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4-09-25庞艳华
庞艳华
【摘 要】本文就语文阅读围绕学生阅读兴趣、个性化阅读及自主探究等一些方法作出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兴趣为什么自主探究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教学,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教学中笔者在以下方面作了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少学生因年龄小,玩心重,自制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即使有时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不得不坐下来,但眼在书本上心不在焉。乌中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只有兴趣,学生才会学语文的热情,有了热情才会有学语文的渴望,这种渴望才会在我们上语文课时变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在语文课下课铃声响后,让学生发出“语文课多么有意思啊!”“这节课怎么这么时间短”的慨叹。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教师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读,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坚定学生的自信心。整个课堂应是听不到指责声和感受不到压抑感,即使学生读得不好,也应予以积极反馈,让学生有兴趣去读。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 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自己要去读、去体验。
二、在阅读的过程中多问个为什么
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释疑是思维的批判性高的重要表现。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科学发展史,每一个阶段的进展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麻雀》一文第三自然段,开头写道:“风猛烈地摇撼路旁的梧桐树。”学生一般只认识到这一句在写什么,而没有注意为什么写,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后面写小麻雀样子的语句上。这里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写风?不写可以吗?”这一提问立即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这一句上,迅速地开动思维机器去主动地寻找答案,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从“猛烈”和“摇撼”可以看出风很大。正因为风大,小麻雀才会从巢里掉下来。这一答案找到了事情的因果关系。有的说,猎狗鼻子虽然很灵敏,可它能嗅到麻雀气味,发现小麻雀,风肯定也帮了忙。这一答案注意了文章的前后联系。有的说,风吹树摇,这一景象衬托了小麻雀的弱小和可怜的样子。这一答案从写作技巧来分析,认识更进一层。这些答案比仅仅知道这句在写风大风猛的认识要深得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然应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只有把“读”还给学生,而不是仅靠教师的大讲特讲,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诵读的习惯,在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揣摩体味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语感,获得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感受。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转变角色,变单纯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自主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与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教学理论与实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学效果都是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教师的全部精力都应放在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例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后,我安排了“走近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提出:既然是“课本”,那么这本“书”里就有很多的知识,那么有哪些知识呢?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探究,制订研究计划,并且指导了探究途经:可以在书中获取,可以在网上看看,可以问别人,当然最好是自己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
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典范,也可以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这样一举两得。很多课文故事性很强,有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扮演小导游、讲解员、推销员的身份,向人们介绍某个景点,讲解某些知识,某种产品。这样既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训练。如《家》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小诗,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学习了课文后,学生对家的概念有了更丰富的理解。我便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进行口头创编。我先问:蓝天、树林、泥土、小河,它们还是谁的家?这个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一个个抢着说:蓝天是太阳的家,蓝天是星星、月亮的家,树林是蘑菇的家,泥土是蚯蚓的家,小河是虾子、螃蟹的家等等。接着我又问:你们还知道什么是什么的家吗?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们口中吐露,着实令人欣喜。
总之,阅读是个性化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