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4-09-25徐卫琼
徐卫琼
摘要: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以怒江州大兴地镇为例,通过收集当地年鉴、走访农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制约因素;劳动力素质;就业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一)大兴地镇基本情况
大兴地镇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中部,境内傈僳族、白族、彝族等10余个民族生活在总面积90%的山区、半山区上,全镇75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镇总人口6216户17204人(其中农村人口5747户16341人)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5%,劳动力资源数为10628人。全镇总耕地面积28811亩(其中旱田23588亩,水田5223亩,水田占总面积的18%),人均耕地面积1.75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36元。
(二)大兴地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大兴地镇共居住有5747户农民共计16341人,其中非在校劳动力为 10838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66.96%。调查显示:截止2013年4月底,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人数706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总数的4.36 %。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在本乡(镇)范围内的有28人,在本县范围内的有260人,在本省范围内的有 91人,在外省的有318人,其他有9人。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5人,第二产业的有437人,第三产业的有234人。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转移的距离呈增加态势
大兴地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距离,各地数量分布不均衡,转移的程度不同。在调查的706个外出劳动力中,省外转移318人占45%,省内转移91人占12.9%,县内转移260人占36.8%,大部分外出劳动力集中到省外转移。
2.外出时间具有明显的时间间隔性
分析农户的调查数据,大多数农民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农忙季节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回乡抢收抢种,或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都要回乡与家人团聚,普遍存在着向农村回流的现象。据调查显示:截止2013年4月底,大兴地镇在外务工劳动力中,返乡回流农民工总人数为 119人,占总人口数的0.74 %,占90%的农民在春节、农忙时节返乡。调查中发现季节性转移和外出半年以上时间的农村劳动力偏多。由于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也呈季节性波动。
3.转移方向呈双向性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第一,县域、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第二,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4月,大兴地镇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62%、第三产业的占33%。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土地资源的限制
第一,由于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大兴地镇为例,全镇农业人口人均水田土地面积为0.32亩/人,旱地1.44亩 /人。大多数土地以旱地为主,可用耕地少。第二,农村的生产机构和发展模式较为单一,边疆地区大多数种植的经济作为主要水稻、玉米,经济收益低。农村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低都是造成农业劳动力闲置的原因。
(二)富余劳动力的存在
由于受地理环境、可用耕地面积低等因素的影响,边疆地区的农民在农村不能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只能去城市谋求出路。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三)较高劳动报酬的吸引
据调查显示,以怒江州为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73元,泸水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95元,以上数据表明农民人均收入偏低。调查中,一位外出打工的农民透露,其外出到新疆打工每月收入有近4000元。非农业部门为农业劳动者提供了较高的劳动报酬;劳务输出的收入相比较农业收入要高,致使更多农民外出,且城市具有良好便捷的服务机制,对农民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健全
与中国大多数农村类似,由于劳动力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找工作的需求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来自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多是自发的,寻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老乡关系,缺乏正规的中间组织。据调查显示: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的占62.37%;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的占13.20%;自己应聘的占11.10%。这种“乡土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信息很少且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再加上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1]。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信息取得的高成本。
(二) 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从文化程度上看,少数民族农业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低。以大兴地镇为例,据镇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9月,大兴地镇农业青壮年人口数为8796人,其中初中水平学历为2492人,占29%;高中以上520人仅占0.06%;小学四年级以上2897人,占33% 脱盲人数为2870人,文盲率为0.37%,仍有38人为文盲半文盲,掌握技术人数为236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初中。這种低文化素质的状况使得农村劳动力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文化素质低下,在劳动力转移过程处于被动地位,工作多是些属于“脏、重、差”的一些简单生产,如清洁工、建筑工、保姆等;劳动报酬比同等条件的城镇居民偏低,劳动报酬不能反映劳动力的价值。
2. 科技素质不高
受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他们普遍拥有的技能传统、单一,缺少现在新型的农业科技知识。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较少。调查发现,全镇仅有2%的农民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3%,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占大多数。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导致他们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也很难在非农部门中稳定下来。
(三)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乡镇企业在市场上灵活机动的优势不断丧失,加之乡镇企业自身的缺点开始暴露,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发展力,竞争力不断下降,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基于地理因素的影响过于分散、地区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乡镇企业作为聚集的效应作用降低,使吸纳就业的容量减少;因为资金增密,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一些简单农业劳动力对乡镇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导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也在不断下降。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国家层面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这就要求从国家层面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困难扶助体系和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第二,进一步整合劳动力市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城乡要素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从国家到各省、地区应构建多方位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同时,国家层面需完善法规建设,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二)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提高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性出路之一。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做好“控辍保学”,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劳动力后备军;进一步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以职业技术教育依托,由各级政府组织建立针对性的实用培训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有专长的新生代农民,使其在劳动力转移中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增加工资的收入。同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三)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乡镇龙头企业,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乡镇企业能大量吸納农村劳动力。一是要切实搞好乡镇企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地区结构等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乡镇企业竞争优势。二是加快乡镇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的步伐,转变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外界大型企业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产业是一个趋势,通过特色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
以大兴地镇为例,第一,根据本土产业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畜牧、核桃加工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但是特色产业选择不宜过多,需理清思路,不能只注重发展产业的多样性而忽略了产业发展的专业性。需从几个特色产业中选择一个具有本土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大兴地镇现今最具特色的是核桃加工产业,已经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政府应该抓住这一特色,招商引资,合理规划,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引进企业办厂,将本地的特色产品基地(核桃)作为原料供给厂商,建立企业与农产品的供销关系,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产业化的经营体系;第二,以特色产业带动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核桃工产业的同时,带动如运输、餐饮、农副产品销售和刀具打制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附带的产业相关优惠政策,让全镇的劳动力都全力以赴的投入核桃加工特色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
[参考文献]
[1]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9-10.
[2] 刘建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10,9(5):675—676.
[2] 刘建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报),
[3] 郭庆.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59.
[4] 熊望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浅析[J].新疆财经,2001,(06);27-28
[5] 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怒江州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怒江调查队.2013年怒江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