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瘀解毒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观察

2014-09-26黄彩云王争艳周爱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异位症异位囊肿

黄彩云,王争艳,周爱华

(1.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广东深圳518107;2.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江西高安330800)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临床常见及多发疾病,发病率约10%,且近年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该病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宫腔以外组织[1],尤其多见于卵巢,可涉及一侧或两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由于种植播散经血倒流、遗传免疫炎症刺激、芳香化酶的异常表达、卵巢激素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引起周期性出血、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形成的单个或多个囊肿[2]。临床主要以痛经、不孕、月经失调、性交痛等为表现,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证明本病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并深入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目前治疗多以激素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激素治疗具有较多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停经、男性化、肝功能损伤等,且停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手术治疗损伤大,多影响生育功能。笔者导师连方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祛瘀解毒方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2月于光明医院就诊的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且经中医辨证属于瘀毒证的患者40例,诊断参照文献[3]标准:①腹腔镜检及开腹探查术均为准确的诊断方法,主要依据为腹腔镜下病灶的形态,而非全部经病理证实;②非手术诊断指标包括有疼痛症状(如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不育、超声波检查、盆腔检查以及血清CA125检测5项值3项指标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瘀毒证诊断标准:主证为经行腹痛,逐渐加重,月经紊乱,经行不畅;次证为腰骶酸痛,不孕,或平时腹痛,性交痛,经期低热,经期直肠刺激症状。舌紫黯舌体瘀斑、瘀点,苔薄黄,脉涩、结或代。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年龄23~45(31.9±4.2)岁;病程1~11(5.3±3.6)a;B 超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0.45~5.85(3.11 ±0.26)cm;其中 <2 cm 5 例,2 ~5 cm 14例,>5 cm 1例。对照组20例,年龄22~42(30.7±4.8)岁;病程2~10(5.6±3.4)a;B超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0.32~5.41(3.12±0.28)cm;其中 <2 cm 5 例,2 ~5 cm 13例,>5 cm 2例。2组年龄、病程及囊肿直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均 >0.05)。

1.2 方法 2组患者近6个月均不服用激素类药物。实验组服用祛瘀解毒方治疗。组方:红藤30 g、玫瑰花30 g、金银花 15 g、连翘15 g、丹参15 g、赤芍15 g、丹皮12 g 等,水煎服,1剂/d,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连用20 d。对照组采用达那唑(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0 mg口服,3次/d,于月经第1天开始连续用药。2组均用药3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标准》[4]评定。治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局部体征如盆腔包块等基本消失(在月经周期的同一时段检查对比);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有效:主要症状较治疗前减轻,盆腔包块大小无变化;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甚至较治疗前有加重,盆腔包块无变化甚至有所增大。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90%,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囊肿直径变化 2组直径≤2 cm及2~5 cm囊肿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而实验组1例、对照组2例,≥5 cm的囊肿无效。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用药后1例患者出现恶心、头痛,余无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用药后2例出现恶心、呕吐、头痛,2例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患者上述症状均出现,1例患者出现乳房触痛,不良反应发生率3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9,P <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且常合并不孕与痛经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是本病的治疗目的,传统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被认为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5],药物治疗为辅。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提高术后妊娠率[6-7],但手术切除卵巢、子宫不易被患者接受,尤其是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加之手术创伤且术后需药物联合治疗,而术后复发率高达30%。达那唑是促性腺激素抑制药,能直接抑制卵巢的甾体激素的生成,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的雌激素受体部位,有抑制雌激素的效能,使子宫正常的和异常的内膜萎缩和不活动,导致不排卵及闭经,但其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乳房胀痛、不规则阴道流血、体质量增加及肝功能异常等,有时使患者难以接受。

祖国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但对本病早有认识,且积累了不少的临床经验,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归属于“经行腹痛”、“癥瘕”、“月经失调”、“不孕”的范畴[8]。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具有较复杂的致病因素,且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但其基本病机始终是相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成因多为瘀血、恶血壅阻于冲任胞宫胞脉,其血瘀日久,可蕴而化毒,转化为瘀毒。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以血瘀蕴毒为其病理基础的,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瘀、毒两者常交互错杂,共同构成对机体的损害[9]。与此同时,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转化关系,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即血瘀日久,可转化成毒,使毒蕴更深;蕴毒又可加重血瘀,令血瘀难消。虽病机多变,证候类型较多,但瘀毒阻络是贯彻始终的基本病机。

祛瘀解毒方是导师连方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而积累的经验方,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散结为治则,由红藤、玫瑰花、金银花、连翘、丹参、赤芍、丹皮等药组方而成。方中以红藤、玫瑰花为主药,红藤性味苦平,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止痛的作用;玫瑰花性味酸、涩、平,行气解郁、和血散瘀,兼能解毒,有药理研究证实,玫瑰花水煎剂能解除口服锑剂的毒性小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连翘兼散气血积聚;丹参活血化瘀消痈通络,为妇科要药;丹皮、赤芍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散瘀。有研究证实祛瘀解毒方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蕴毒证候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促进异位病灶细胞凋亡有关[10]。

本研究实验组服用祛瘀解毒方,对照组采用达那唑治疗,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故认为祛瘀解毒方能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直径≤5 cm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较好,且其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肯定,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周夏伶,许剑利,乔林,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7(1):36-38

[2] 叶远征,王彦红,何艳,等.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1):55 -61

[3] 韩晓佳,孔宪超,陈冲,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88-391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S].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6(11):376

[5] 王蕴,王长河.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治疗方式及结局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3):4 -6

[6] De Hondt A,Peeraer K,Meuleman C,et al.Endometriosis and subfertility treatment:a review[J].Minerva Ginecol,2005,57(3):25

[7] Darai E,Marpeau O,Thomassin I,et al.Fertility after laparosopic colorectal resection for endometriosis:preliminary results[J].Fertil Steril,2005,84(4):945

[8] 陈景伟,杜惠兰,杨剑,等.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53-3054

[9] 周春英.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00 -1401

[10]连方,刘海萍,王云霞,等.祛瘀解毒法治疗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2):110-113

猜你喜欢

异位症异位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