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4-09-25李德萍
李德萍
【摘 要】分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88-02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到如今国际贸易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在此情形下,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融理论与实务为一体且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适合我国当前企业所需国际贸易人才的关键。本文试分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零散缺少创新。据调查,各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开设该门课程的课时一般都有55课时至60课时,但教师在授课中没有整合教学内容,课堂上仍然照本宣科、按照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检验、支付、投诉等分割教学,缺少把这些内容串起来的一条主线。
(二)重专业能力轻职业素养。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毕业生“会做事又会做人”即专业能力强和品德好,但浏览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网可知,专业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以“岗位技能型”,为主,过于强调提高学生岗位能力,轻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毫无疑问,这将制约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很多私立高职、三本大学大量增加,学生生源的锐减令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除了严格按照教育部政策从高考中录取毕业生外还采取了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中职毕业后直读高职等灵活的政策进行招生,这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理解能力上有很大差异,加大了教师在专业教学方面的难度。
(四)考核方式单一。期末一张卷已成为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核方式。在新形势下,结合外贸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毕业生有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又有操作能力的现实,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有效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专业教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堂上采取一些新的做法,也完全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一条贯穿教程内容的主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涉及贸易、物流、报关、报检、金融等行业,专业性强,内容多、学生素质差别大。为了提高学生听课质量,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用一条线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具体做法是:以企业实际交易过程为依据,把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设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订立一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各条款为教学目标,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涉及的出口商品品质、数量、价格、支付、包装、装运、保险和索赔仲裁等内容穿插到合同中的品质条款、数量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件、保险条款和索赔仲裁条款(如表1)。
表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能力目标 学会草拟国际贸易合同
1.会制定品质条款 2.会制定数量条款 3.会制定包装条款 4.会制定价格条款 5.会制定保险条款 6.会制定装运条款 7.会制定支付条款 8.会制定检验条款 9.会制定不可抗力条款 10.会制定索赔条款 11.会制定仲裁条款
知识目标 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
1.掌握品质的表示方法 2.掌握溢短装条款的运用 3.掌握包装种类及包装唛头 4.熟悉价格术语及价格构成 5.熟悉保险类别及承保范围 6.熟悉装运条款的内容及提单 7.熟悉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 8.熟悉检验方式及证件类型 9.了解不可抗力的构成 10.了解索赔条款的内容 11.掌握仲裁的效力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先设定一笔交易即两个公司一个国内出口公司另一个为国外的进口公司正在进行某一具体产品买卖,其次,把学生分成每6人为1个小组,各小组要分3个人担任卖方成立虚拟的国内出口公司,3个人成立虚拟的国外进口公司,最后每组成员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的交易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模拟企业交易过程的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订立合同前的工作,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建立业务关系、业务磋商中的询盘、发盘、还盘到接受和订立国际贸易合同;第二部分,进出口商履行合同的工作,内容包括信用证项下支付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款、保险条款、检验条款、索赔条款等内容的学习和订立。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在指导学生模拟进出口业务操作时,还要全程记录各小组课堂上担任相关业务角色:组织货源业务、报关业务、租船订舱业务、报检业务的各学生表现。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课堂上完成合同各条款的订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合同条款订立的过程中可轻易地把课程各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学生在动脑动手去订合同的过程也牢牢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模拟企业实际操作的情景教学法能够收到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的效果。
(三)运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沟通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涉外性和技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中要使用双语教学,同时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合同、信用证和单据等尽量选用英文资料,真实地展现实际业务中的样本,使教学内容紧贴进出口业务实际。同时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外销员、报关员、报验员等资格证书的考试以及毕业后能胜任相应的外贸业务岗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这些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订立销售合同各条款的能力,也要求学生运用专业英语口头表述各项业务的交易过程。
(四)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课程教学。“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课件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把对学生思想品质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参透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后要充分利用网络各种交流工具,把一些跟课程相关的有用的信息不断地提供给学生,老师既能随时在网上为在校的或毕业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建议,也便于毕业生在工作后可随时向专业课老师传递企业新的资料或资讯,教学相长。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
(五)创新考核方式,客观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已不适合客观评定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采取课堂考核、课外作业考核和期未试卷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不但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凸显能力技能。
1.课堂考核。教师将上课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双数),每个小组6人。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联系、安排等方面工作。每次课堂练习时,各小组分别扮演卖方或买方,在审阅交易案例后,就交易条件进行小组间交流,组内成员讨论,草拟交易条款,小组代表陈述或在黑板上展示,同学点评,老师点评并记录成绩。以代表小组发言、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教师检查或批阅学生个人课堂作业等项目,按以下陈述的A、B、C档记录成绩:A——能正确表述条款,分清责任与义务,内容完整;B——能基本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不够简明,内容较完整;C——有部分内容不能分清责任与义务,表述明显不正确,内容不完整。其中,如代表小组陈述发言所得A档成绩,则组内成员同样获得一次同等A档成绩,代表者多得一次A档成绩,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课外作业考核。教师设计的课后案例分析题或仿真企业业务操作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书面形式上交作业。作业中陈述的内容必须包括:由哪位学生于什么时间收集到某一篇文章,该文章来自何处?如文章来自“中国商务网”,文章何时发表或何时登载?作者是谁?小组内何时何地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时有谁缺席?由谁起草或归纳大家的体会,体会的内容有哪些?
每题安排课堂评议。课堂评议时,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限时3分钟内陈述小组体会。组内成员补充发言,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并按以下要求记录成绩:A——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正确,语言简练,声音洪亮,仪表端正;B——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基本正确,语言简练,声音较洪亮,仪表端正;C——基本能交代清楚文章来源及小组讨论的情况,陈述观点部分不正确,语言不够简练,声音不够洪亮,仪表端正。按上述A、B、C三档评定,书面作业由教师评定;代表发言得分,组内其他成员同样取得相应得分,代表者多得一次分;补充发言者为个人得分;组内互评按6人组计,按参与度评2人为A、3人为B,1人为C;组间互评以代表发言的表现比较,本组只评其他各组。以6组计,评出2组为A,3组为B,1组为C。
3.期末考核。该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实践考核以分组完成作业形式。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课堂练习成绩以每两个条款学习内容作汇总1次,每次以A×3+B×2+C×1计算个人得分值,以全班学生人数的分值排序达到前15%以上者为90分以上,达前40%又小于前15%者为80-89分、达前85%又小于前40%者为70-79分、后15%者为60-69分,迟到每次扣3分,旷课每次扣10分,三次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不及格。若干次总和平均即为课堂练习的总成绩。
课外作业成绩,每次作业参照上述课堂练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最后,课程总成绩=课堂表现成绩×0.2+课外作业×0.1+课程期末考试×0.7。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订立销售合同条款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试方式,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操作的全过程和现代的国际贸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合同条款及后续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和各种国际贸易业务单据的填制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学完本课程能切实提高学生正确履行外贸业务的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卿.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孟祥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万文丽.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JGB299)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