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本“附件”提升教学效果
2014-09-25鲁新民
鲁新民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抓大放小”是经验之谈,然而“谨小慎微”、“细节决定成败”亦可资借鉴。就思想政治学习而言,我们往往习惯于重视课本中的正文,课本即正文,而把其他的统统归为可有可无的“犄角旮旯”。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插图、探究活动等,都是课本的“附件”,都是不该忽视的“角落”,否则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思想政治四个必修课本的每一个单元开始都绘制了一幅内容结构图。从中我们可以明了该单元教学内容的递进层次、横向关联、综合要求,可以明了该单元的内容目标,确认教学重点或基本观点。
例如,《经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标题是生活与消费,包括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而这一单元内容结构图的主标题就是货币、价格、消费。它从正确认识货币、透视商品价格、理性对待消费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架构。正确认识货币一支,涉及货币的产生和作用,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信用卡、支票和外汇;透视商品价格,涵盖价格形成与变动规律,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产者的影响;理性对待消费一支,包括消费的制约因素和类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复杂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最后归结到综合探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对待金钱。这样一来,知识脉络一目了然、清晰可见。
二、目录
课本目录是课本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导读和检索课本的工具。它是对一本书主体内容的简明概要,提纲挈领。然而,从未认真运用过课本目录的师生为数不少。在他们看来,目录只不过是把单元、课、框标题罗列出来,再加个页码,既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无必要。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这几年浙江省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设问看,其考查的知识范围往往就是以目录中各级标题的形式来限定。在此列举两个例证:
【2012浙江文综,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文化生活第十课的标题)
【2011浙江文综,40(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标题)
目录中的课和框,构成课文的逻辑框架,可谓“串珠的线、辐射的点”,是展开教学内容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对目录的运用绝不仅仅是检索,更重要的是把握知识要点,形成知识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地将框标题下的目名都补充完整,以便复习备考时弄清楚某个知识点是结在哪个“枝干”上的,以免张冠李戴。2013年文综40(2)考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它的检索路径应该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二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足见目录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作用。
三、引言
现行课本,每个单元和每一课都安排有引言。引言是写在课文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课文内容的概述或感想。目的是向学生简略描述课文内容或相关背景,提出课文中要解决的问题,吸引其对课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譬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引言一开头就讲,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里让人产生疑惑的是:本书第一课明明提及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种提法有矛盾否?毋庸置疑,这是要告诉我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是表述有所差异,内涵与本质都是相同的。单元引言通常还会抛出一组课文将要探究和阐释的思考题,并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做相当精炼的概括。随后的课文会紧紧围绕这组问题进行分析而不会偏离甚至逆转。从一定意义上说,单元引言已能充分展示单元内容的精华。
四、辅助文
每一目题中都编排了一些辅助文,字体为黑色的楷体字,字号较正文略小,一般由三个栏目构成:“名人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这部分内容对理解和掌握正文,以及沟通不同知识、观点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丰富课本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习负担;既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又关照不同学生的差异。名人名言被引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试题情境,很常见,也很有文化味道。
比如,【2012安徽文综,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上题中荀子的这句名言就来自生活与哲学课本。同样的,“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被引入2013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题。
五、插图
与旧课本相比,现行思想政治课本“图文并茂”、“左文右图”的呈现,插图形式多种多样,插图之多,不可同日而语。确实,插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即图而求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插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和相应拓展。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或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其中的那种知识联系。以往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以此作为考察知识深度的一个方面。重视课本插图的分析与利用,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
比如,【2009福建文综,27】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该试题中的插图就直接取自经济生活课本,反映的是“货多不值钱”的现象。类似的情况,尤其是经济生活的插图,在各地会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模拟考试中高频出现。
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课文中带有虚线方框的仿宋体字部分,既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也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有重要作用。它注重提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它的活动框设计贯穿于展开教学内容的全过程,这种设计既致力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纵观近年来各地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不难发现,直接取材于课本的探究活动作为试题情境的命题手法屡次使用,会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也是如此。
例如,【2009浙江文综,3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该试题的四个选项,分别出自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探究活动:①选项在课本P88;②选项在课本P87;③选项在课本P89;④选项在课本P86,有所改动。
再如,【2009安徽文综,8】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 D.③④
该试题的四个选项,其中选项③出自生活与哲学课本P76的探究活动,①、②、④三个选项分别出自文化生活课本P74、P110、P110的探究活动。
还有,“烛光照亮小屋”(生活与哲学课本P6)编入浙江省2010年会考题;鲁迅评点拿破仑(生活与哲学课本P92)编入浙江省2011年会考题;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想当然、自认为的“犄角旮旯”未必是准确的,离开对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的研读而“想当然”下结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懂得课本中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插图、探究活动这些“附件”的价值与功能,并能合理利用它们,对全面掌握课本知识以及复习备考,意义不可小觑。
【责任编辑郑雪凌】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抓大放小”是经验之谈,然而“谨小慎微”、“细节决定成败”亦可资借鉴。就思想政治学习而言,我们往往习惯于重视课本中的正文,课本即正文,而把其他的统统归为可有可无的“犄角旮旯”。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插图、探究活动等,都是课本的“附件”,都是不该忽视的“角落”,否则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思想政治四个必修课本的每一个单元开始都绘制了一幅内容结构图。从中我们可以明了该单元教学内容的递进层次、横向关联、综合要求,可以明了该单元的内容目标,确认教学重点或基本观点。
例如,《经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标题是生活与消费,包括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而这一单元内容结构图的主标题就是货币、价格、消费。它从正确认识货币、透视商品价格、理性对待消费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架构。正确认识货币一支,涉及货币的产生和作用,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信用卡、支票和外汇;透视商品价格,涵盖价格形成与变动规律,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产者的影响;理性对待消费一支,包括消费的制约因素和类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复杂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最后归结到综合探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对待金钱。这样一来,知识脉络一目了然、清晰可见。
二、目录
课本目录是课本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导读和检索课本的工具。它是对一本书主体内容的简明概要,提纲挈领。然而,从未认真运用过课本目录的师生为数不少。在他们看来,目录只不过是把单元、课、框标题罗列出来,再加个页码,既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无必要。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这几年浙江省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设问看,其考查的知识范围往往就是以目录中各级标题的形式来限定。在此列举两个例证:
【2012浙江文综,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文化生活第十课的标题)
【2011浙江文综,40(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标题)
目录中的课和框,构成课文的逻辑框架,可谓“串珠的线、辐射的点”,是展开教学内容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对目录的运用绝不仅仅是检索,更重要的是把握知识要点,形成知识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地将框标题下的目名都补充完整,以便复习备考时弄清楚某个知识点是结在哪个“枝干”上的,以免张冠李戴。2013年文综40(2)考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它的检索路径应该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二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足见目录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作用。
三、引言
现行课本,每个单元和每一课都安排有引言。引言是写在课文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课文内容的概述或感想。目的是向学生简略描述课文内容或相关背景,提出课文中要解决的问题,吸引其对课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譬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引言一开头就讲,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里让人产生疑惑的是:本书第一课明明提及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种提法有矛盾否?毋庸置疑,这是要告诉我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是表述有所差异,内涵与本质都是相同的。单元引言通常还会抛出一组课文将要探究和阐释的思考题,并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做相当精炼的概括。随后的课文会紧紧围绕这组问题进行分析而不会偏离甚至逆转。从一定意义上说,单元引言已能充分展示单元内容的精华。
四、辅助文
每一目题中都编排了一些辅助文,字体为黑色的楷体字,字号较正文略小,一般由三个栏目构成:“名人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这部分内容对理解和掌握正文,以及沟通不同知识、观点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丰富课本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习负担;既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又关照不同学生的差异。名人名言被引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试题情境,很常见,也很有文化味道。
比如,【2012安徽文综,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上题中荀子的这句名言就来自生活与哲学课本。同样的,“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被引入2013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题。
五、插图
与旧课本相比,现行思想政治课本“图文并茂”、“左文右图”的呈现,插图形式多种多样,插图之多,不可同日而语。确实,插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即图而求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插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和相应拓展。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或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其中的那种知识联系。以往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以此作为考察知识深度的一个方面。重视课本插图的分析与利用,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
比如,【2009福建文综,27】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该试题中的插图就直接取自经济生活课本,反映的是“货多不值钱”的现象。类似的情况,尤其是经济生活的插图,在各地会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模拟考试中高频出现。
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课文中带有虚线方框的仿宋体字部分,既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也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有重要作用。它注重提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它的活动框设计贯穿于展开教学内容的全过程,这种设计既致力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纵观近年来各地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不难发现,直接取材于课本的探究活动作为试题情境的命题手法屡次使用,会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也是如此。
例如,【2009浙江文综,3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该试题的四个选项,分别出自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探究活动:①选项在课本P88;②选项在课本P87;③选项在课本P89;④选项在课本P86,有所改动。
再如,【2009安徽文综,8】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 D.③④
该试题的四个选项,其中选项③出自生活与哲学课本P76的探究活动,①、②、④三个选项分别出自文化生活课本P74、P110、P110的探究活动。
还有,“烛光照亮小屋”(生活与哲学课本P6)编入浙江省2010年会考题;鲁迅评点拿破仑(生活与哲学课本P92)编入浙江省2011年会考题;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想当然、自认为的“犄角旮旯”未必是准确的,离开对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的研读而“想当然”下结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懂得课本中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插图、探究活动这些“附件”的价值与功能,并能合理利用它们,对全面掌握课本知识以及复习备考,意义不可小觑。
【责任编辑郑雪凌】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抓大放小”是经验之谈,然而“谨小慎微”、“细节决定成败”亦可资借鉴。就思想政治学习而言,我们往往习惯于重视课本中的正文,课本即正文,而把其他的统统归为可有可无的“犄角旮旯”。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插图、探究活动等,都是课本的“附件”,都是不该忽视的“角落”,否则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思想政治四个必修课本的每一个单元开始都绘制了一幅内容结构图。从中我们可以明了该单元教学内容的递进层次、横向关联、综合要求,可以明了该单元的内容目标,确认教学重点或基本观点。
例如,《经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标题是生活与消费,包括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而这一单元内容结构图的主标题就是货币、价格、消费。它从正确认识货币、透视商品价格、理性对待消费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架构。正确认识货币一支,涉及货币的产生和作用,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信用卡、支票和外汇;透视商品价格,涵盖价格形成与变动规律,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产者的影响;理性对待消费一支,包括消费的制约因素和类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复杂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最后归结到综合探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对待金钱。这样一来,知识脉络一目了然、清晰可见。
二、目录
课本目录是课本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导读和检索课本的工具。它是对一本书主体内容的简明概要,提纲挈领。然而,从未认真运用过课本目录的师生为数不少。在他们看来,目录只不过是把单元、课、框标题罗列出来,再加个页码,既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无必要。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从这几年浙江省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设问看,其考查的知识范围往往就是以目录中各级标题的形式来限定。在此列举两个例证:
【2012浙江文综,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文化生活第十课的标题)
【2011浙江文综,40(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标题)
目录中的课和框,构成课文的逻辑框架,可谓“串珠的线、辐射的点”,是展开教学内容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对目录的运用绝不仅仅是检索,更重要的是把握知识要点,形成知识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地将框标题下的目名都补充完整,以便复习备考时弄清楚某个知识点是结在哪个“枝干”上的,以免张冠李戴。2013年文综40(2)考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它的检索路径应该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二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足见目录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作用。
三、引言
现行课本,每个单元和每一课都安排有引言。引言是写在课文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课文内容的概述或感想。目的是向学生简略描述课文内容或相关背景,提出课文中要解决的问题,吸引其对课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譬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引言一开头就讲,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里让人产生疑惑的是:本书第一课明明提及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种提法有矛盾否?毋庸置疑,这是要告诉我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是表述有所差异,内涵与本质都是相同的。单元引言通常还会抛出一组课文将要探究和阐释的思考题,并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做相当精炼的概括。随后的课文会紧紧围绕这组问题进行分析而不会偏离甚至逆转。从一定意义上说,单元引言已能充分展示单元内容的精华。
四、辅助文
每一目题中都编排了一些辅助文,字体为黑色的楷体字,字号较正文略小,一般由三个栏目构成:“名人名言”、“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这部分内容对理解和掌握正文,以及沟通不同知识、观点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丰富课本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习负担;既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又关照不同学生的差异。名人名言被引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试题情境,很常见,也很有文化味道。
比如,【2012安徽文综,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上题中荀子的这句名言就来自生活与哲学课本。同样的,“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被引入2013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题。
五、插图
与旧课本相比,现行思想政治课本“图文并茂”、“左文右图”的呈现,插图形式多种多样,插图之多,不可同日而语。确实,插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即图而求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插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和相应拓展。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或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其中的那种知识联系。以往高考命题对于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以此作为考察知识深度的一个方面。重视课本插图的分析与利用,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
比如,【2009福建文综,27】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该试题中的插图就直接取自经济生活课本,反映的是“货多不值钱”的现象。类似的情况,尤其是经济生活的插图,在各地会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模拟考试中高频出现。
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课文中带有虚线方框的仿宋体字部分,既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也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有重要作用。它注重提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它的活动框设计贯穿于展开教学内容的全过程,这种设计既致力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纵观近年来各地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不难发现,直接取材于课本的探究活动作为试题情境的命题手法屡次使用,会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也是如此。
例如,【2009浙江文综,3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该试题的四个选项,分别出自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探究活动:①选项在课本P88;②选项在课本P87;③选项在课本P89;④选项在课本P86,有所改动。
再如,【2009安徽文综,8】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 D.③④
该试题的四个选项,其中选项③出自生活与哲学课本P76的探究活动,①、②、④三个选项分别出自文化生活课本P74、P110、P110的探究活动。
还有,“烛光照亮小屋”(生活与哲学课本P6)编入浙江省2010年会考题;鲁迅评点拿破仑(生活与哲学课本P92)编入浙江省2011年会考题;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想当然、自认为的“犄角旮旯”未必是准确的,离开对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的研读而“想当然”下结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懂得课本中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插图、探究活动这些“附件”的价值与功能,并能合理利用它们,对全面掌握课本知识以及复习备考,意义不可小觑。
【责任编辑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