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2014-09-25王三阳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路家长艺术

王三阳

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一所不起眼的城乡接合部学校在潍州剧场举办的一场文艺演出引发了一场轰动。来自全国各地出席“全国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艺术研讨会”的代表们,与会的专家、领导和家长们,对这场演出交口称赞。《现代教育报》、《山东青年报》、《潍坊大众》和潍坊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次演出的盛况。

除了综合类节目,最让大家震动的是五首大型民乐曲目的演出,担纲这五首大型民乐曲目演出的是一个由二至六年级90名小学生组成的民族乐团。庞大的阵容、精彩的演出,引得大家频频点头,一位外省代表这样感叹道:一所小学校的艺术教育都搞得这样精彩,足见潍坊市的艺术教育名不虚传!

一场学校的文艺演出何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不得不说,这不是一所资源丰富、位置尊贵的城区名校,它只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学——潍城区仓南路学校。学校坐落于城乡接合部,位置比较偏僻,规模也不大。但是这几年来,仓南路学校以民族器乐为主的艺术选修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深受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学生的喜爱。2012年,仓南路学校的艺术选修课程被潍坊市教育局确立为全市中小学精品育人课程,同年获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创新燎原奖。学校也于2013年荣获潍城区教育局“宜学特色校”的称号。

一、孩子的需求:学校课程改革的原点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仓南路学校,多年来办学条件一直相对薄弱,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学生来源基本以学校周边农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其中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全校学生总数的75%。

那么,促使学校思考并进行课程改革的起点在哪里?又为什么选定艺术课程作为着力点呢?这要从早年学校组织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说起。2007年,学校筹备庆“六一”文艺演出,为集中展示学生的艺术特长设置了一个叫“班级才艺展示”的节目,其中的重头戏是器乐展示的环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选演员的时候,全校647名学生中竟然找不出一个有器乐特长的学生。

这件事情对学校上上下下的触动很大,引起大家的热议,大家在沉思,在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学生没有学习艺术特长的兴趣,还是家长对培养孩子艺术特长不重视?是学校缺乏开设艺术课程的师资和基本物质条件,还是老师,包括音乐老师自身缺乏足够的才艺来支撑课程的实施?……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专门召开了家长会、师生座谈会,对全校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

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有想法,很多孩子对于学习艺术上的一技之长感兴趣,有渴望。调查也揭示了造成孩子缺乏艺术特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居住地离城区较远,周边没有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到城区去学习交通较为不便;二是学校家长大多是以打工或做小生意为主,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孩子的艺术学习上;三是大部分学生家庭收入较低,家长无力承担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费用。

没有社会资源,家长无能为力。怎么办?是固然置之,任其自然发展,还是积极回应,想方设法开展艺术教育?学生的需求,家长的要求,就是学校课程改革规划的起点。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学校毅然决定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并经过充分酝酿,确立了“以艺术选修课教学为主渠道,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艺术文化为依托”的工作思路,决定由学校负责聘请校外优质师资,提供学习场地,安排不占用学生休息的在校时间,来免费开展以民族器乐为主的艺术选修课程,全力解决学生艺术学习匮乏的现实问题。

二、创新:突破艺术教育实施的瓶颈

有时候宏观决策的决心易下,但在现实实施的层面往往缺少有效的实施措施,造成学校课程改革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的结果。这样的事情常常不绝于耳。同样的现实是,仓南路学校虽然决定在全校开设艺术选修课,大力普及艺术教育,全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是机制保障问题,专业师资向何处聘请与能否请到的问题,以及资金投入上的巨大缺口。面对这三大“瓶颈”问题,学校决定以创新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全校教师总动员,大家集思广益,都参与到提建议想办法的行列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大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打开了艺术选修课程顺利实施的突破口。

一是机制保障问题。为了使艺术选修课落到实处,学校把艺术选修课列入校本课程,每周三个课时,排进课表,以“立法”的层面确保艺术选修课程的实施。同时,学校组建了历史上的第一支小学生民族乐团,让学生们互相激励,在浓烈的氛围中不断深入学习艺术课程。

选修课打破原来的行政班级建制,实施“走班制”。现在,学校开设有笛子、二胡、琵琶、扬琴、柳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古筝、唢呐、笙、打击乐等民族器乐班,还开设有口风琴班、葫芦丝班、舞蹈班、合唱班、美术班、课本剧及相声等10余个其他艺术门类的选修班。学生们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班择课。学校先后制定了《学校艺术选修课实施细则》、《校园艺术评价细则》等实施和评价办法,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把艺术选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目标,规范管理,确保了艺术选修课的有序开展。

二是专业师资的问题。艺术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仅凭学校现有师资远远达不到课程开设的条件。为此,学校采取开放思维、多管齐下的方式来这解决这一问题。充分挖掘校内的人才资源,对本校教师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采取了聘请社会专业人才入校执教的办法,吸收艺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校任教,让他们成为学校艺术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发掘,对外引进,人尽其能,锻造出了一批能力出色、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在六年的实施中,这一批艺术教育教师以突出的表现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渐渐吸引了家长的眼光。家长们不必东奔西跑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收费高昂的培训班,而是慢慢以欣赏的态度看着孩子们在选修班中不断学习提高。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仓南路学校足不出校就能享受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家长一个劲地向学校表示感谢。

三是资金投入的问题。这是三大“瓶颈”中最难的一个。聘请校外师资需要钱,购买乐器需要钱,创设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编写校本教材、定期组织文艺演出也需要钱。这么一所小学校,钱从哪里来?

学校在这方面决心很大:一是“优先”策略,学校办公经费优先保障艺术选修课的需要,选修课资金优先使用,确保课程实施;二是念好“挤”字诀,学校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号召全体师生争做 “节约教师”、“节约小标兵”,同时尽可能压缩学校各项办公开支,减少甚至取消原本就不多的奖金福利;三是“自力”,在组织演出活动时,舞台道具都是学校教师们亲手制作的。演出的各种服装先是想办法借,借不到的就自己动手做,自己做不了的就去租。通过这些方法确实节省了不少资金。尽管学校财力有限、资金十分困难,但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学生身上,老师们都觉得“值”。

四、校本化:艺术选修课落地生根

艺术教育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它能否在仓南路学校扎下根来,生长壮大,直接决定了学校当初的课程改革设想能否实现的根本问题。

仓南路学校开设的艺术选修课范围广,形式多,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大,因而积极性很高。这是起点,如何从这一良好起点出发,真正将艺术教育深入开展下去,仓南路学校确定了积极的校本化策略。

这些校本化策略包括教材、实施、评价、展示等多个层面的举措。第一,为便利教学的开展,学校根据不同专业门类,采取边实施边积累的办法,分别研发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第二,选修课实施上,没有按照以往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实践证明,放学后的兴趣小组活动往往时间不能保证,学生也容易不够认真地对待。仓南路学校是利用正规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实施艺术选修课的,无论是时间还是师生的状态,都能比较好地确保选修课的有效学习和质量。第三,学校还制订了艺术教育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年级分别采取自评、互评的综合等级评价,凡是在学习中成绩突出的,都纳入年度“特长小明星”的评选。学校还有计划地对选修课进行整合,把文化素质的培养渗入选修课之中。比如在选修课教学中渗透了古诗文素养教育,把古诗文素养与艺术教育、文艺汇演相结合,成功举办了“庆‘六一,让梦想起飞”经典诗文诵读专场文艺演出。对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来说,展示和体验是激发孩子持续不断进行艺术学习的屡试不爽的办法。学校每年都会通过举办文艺汇演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以此来回报教师的精心付出,回应家长的热切期盼。

经过六年的不断探索,仓南路学校形成了“按需设班→自主选择→学习提高→表演展示→多元评价→提升素质→铸就品牌”的艺术教育的校本模式。在仓南路学校,一到周二下午,整个校园丝竹悦耳,歌声悠扬,孩子们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尽情地放飞情思,体验快乐。

五、接地生长:艺术教育撬动学校整体工作

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对仓南路学校这样一所小规模的学校来说,可以说是举全校之力才能完成的一项大工程,用“小学校的大手笔”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因为除了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用心尽力才能完成。

张振东校长是艺术选修课的倡导者和策划者,他对开展这项课程情有独钟。在仓南路学校工作八年间,他和他的团队一起摘除了一项又一项薄弱指标的帽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学校发展的奇迹。但使他最引以为豪的还是关于艺术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是在张校长和学校班子的引领下,艺术课程才得以逐步完善提高并向纵深发展。

副校长于秀娟负责课程的管理工作,一到艺术课程时间,她就会换上平底布鞋,南楼北楼、楼上楼下地转教室,对每个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巡查,与外聘教师进行不间断地交流沟通,向本校担任组织任务的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与思想状况,随时发现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各项问题。有细心的教师曾给她计算了一下,每次转班级行走10公里,六年来走了2400公里,穿破了十几双鞋子,大家都开玩笑说于校长练就了一双“飞毛腿”,调侃之中渗透的是她满满的责任和付出。

张维娜是一名语文教师,爱好艺术的她在爱乐团成立后,通过认真学习揣摩,如今已成为乐团指挥。在仓南路学校,每次有演出,你就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所有教师齐上阵,男教师干力气活儿,布台、搬运大型乐器;女教师为演员化妆、整理演员服装。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干得井井有条。那股子热火朝天的干劲儿也感染了广大家长,许多家长也纷纷主动加入工作的行列。这股巨大的热情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逐渐渗透在其他的工作当中,对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课程开设六年来,学生参与率逐年提高,学生的特长和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方面,学生通过艺术选修课培养了学习兴趣,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一技或多技之长。由于是自主选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所以特别感兴趣,学起来也较为扎实认真。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比赛和文艺演出,得到了实践和锻炼,开阔了视野,拓展了体验,增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在课程的研发与教学中,教师们认真编写和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制定课程发展实施规划,总结课程实施成果,是一项长期开展的系统工程。学生的成长,家长的肯定,课程的实施效果与取得的成绩,激发了学校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坚定了办好群众满意学校的信心。师生由艺术教育所获得的成长体验与愉悦享受,扩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促使仓南路学校一年一个台阶,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2011年5月,教育部颁布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文件,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仓南路学校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可以说是得其先声。学校通过艺术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口,通过这一窗口,乡村学校的孩子得以窥见典雅的艺术殿堂,提升了业余生活的品味。实践证明,当一个人在孩子时代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诗意时,那份诗意就会沉淀在他的生命中,成为其一生时时氤氲、温暖和激励自己的不竭动力。

(作者系全国幸福教育联盟主席、上海市金山区教育信息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南路家长艺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纸的艺术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
家长请吃药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