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数学人文课堂的思考
2014-09-25韩敬平
韩敬平
【关键词】生本课堂 人文课堂 预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87-01
反思课改十年,回顾我们的探索历程,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屋建瓴的理论光辉,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现代媒体技术,感悟到那无懈可击的教学预设和生成,也可以聆听到充满智慧的对话和交流。然而,静心审视我们看似完美的课堂,总觉得有些忐忑:在我们追寻预设和生成的完美融合之时,我们能否摆脱预设的桎梏,淡定地关注学生的感受,给学生以自我的时空,真切地打造人文的课堂。
一、是否贴近学生的经验预设
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积累,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流淌出智慧,涌动着灵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字编码》时,就利用课件模拟了一个情境:“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偷到博物馆盗窃文物,刹那间,警铃大作,迅速连接报警电话——110……”简单的报警电话的引入,让执教者大费周折。笔者认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伪情境”,追求表面浮华的典型,也折射出了教师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作祟:我的课堂我做主。关注学生的感受就是要蹲下身来看学生,用学生的视角去审视教材、审视设计、审视知识的着力点。数字编码的导入,简单的一句话(说说特殊的电话号码有哪些)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宰,让他们用自己的认知、经验去产生合情的猜想,生成丰富的联想,加速学生的思考。
二、是否等待学生的思维跟进
关注学生的感受,不只是学生自己动起来、自己说起来,而更应该等待学生思维的跟进。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训练思维、发展智能。耐心等待,可以绽放别样的光彩,也能收获无限的精彩。
例如,在教学“樊老师计划购买65支钢笔,每支24元。实际上他先买字典用了600元,剩下的钱再买钢笔,可以买多少支?”学生分析解答,展现出不同的思路:(1)(65×24-600)÷24=40(支);(2)65-600÷24=40(支);(3)设可以买x支钢笔,24x=65×24-600,x=40;(4)设可以买x支钢笔,24x+600=65×24,x=40……
生A:老师,我有一种新算法:65-65×=40(支)。
师:这么复杂的算式,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生A:先算出字典的价钱是总价的几分之几,就相当于65的几分之几,再去掉这部分,就是剩下的钢笔了。(学生有点头的、有皱眉头的、有悄悄议论的、有动笔在验算的……)
生B:他的解法是有道理的,不过太烦了,我把它简化一下是:65×(1-),把65支看成“1”,字典的价钱占总价的,余下的就是65的。(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似水的课堂必有丰沛充盈的源泉
教师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育教学机智、厚实的业务素养,犹如奔如泉涌的水源,它不仅能够灌溉着千倾良田,让学生自由、快乐、健康的成长,也滋润着教师的心田。在似水的课堂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教师那精湛的技艺,也体味到教师那信手拈来、津津有味、妙趣横生的精彩绽放,释放出教师所拥有的厚实的知识量,使课堂演变成学生自由创学的天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学生不经意地插话:“是谁那么笨啊!把每个月的天数搞得这么麻烦。”面对学生的困惑和苦闷,用什么来化解呢?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就是制胜的唯一法宝。只见教师打开备用的课件资源库,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古罗马两位伟大的皇帝修改历法的生动故事,教师轻声地给画面配音,娓娓道出每一月天数的缘由,让学生在老师的旁征博引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谛。紧扣教学中学生的“奇思怪想”,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素养巧妙地扭转课堂的尴尬局面,让意外成为课堂中一道更为绚丽的风景,也成为师生心灵碰撞和智慧共享的美妙时光。
四、似水的课堂必有缤纷绚丽的韵味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凸显了教师的智慧对课堂的引领作用,让课堂释放出灵动的光辉,让学生激情澎湃,让学生思维飞翔。打造似水的课堂,教师就应拥有冰清玉洁的水质,一方面拥有丰富的体态语言、精美的板书艺术、和谐精准的教学语言、灵活自如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刚性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家,不仅要精通任教学科的认知,还要精通相关领域的认知,能够用自己的博识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随课堂,思随课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不仅要涉猎形形色色的轴对称图形,能够随时调用,并能够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也要学会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尽显轴对称图形的魅力;还要展示绘画、剪纸等扎实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基本策略,让学生在思辨和模仿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