的抵触心理。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数学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这就导致数学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病,不少同学不仅讨厌数学甚至直接放弃了数学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其中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重新树立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

首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少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情绪带给学生,例如,对于一个教师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如果回答错误或者是不回答时,教师不是进行鼓励与循循诱导,而是直接地批评责备,说一些如“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错,你上课怎么听讲的?”之类的话,甚至为此惩罚学生,让学生站着听讲。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之间出现矛盾,使学生更加不愿意回答问题,这样恶性循环,只能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不理想。

其次,教师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进行训练与引导,适时给与学生以肯定的评价,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对于高中数学而言,解题的方法不止一种,然而,过去应试教育残留的影响使得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固有的解题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规定学生采用最为通俗的解题方法,表面上来看这是为了学生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绩,但长远来看其实是压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数学。

三、进行分层次教学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结合,教是学的手段,学是教的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还是学生学得怎么样,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受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但在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让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由于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学习效率、接受能力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统一的要求会影响其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们成绩的两极分化。这也是许多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原因。

分层次教学,即因材施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实现分层次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有所准备,能根据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对教授内容的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难与易的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与接受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这样不但挖掘了数学能力强的学生的潜力,也调动了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整体性进步。

分层次教学还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对于数学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在其完成规定作业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额外布置一些更高难度的任务,提高这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对于基础相对来说薄弱一些的同学,则完成教材上规定的任务即可,不用再做额外的要求。

总之,教师是以培养学生目标的特殊性职业。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不仅承担着学生的现在,更肩负着学生的未来,我们此时此刻所付出的每一丝努力都有可能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始终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秉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把培养学生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讲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改好每一本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身为教师的道德素养,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得到显著的效果,才能使一直以来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创新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观念的创新型改革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