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4-09-25蔡波尔

艺术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临摹山水画问题

蔡波尔

摘 要:山水画在传统中国画中发展最为完善,是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等师范美术专业重点的学习内容之一。临摹作为学习山水画的入门方法是高师山水画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由高师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的。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与美院绘画专业的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在学习时间及学习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对高师美术毕业生的要求,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应根据客观条件来制定自身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具备高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山水画;临摹;问题;对策

1 临摹的作用及其在高师山水画教学系统中的地位

临摹作为学习山水画的入门方法,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山水画学习初始阶段最为有效的途径。没有或者没做好这部分教学,山水画学习之路将障碍重重。明代董其昌在讲到中国画学习步骤时曾说:“先以古人为师,再以造物为师,最终当以心为师”,清王学浩在《雨窗漫笔》中有云:“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灯”。这些都在强调临摹对于山水画学习的重要性。具体说来,临摹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临摹能够使我们理解山水画意境的营造方式,体会“意”与“境”合,“情”与“景”融的美妙。其次,能够对山水画传统的构图法则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古人的空间观念。再次,可以对中国画造型方式和笔墨技巧有深刻的体会。因此,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首要课题,需要我们细致的研究和学习,只有通过临摹才能够为日后的写生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摹对于高师山水画教学来说课程量不多,比重却较大,是高师山水画教学的重头戏。高师美术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而设立的,本科四年为美术学专业,专科三年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招考可以进入中小学担任美术教师(一般来说,本科毕业进中学,专科毕业进小学。近年来,有些地区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有所提高,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本科毕业的学生也大量进入小学任教)。中小学美术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具备相对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非专精于一门绘画。因此,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师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体现为种类较多,单个课程所能分配到的时间较短,三四年的专业学习中,山水画课程一般只有几周时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较合理地安排教学重点,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他所教授的课程。如上文所述,中小学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爱好。以这样的教学目标作为前提,教师的山水画写生及创作能力高低与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教师在非教学领域的发展,如参加绘画比赛除外)。而且高师美术生通过临摹接触到古代山水画优秀作品,在教学中正好能把自身实践后的深刻体会分析给学生听,教会他们怎样进行欣赏。再加上山水画在传统中国画所有画科当中发展最为完善,通过临摹能由外及里地体会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与精神内涵,在教学中用处很多。所以,把有限的时间主要用在临摹上是适应客观需要的产物。

2 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把临摹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高师山水画教学来说无疑是较为合理的选择。然而,明确了教学重点并不意味着有了教学质量的保证。从目前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1)思想上容易“降低要求”。思想上不够重视在教师和学生身上都有所体现,而且他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高师美术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于专业美院,往往要进行好几种不同画科甚至画种的学习。而且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基本上差不多,这极易造成教师从思想上对教学“专业性”的否定而应付了事。学生也很难对自己进行定位而迟迟徘徊在专业化学习的大门外。教师在教学上不够重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学生本就不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了积极性,教师也就教而无味了。

(2)目标设定容易“脱离实际”。教学目标“脱离实际”容易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没办法完成“高不可攀”的教学任务。二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却“徒有其表”。首先来看没办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此种设计往往不考虑高师美术教育的特点,盲目追求“高目标”。时间有限给高师美术生的山水画临摹教学提出了许多难题。像美院山水画专业学生(以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为例)一样系统地临摹山水画是不可能的,甚至临摹一张相对大点的画在时间上都捉襟见肘。“高目标”只会使临摹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再来看“徒有其表”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显示出较强的功利性。教师只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交上几张完整的临摹作品,而不考虑学生有没有对画面中的具体技法做深入的剖析。这样的教学成果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质上并没有解决山水画的基础问题。

(3)教学过程容易“混乱无序”。有序的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极易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临本的选择五花八门,教师难以把握教学进度。美院的教学由于其专业的明确性,时间上也充裕,可以从容地按照设定的阶段目标安排必临画目。而高师美术院校由于单个课程的时间限制,除了基础的树石、云水、点景等技法以外,时间已所剩无几,很难再要求学生进行统一临摹某些作品。基本上由学生自己挑选作品进行临摹,这给教师在教学进度的把握上出了不少难题。二是,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以及理解能力差异较大,造成教学进度不易统一。山水画临摹课程只是高师美术生所接触到的众多课程之一,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喜欢本课程的教学。即使喜欢,由于理解能力上的差异,也极易造成“落单”现象发生。

3 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常见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提出的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四点可供参考:

(1)思想认识上做出改变,高度重视专业化教学的意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思想上不够重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存在且相互影响,但归根结底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群体,在学习态度上受教师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老师的积极性高,学生积极性相应也高。反之,则低。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率先做出积极的转变,真正认识到专业教学的严肃性,并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专业学习的状态中来。endprint

(2)根据客观条件,设计适合高师美术生的山水画临摹课程,以便于教学的有效开展。课程设计不合理往往容易事倍功半,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成果。因此,如何制定出适合高师山水画的临摹课程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里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第一,课程时间问题。时间有限是高师美术任何一门课程的共同点,理由上文已述,这种限制要求高师美术教育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便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量高的学习效率。第二,学生程度问题。高师美术生不像专业美院学生(如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在课程进行之前就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大部分学生面对新课程都没有基础。这就要求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而不宜进行无规律的、跳跃式的教学方法。第三,就业实用问题。学以致用是学习最主要的目的。高师美术生毕业之后以担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要就业方向,这些岗位要求毕业生具备美术教学能力胜过美术创作能力,而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又以兴趣教学和鉴赏教学为主,所以高师美术生在山水画临摹课期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山水画基础技法(如笔墨运用、树石法、云水法等)以及山水画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选择临本并针对他们所选临本的不同进行归类分组。第一,选择临本对于高师山水画临摹教学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临本作为模仿对象,适不适合很重要,是否具备阶段的学习意义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学生选择临本时把好关,以便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具体说来可有以下两个条件可供参考:一是,结合学生喜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择临本的问题上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学生所选择的临本最好是能引起他本人极大兴趣的,而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作品。当然,前提是教师要给出符合课程计划的大的参考范围。二是,结合课程进度。课程是循序渐进的。学生所选择的临本也应该与课程进度相匹配。应考虑所选择的临本哪些更适合第一阶段的临摹,哪些适合第二阶段。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从容不迫地得到开展。第二,对临本进行归类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学生所选的临本作为参照,相同的或者相同类型的分在一组。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教师教学管理,二是便于学生相互交流。

(4)把阶段性教学重点融入临摹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掌握山水画的基础技法。能临摹出完整的作品固然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成果即使外表多么的光鲜亮丽也还是失败的。正如上文所说,那是“徒有其表”。理想的状态应该要把阶段性教学重点融入临摹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山水画的造型、构图、笔墨、意境等相关问题,真正做到对山水画的深刻理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摹山水画问题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