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你的眼睛,轻松学好初中物理
2014-09-26徐志光
徐志光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物理知识,更要注重合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切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观察,本文中作者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观察能力 有效策略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不懈的实验,一切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观察。人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作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一直努力探究使学生学好初中物理学科的有效措施。经过不断的观察得到了如下三点经验。
一、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喜欢观察的兴趣与习惯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初中学生对于不感兴趣的物理知识学习的效率很低。可见,提升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例如,家中的电灯泡用的时间久了会发黑,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水壶中的水开了壶嘴处有“白气”,公共汽车转弯时乘客身体会出现倾倒的现象,等等。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活现象,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许多重要的物理定律背后都离不开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力。例如,牛顿研究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于看到苹果落到地面上而得到的启发,阿基米德研究并发现浮力定律是受到自己在洗澡时水溢出桶外的启发,伽利略观察教堂里面吊灯的摆动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红移现象是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而得到的,等等。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这些物理学史上的趣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对物理的认知能力和专注能力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常被实验过程中的精彩表象所迷惑,而不重视物理实验的目的和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和多媒体视频等直观教学工具,充分利用必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与思考。在具体观察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应该注意先后顺序
物理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搞清楚观察的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顺序进行指导。通常是由整体到局部、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顺序。例如,在“海波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海波熔化前的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然后再仔细观察熔化以后海波呈现的特征,最后从海波熔化至凝固的过程中挖掘出其内在的规律,并用图象的形式将海波的熔化和凝固规律呈现于纸上。通过这样一个精心布置的观察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晶体物态变化过程中显示的特征。
2.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技巧
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对重点事物和物理过程进行观察,注重对能够反映事情内在本质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例如,在“电磁感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等基本信息全部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与电流表指针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方向的关系。
3.观察过程中应该注重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巧妙引导学生去观察实物、实验现象、视频等,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只有亲自参与、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观察能力和习惯。
三、以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习题中以图形和图表呈现的题目较多,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图形和图表进行有效审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题:如图所示是一种晶体在标况下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名称、熔点、液态名称、晶体熔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该晶体在t=3 min和t=5 min时处于何种状态?
(3)在t=8 min时晶体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通过对图象的仔细观察与分析可知:该晶体的名称为“冰”,熔点为0 ℃,液态名称为“水”,晶体熔化过程经历了3 min。当t=3 min时,晶体处于“固态和液态”共存状态;当t=5 min时,晶体处于“液态”;当t=8 min时,晶体为100 ℃。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通过对图象的观察与分析来解决问题的初中物理试题。由于物理图象中蕴藏着一定的物理规律,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图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挖掘图象中隐藏的物理规律,再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得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正确地处理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能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必备条件之一,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都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做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观察的有心人,逐渐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物理知识,更要注重合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切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观察,本文中作者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观察能力 有效策略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不懈的实验,一切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观察。人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作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一直努力探究使学生学好初中物理学科的有效措施。经过不断的观察得到了如下三点经验。
一、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喜欢观察的兴趣与习惯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初中学生对于不感兴趣的物理知识学习的效率很低。可见,提升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例如,家中的电灯泡用的时间久了会发黑,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水壶中的水开了壶嘴处有“白气”,公共汽车转弯时乘客身体会出现倾倒的现象,等等。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活现象,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许多重要的物理定律背后都离不开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力。例如,牛顿研究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于看到苹果落到地面上而得到的启发,阿基米德研究并发现浮力定律是受到自己在洗澡时水溢出桶外的启发,伽利略观察教堂里面吊灯的摆动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红移现象是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而得到的,等等。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这些物理学史上的趣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对物理的认知能力和专注能力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常被实验过程中的精彩表象所迷惑,而不重视物理实验的目的和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和多媒体视频等直观教学工具,充分利用必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与思考。在具体观察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应该注意先后顺序
物理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搞清楚观察的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顺序进行指导。通常是由整体到局部、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顺序。例如,在“海波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海波熔化前的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然后再仔细观察熔化以后海波呈现的特征,最后从海波熔化至凝固的过程中挖掘出其内在的规律,并用图象的形式将海波的熔化和凝固规律呈现于纸上。通过这样一个精心布置的观察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晶体物态变化过程中显示的特征。
2.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技巧
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对重点事物和物理过程进行观察,注重对能够反映事情内在本质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例如,在“电磁感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等基本信息全部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与电流表指针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方向的关系。
3.观察过程中应该注重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巧妙引导学生去观察实物、实验现象、视频等,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只有亲自参与、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观察能力和习惯。
三、以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习题中以图形和图表呈现的题目较多,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图形和图表进行有效审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题:如图所示是一种晶体在标况下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名称、熔点、液态名称、晶体熔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该晶体在t=3 min和t=5 min时处于何种状态?
(3)在t=8 min时晶体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通过对图象的仔细观察与分析可知:该晶体的名称为“冰”,熔点为0 ℃,液态名称为“水”,晶体熔化过程经历了3 min。当t=3 min时,晶体处于“固态和液态”共存状态;当t=5 min时,晶体处于“液态”;当t=8 min时,晶体为100 ℃。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通过对图象的观察与分析来解决问题的初中物理试题。由于物理图象中蕴藏着一定的物理规律,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图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挖掘图象中隐藏的物理规律,再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得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正确地处理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能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必备条件之一,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都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做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观察的有心人,逐渐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物理知识,更要注重合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切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观察,本文中作者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观察能力 有效策略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不懈的实验,一切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观察。人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作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一直努力探究使学生学好初中物理学科的有效措施。经过不断的观察得到了如下三点经验。
一、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喜欢观察的兴趣与习惯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初中学生对于不感兴趣的物理知识学习的效率很低。可见,提升学生的观察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例如,家中的电灯泡用的时间久了会发黑,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水壶中的水开了壶嘴处有“白气”,公共汽车转弯时乘客身体会出现倾倒的现象,等等。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活现象,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许多重要的物理定律背后都离不开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力。例如,牛顿研究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于看到苹果落到地面上而得到的启发,阿基米德研究并发现浮力定律是受到自己在洗澡时水溢出桶外的启发,伽利略观察教堂里面吊灯的摆动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红移现象是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而得到的,等等。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这些物理学史上的趣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对物理的认知能力和专注能力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常被实验过程中的精彩表象所迷惑,而不重视物理实验的目的和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和多媒体视频等直观教学工具,充分利用必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与思考。在具体观察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应该注意先后顺序
物理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搞清楚观察的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顺序进行指导。通常是由整体到局部、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顺序。例如,在“海波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海波熔化前的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然后再仔细观察熔化以后海波呈现的特征,最后从海波熔化至凝固的过程中挖掘出其内在的规律,并用图象的形式将海波的熔化和凝固规律呈现于纸上。通过这样一个精心布置的观察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晶体物态变化过程中显示的特征。
2.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技巧
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对重点事物和物理过程进行观察,注重对能够反映事情内在本质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例如,在“电磁感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等基本信息全部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与电流表指针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总结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方向的关系。
3.观察过程中应该注重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巧妙引导学生去观察实物、实验现象、视频等,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只有亲自参与、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观察能力和习惯。
三、以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习题中以图形和图表呈现的题目较多,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图形和图表进行有效审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题:如图所示是一种晶体在标况下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名称、熔点、液态名称、晶体熔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该晶体在t=3 min和t=5 min时处于何种状态?
(3)在t=8 min时晶体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通过对图象的仔细观察与分析可知:该晶体的名称为“冰”,熔点为0 ℃,液态名称为“水”,晶体熔化过程经历了3 min。当t=3 min时,晶体处于“固态和液态”共存状态;当t=5 min时,晶体处于“液态”;当t=8 min时,晶体为100 ℃。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通过对图象的观察与分析来解决问题的初中物理试题。由于物理图象中蕴藏着一定的物理规律,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图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挖掘图象中隐藏的物理规律,再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得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正确地处理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能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初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必备条件之一,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都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做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观察的有心人,逐渐养成观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