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
2014-09-25王洪梅
王洪梅
现代教育正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一定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但同时又强调“减负”并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按照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现代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以下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的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掌握知识。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抽象乏味,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老师如果能把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情境中,那么一定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我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个故事啊?”“想。”“那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个故事。”接着我开始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笔者不厌其烦地说下去。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终于有一个同学忍不住站起来打断我的话,说:“老师,你讲的就这故事呀,只不过把几句话不断地重复来重复去。”“对!不断地重复。”其实,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不断重复”的含义,为教学“循环小数”这个概念打下基础,而且还可以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这在笔者的意料之中。所以精心设计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获取结论
数学来源于生活。许多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教师对于一些数学结论,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践和发现数学结论。现代教学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先让学生去猜想圆锥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预圆柱的体积的关系。有的同学可能猜想是1/2、1/3或1/2多一点等,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动手,获得结论,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还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学效果。
三、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提高。练习设计的形式要多样,有层次性,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约数和倍数》时,我给全班学生编号。然后让全体学生站在座位上,紧接着我提要求:“编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坐下”、“编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坐下”、 “编号有因数3的同学坐下”、 “编号是7的倍数的同学坐下”。这时教室里就剩下十来位同学,我又问:“你们分别有哪些因数?”同学们立刻意识到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游戏形式活泼生动,在玩中学习,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当然,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的方法不一。教师要“因班施教”,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变“厌学”为“乐学”。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要从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的方法不一。教师要“因班施教”,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摒弃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变“厌学”为“乐学”。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要从培养能力的高度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去探索数学的奥秘。“教学情境的创设”被其他老师亲切称为一道“家常菜”,“家常菜”人人都会做,但要做出特色和味道来,却需要用心和专心。因而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才会更“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安徽双涧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