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走向生本》之悟
2014-09-25陈文威
陈文威
〓〓最近,我仔细拜读了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读后会让你从内心真正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创造。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全新的理念,同时反思自己过去几年的教学,便感觉眼前豁然开朗:我发现了快乐、高效课堂的密码。
〓〓快乐、高效课堂密码一:教案设计落实生本,变教案为学案。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说道“生本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回顾我们原来的教师备课写教案,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也就是教师写教案时,都是想着自己怎样比较好教,好讲。一切教案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如此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在课堂上口沬横飞,大部分学生在神游太空,最后教师拼尽最大的劲讲完后,学生依然一脸茫然,课后还得拼命地给学生补课。这种师本教育,表面上教师是尽职尽责的,实际上徒劳无功,甚至教师只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反而害了学生,最后变成孩子们在课堂上都鸦雀无声,个个都不敢说,不会说,只会机械地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因此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案设计落实生本,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展开设计,变教案为学案。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了解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正如郭教授所说“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利用学生潜在发展的优势,寻求以生为本的和谐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多种智能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自主自动中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享受。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亲历与实践。使学生在生本课堂中,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得到真正锻炼,这样的课堂不就是快乐、高效的课堂吗?
〓〓快乐、高效课堂密码二: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他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的前置性学习,就如工匠有了精良的工具,才能把事情做好。学生也一样,有了充分的前置性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快乐地充满信心地展示。回想以前的课堂,虽然也有预习,但都是读课文,圈生字之类的简单枯燥的预习。老师上课所要提的问题是不让学生知道的,因为知道了,老师会认为学生就没有兴趣,不会听了,老师再讲就没有意义了。在公开课上,为了得到听课人的欢心,为了让课上得更精彩,会偷偷提前告诉学生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甚至告知答案,整节课学生成了演戏者,成了学校或教师的绿叶。最终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只是配合老师演了一堂课的戏。很多听课者都看到了,但出于客气,不说出来,但这种违背了人的自然的做法,时间会把它记录在案,也就是出现了许多老师口中死气沉沉的课堂。如今郭思乐教授的生本课堂打开了这种局面。在生本课堂上,老师们都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前置性作业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由浅入深,既使学困生有兴趣,又使优等生感到有趣味。教师提前把前置性作业告诉学生,让每个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进行有思考的讨论,课堂出现了如老师们所说的“从未有过课堂气氛如些热烈、关系如些亲密的经历”的景象。课堂上的交流真正达到了高效,孩子们在课堂上也感受到探究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不就是快乐、高效的课堂吗?
〓〓快乐、高效课堂密码三: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变独学为群学。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通过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先学,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一下。此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先进行小组内的学习交流,把在完成前置作业时找出疑难知识说出来,向已经学会同学请教,会的学生就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建造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变独学为群学。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