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研读,自主发现,自我解读

2014-09-26张斌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教师

张斌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文本所占比重很大,是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引了方向,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阅读,提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主张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重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也就是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求索,在自主阅读中发现和构建作品意义。

文学类文本本身的丰富性、多义性给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而学生因性情、禀赋、阅历等差别,对同一文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因此,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自主阅读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释、评价和质疑,而不是让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也不是将教参或某种权威的论断当作定论教给学生。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作者做了如下尝试,以求得“少教多学”之功效。

一、为学生搭建自由阅读的平台

1.鼓励学生用心灵去感悟

受传统讲授法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了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形成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削弱了学生自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欲望。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自己的品读,领会课文,获得独特感受。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教师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给学生接触文本、诵读文本的时间,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上的自由阅读。面对一个全新的文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咀嚼。这种独立的、自由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文本内容进行比对、整合、同化、碰撞、交错、融合,从而感受到新的形象、情感,产生新的审美体验或思想启迪。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圈点批注,把自己阅读的初始感受、直觉体会及时记下来。这种最本真的阅读过程就是一种精神历练,它未必成熟完美,却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大有裨益。这种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文本内容和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是开展文学类文本教学的基础点和着力点。

2.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是教师完全放任不管。教师对学生阅读不管不顾,是不可能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对于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提示性或指导性的问题。例如,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教师可以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喜欢哪一个段落,为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最美,为什么?”“在阅读中,能让你想起怎样的生活经历?”等等。这些开合度极大的问题能让学生自由思考,又不会漫无目标,无所适从。

二、让学生掌握细读质疑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学生深入文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传统的讲授法中,问题往往是由教师预设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问题解答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这种由教师代替学生质疑问难的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做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出问题的工作应主要由学生来完成,而不应该出于教师事先的设计。

1.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

所谓细读文本,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文学类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并做一定的阐释和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彻的解读。其基本特征: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文本分析的影响,强调对文本内部组织结构的剖析。其主要手段:从文本语言的细微处入手。如以标点、词语、句子、段落为切入点进行细读质疑。没有经过细读指导的学生,在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文本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词汇的扩展、语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学生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就存在于词汇、语句、篇章、声调里。高中学生读书大多只取其思想,也就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词汇重新记下来,结果一定是相差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然失去文体思想的精华而只留其轮廓。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例如,在《祝福》中对四叔书房布置的描写就值得学生反复推敲。鲁迅在描写时用了“特写镜头”,凸显了三个方面:一幅陈抟老祖写的大“寿”字,一副脱落了一半的对联和三部书。这就值得细细玩味——陈抟是谁?脱落的对联是什么?为什么不写出下联来?这三部书《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分别是什么内容?三部书的量词为什么《康熙字典》用“堆”字,其他用“部”?要解决以上问题,学生只要把握四叔是“老监生”的身份和“我”对四叔的态度就可以了。鲁迅这样写别有深意,既写出了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又凸显了四叔是一个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的人。文学类文本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句子,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读出真意。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质疑是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的开始。通过质疑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文本有一定深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提倡、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有不少文学类文本语言浅近,学生通读后似乎没有语言障碍,也难以找到深挖细究的突破口。对这种文本的学习应如何突破呢?教师可以利用比较还原法,即通常情况下是怎样的,教师可以针对其进行分析,把矛盾揭示出来,把原来的和想象出来的以及写出来的艺术形象之间的差异抓住,再进行分析。这种比较还原法确实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例如,对苏轼的《定风波》这首词,学生就可以运用比较还原法品读。首联“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就和人的日常状态相矛盾,雨骤风狂通常使人避之唯恐不及,怎会在雨中舒步徐行?颔联中“竹杖芒鞋”在雨中行走,应该是步履艰难,怎会“轻胜马”?原来这首词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充满豪放之气,寄寓着词人独到的人生感悟。

三、还学生个性解读的自由

自主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教师也不应以“标准答案”“权威论断”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阅读做出个性化的理解。新课标指出: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文学类文本鉴赏过程中产生的联想和感悟是因人而异的。文学类文本中形象之丰富,意蕴之深厚,想象空间之广阔,最能体现人形象思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再加上作者和读者的时空距离、审美差距,以及不同阅历和不同修养的人读同一文本时的不同感受,往往造成一文多解现象。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抒发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深情;但也可以说它是一首咏唱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诗。再如,戴望舒的《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向往已久的、高洁而又忧郁的姑娘;也可把其当作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在文学类文本的解读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发挥创造精神,独立感悟形象,进行体现自己个性的解读。

总之,教师要想有效提高文学类文本教学的质量,就要以“少教多学”的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学生自由、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猜你喜欢

文学类文本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读练结合,读写交织,读悟贯通
年度图书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