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学习需要问题意识
2014-09-25何宝钜
何宝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探究学习的踪影,或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或自主探究后继而合作探究。最近,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时,充分地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这一次探究学习中明确的问题意识,引起我深入的思考。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善于思考的你们在预习课文时肯定有不少疑问,谁来说说?
〓〓生1:为什么嘎羧在临终前要重新披上象鞍?
〓〓师:跟他有共同疑问的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生2:为什么嘎羧没有去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与战友们一起?
〓〓师:有没有同学跟他有相同的疑问?
〓〓(学生纷纷举手)
〓〓……
〓〓(当遇到问题较简单或缺乏探究价值时,老师随即解决)
〓〓师:嘎羧在临终前为什么要重新披上象鞍?为什么嘎羧没有去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与战友们一起?这两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学习。
〓〓【思考】
〓〓有专家这样界定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在阅读中,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不难发现,探究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实际上探究学习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中,探究问题的提出及解决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因此,能否形成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是判断探究学习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课堂伊始,老师让学生提出阅读文本时产生的疑问,这都是学生的“真问题”,而不是“与我无关的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投入更多的努力,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习过程中的责任,而这是开展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探究一开始,学生就以“学习主体”的姿态进入到学习情境中。
〓〓这是值得去探究的问题。首先,这两个问题都指向了教学的核心目标。老师根据课标的年段要求和单元的训练重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设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品读感人的语句,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体会动物的内心,引导学生与同学分享对嘎羧高尚情怀的理解”。学生要获知问题的答案,就必须通过作者对嘎羧具体细致的描写中体会嘎羧的高尚情怀,因此,问题解决的同时,教学的核心目标也就达成了。其次,这两个问题都能体现语文学科课程的性质。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让学生展开探究的问题需体现该年段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陈先云老师在《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几个问题》中对高年段语言文字运用特点作了简要的概括,其中有以下三点:1. 加强体会、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2. 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要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得言、会意;3. 不断增强篇章意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明确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生在自主探究以上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去品味作者对嘎羧的动作、神态等描写,并努力通过这些描写去读懂嘎羧的内心世界,在此过程中,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既会意,又得言。再者,这两个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苏俄早期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就没有开展探究学习的必要,如果问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可能“够不着”。这两个问题是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仍不能解决的,但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他们是完全有能力“够得着”的,课堂实践也证明了这点。因此,在探究学习的语文课堂,需形成有探究价值的符合学生需求的“真问题”。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