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14-09-25杨俊林李海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急性脑梗死

杨俊林+++李海军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100)与加用脑心通胶囊(观察组,n=128)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两组治疗前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胃肠道反应4例,对照组3例,对治疗未造成影响,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急性脑梗死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预后,确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93-03

临床神经科疾病领域常见疾病类型中,脑梗死占较高病发比例,指位于脑组织局部分布的动脉供氧、供血停止,灌注完全中断或减少,诱导组织软化、坏死[1-3]。本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近年随着饮食结构的转变、公众生存压力的增大及老年人口增长的加剧,明显增加了本病的发生比例,选取有效方案治疗是保障预后的关键[4]。本研究选取相关病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与加用脑心通胶囊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140例,女88例,年龄45~76岁,平均(58.9±1.7)岁,均与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于1995年制订的诊断标准符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平均(21.3±3.5)分,均经头颅MRI或CT检查证实,将严重冠心病、脑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并发症、心律失常、皮肤内脏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并行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降颅压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方案应用的同时,加服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4粒/次,3次/d。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采集肘静脉血(隔夜空腹8~12 h),对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加强治疗期间的血压监测,作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复查,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估,总分24分,包括足部、共济失调、上肢症状、膝反射、踝反射、痛觉、温度觉、轻触觉、震动觉、位置觉。分值越低,效果越好。

1.4 效果评定

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显著进步:病残程度1~3级,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未出现降低征象甚至增加,或死亡。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2.4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治疗期间有胃肠道反应4例,对照组3例,对治疗未造成影响,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发病、病残、病死率均居较高水平,与脑血管缺血、痉挛、闭塞、脂代谢障碍、血小板聚集、血管内膜损伤等密切相关[5-6]。急性脑梗死发作时,大部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急性脑梗死病发及病程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学、大脑微循环等改变起重要作用[7],有大量超氧自由基和氧自由基在脑缺血后产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使脑细胞损伤加重。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中风”范畴,多为痰浊或气血素虚,脏腑功能失调,瘀血内生,又受气候骤变、劳倦内伤、用力过度、饮酒饱食、忧思恼怒等诱导因素的影响,而致痰热内蕴、瘀血阻滞,或血随气逆、阳化风动,造成脑脉痹阻,出现昏仆不遂,最终导致中风[8]。脑为病发部位,与脾、心、肝、肾等紧密关联,病机有血、虚、痰、火、风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和影响。病性多为上盛下虚、本虚标实。在本为气血衰少、肝肾阴虚,在标为痰湿壅盛、风火相煸,气血逆乱、瘀血阻滞,引发偏瘫失语、口眼歪斜。气血逆乱,脑部受侵及,诱导神明失去功用为基本病机,故活血通络、祛风化痰、潜阳、滋阴、平肝为基本治法[9-10]。

脑心通胶囊以水蛭、黄芪、地龙、丹参、桂枝、当归、没药、川芎、乳香、红花、赤芍为主要成分,桂枝、黄芪、当归、丹参在中医学中具滋阴潜阳、益气固脱的作用;赤芍可使血浆黏度降低,有效抗凝,使细胞毒性作用减少,减轻细胞浸润,增强脑组织耐缺氧,抗氧自由基,对血-脑脊液屏障、血管壁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使脑水肿减轻,促脑细胞功能恢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效建立侧支循环,促进再通,使半暗带得到有效抢救,脑缺血得以改善,有效避免了脂质物质在血液中的堆积,可抑制血栓形成,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使语言、肢体功能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预后,确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文超,潘速跃.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特征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1):3781-3783.

[2] 刘亭,辛华雯,吴笑春,等.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J].医药导报,2013,32(10):1375-1377.

[3] 罗春华,李国静,刘敏,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0):3676-3678.

[4] 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等.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99-2700.

[5]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等.脑心通胶囊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24):2150-2152.

[6] 黎丽娴,陈立,赵焕佳,等.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615-1618.

[7] 王志杰.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38例[J].中国药业,2013,22(6):110-111.

[8] 吴卫.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55例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6):203-204.

[9] 石云丽.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10-811.

[10] 赵耀.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5):145-146.

[11] 贺蕾.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7):907-908.

[12] 王丽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J].医学信息,2013,26(1):99.

(收稿日期:2014-06-30 本文编辑:许俊琴)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预后,确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文超,潘速跃.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特征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1):3781-3783.

[2] 刘亭,辛华雯,吴笑春,等.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J].医药导报,2013,32(10):1375-1377.

[3] 罗春华,李国静,刘敏,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0):3676-3678.

[4] 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等.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99-2700.

[5]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等.脑心通胶囊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24):2150-2152.

[6] 黎丽娴,陈立,赵焕佳,等.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615-1618.

[7] 王志杰.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38例[J].中国药业,2013,22(6):110-111.

[8] 吴卫.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55例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6):203-204.

[9] 石云丽.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10-811.

[10] 赵耀.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5):145-146.

[11] 贺蕾.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7):907-908.

[12] 王丽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J].医学信息,2013,26(1):99.

(收稿日期:2014-06-30 本文编辑:许俊琴)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预后,确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文超,潘速跃.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特征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1):3781-3783.

[2] 刘亭,辛华雯,吴笑春,等.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J].医药导报,2013,32(10):1375-1377.

[3] 罗春华,李国静,刘敏,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0):3676-3678.

[4] 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等.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3):2699-2700.

[5]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等.脑心通胶囊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24):2150-2152.

[6] 黎丽娴,陈立,赵焕佳,等.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615-1618.

[7] 王志杰.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38例[J].中国药业,2013,22(6):110-111.

[8] 吴卫.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55例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6):203-204.

[9] 石云丽.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10-811.

[10] 赵耀.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5):145-146.

[11] 贺蕾.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7):907-908.

[12] 王丽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J].医学信息,2013,26(1):99.

(收稿日期:2014-06-30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