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土地理教育为切入点开展素质教育
2014-09-25陈贻红
陈贻红
〓〓中学地理教材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于生存的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基础内容的学科,地理学科正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载体的地理课程。它的育人宗旨是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同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地理实施能力 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中学地理教育为主线,而乡土地理是最基础的部分。
〓〓在进行乡土地理教育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为目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去指导社会生产实践,通过实践懂得人地关系如何协调。因此以理论为依托,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以实践为主导,鼓励积极探究,探求协调人地关系的地理教学,便自然成为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家乡的建设,使学到的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这就形成理论←→实践的双向促进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地理素质的目的,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在现行的教材中,没有统一的乡土地理内容,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时,适时渗透乡土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工农业生产状况和变化,例如在讲到“世界人口”时,人口问题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我们祖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显得更加严峻。我们是乡镇,人口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在农村普遍存在“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明确“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这样在他们这一代农村的“计划生育”问题将不再会是难题,这都有赖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教育。在讲“自然资源”时,关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都应和家乡的乡土地理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自己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关于土地问题、教材突出了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现象,而在惠东主要的是建筑用地乱占耕地造成的“耕地锐减”,这就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进行调查了解实际的情况,使学生懂得“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的深刻意义,认识到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了。水资源也不断地受污染,在我们惠州地区水体受污染的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如东江,沿江的很多工业废水没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现已导致东江中下游水质严重变差,已不能直接饮用,惠州地区的居民饮用水也要到上游引入。再说我们多祝镇,水源也不断受到污染,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如再不采取措施,长此下去,我们的饮水问题将受到威胁,现在已经有不少人不敢饮用自来水了,所以应该教给学生们“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这一意识。森林资源滥砍乱伐现象在我们农村也是很普遍的,其中一部分是农民砍伐用作燃料,教学中就应让学生懂得森林的重要意义,从而让他们回去作宣传,带动家里人保护好森林资源,不要再滥伐树木,以一带十,以十传百,相信滥砍乱伐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所有的知识我们都应该渗透相应的乡土知识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居住地区的生活环境。
〓〓 在实施素质时,还应该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可利用休息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科技活动,如让他们去做社会调查、编写地理小报、绘制地理漫画等。培养学生调查、探索动手创作的科学精神。如:调查当地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状况、耕地问题等等。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学到的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会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在讲到大气污染时,刚好附近的铁厂排放废气非常严重,我觉得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时候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于是我便利用星期六组织了几个有兴趣的的学生到附近去调查。这使学生感受到参与家乡建设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了。
〓〓 进行乡土地理教育,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地理知识为基础,渗透乡土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发展、了解国情,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贯串乡土地理知识。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