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

2014-09-24张德华许国民陈丰刚胡金春方柳青朱强杨吉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稻田浙江省

张德华+许国民+陈丰刚+胡金春+方柳青+朱强+杨吉祥

摘要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和笔者多年稻田养殖真泥鳅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了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包括稻田选择与田间设施改造、中稻品种选择及插播、鳅苗放养、日常管理以及收获等内容。

关键词稻田;真泥鳅;养殖技术;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93-02

稻田养鳅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它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稻田养殖真泥鳅是指在水稻田里通过改造,套养一定量的泥鳅,发挥泥鳅松土、供肥等作用,实践稻鳅共生循环经济。在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当下,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渔业至关重要。由于浙江省消费习惯偏爱真泥鳅,现将绍兴县富盛镇义峰村青虾专业合作社近4年来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1稻田选择与田间设施改造

田块需水源充足、有进排水沟,水质清新无污染,田块底层保水性能好。稻田土质肥沃,以黏土和壤土为好,有腐植质丰富的淤泥层。产地开阔向阳,光照充足,面积以666.67~3 333.33 m2为宜。一般采用边沟+鱼坑对稻田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以不破坏耕作层为前提,加宽加固田埂、夯实田埂。田埂高出0.3~0.5 m,确保可蓄水0.25 m以上。埂内侧埋下聚乙烯网布或塑料布等防逃设施以防止真泥鳅钻洞逃逸。进水口用50~60目的聚乙稀网布包扎;排水口处平坦且略低于田块其他部位,排水口设一拦水阀门,方便排水;排水口处要设聚乙烯网拦,网孔大小以不阻水、不逃鱼为度。用20目的聚乙烯网片,距上水口25 cm,用木桩固定,并埋入土下25 cm。进排水口必须做好保险的防逃措施。

在水稻插秧前在每块稻田四周挖鱼沟(边沟),沟宽0.5 m、沟深0.7 m,挖出的土方用于加高田埂,水稻插秧结束后,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对田间间沟再进行清沟,把插秧时的淤泥清理出来,使边沟达到0.5~0.7 m深,以充分利用稻田的边际效应;在稻田边沟处开挖1个长5.0 m、宽1.0 m、深0.8 m的鱼坑,并在鱼坑上方设置一些遮阳网,便于烈日下真泥鳅栖息与遮荫。开挖总比例控制在田块面积的8%~12%[1-2]。

2种稻品种选择及插播

一般选用单季稻为好。水稻品种选择以水稻生育期偏早、茎秆粗壮、株形中偏上、耐肥抗倒性高、分蘖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稳产的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为宜,如甬优品系等均为适宜稻鳅共生的水稻品种。插播时适当密植,采取机插机收。插播密度12万丛/hm2左右。

3鳅苗放养

鳅种的放养可选择在插秧前,也可以选择插秧后。插秧后放养真泥鳅模式一般建议放养5 cm以上的鳅种。根据产量和水体承载能力测算,一般产量在1 500 kg/hm2左右较为适宜。放养前先用1.5%~3.0%的食盐水消毒。真泥鳅苗放养时要将经消毒处理的鳅苗连盆移至田水中,缓缓将盆倾斜,让真泥鳅自行游出,避免体表受伤[3-4]。

在水稻插秧前放养即先鳅后稻模式:春耕后一般在4月提前放养鳅种,可放养规格在150~200尾/kg的鳅种约600 kg/hm2。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浙江地区白鹭较多,在水稻插秧前放养的鳅种,待插秧后因田面有水,鳅种会进入稻田,容易被白鹭掠食。因此,水稻插秧前放养鳅种,应该在主沟和大田间设置隔离网片。一般在5—6月放养鳅种。鳅苗放养前10 d左右,稻田用漂白粉15.0~37.5 kg/hm2,对水搅拌后均匀泼洒,杀灭田中的致病菌和敌害生物。选择晴好天气放养真泥鳅。放养100~150 尾/kg的鳅种750 kg/hm2左右。

4日常管理

(1)水位的控制。需保持稻田水质清新。若发现水色变浓,要及时换水,水深保持25 cm左右。在高温季节,要加深水位,防止真泥鳅缺氧和温度过高。养殖前期每隔4 d注水1次,中后期每周注水1次,每次10 cm;同时,每隔15 d施用益生菌微生物制剂。

(2)投饲管理。根据真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视天气变化、水质变化、季节变化等情况决定饲料投喂量,投饲量按真泥鳅总体重的3%~4%计算;7:00—8:00投喂日饵量的30%,14:00—15:00投喂日饵量的20%,傍晚投喂日饵量的50%。饵料种类最好配合饲料,散投在四周浅水区为佳。

(3)烤田。烤田时,需将水缓缓流出,使泥鳅回游到沟坑内,保持沟坑水40 cm以上,并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水质过浓或温度过高造成真泥鳅病害或浮头。

(4)控防敌害生物。真泥鳅苗、种期的敌害生物主要有蝌蚪与蛙类、水生昆虫和幼虫、鸟类,需及时驱赶或捕杀。需在稻田中央装1台太阳能杀虫灯和诱虫板。

(5)天网的安装。在稻田的东西向(或南北向)每隔30 cm打一个相对应的木(竹)桩,每个木(竹)桩高20 cm,打入田埂20 cm,用4.54 kg胶丝线(直径0.2 cm)在两两相对应的2个木(竹)桩上栓牢、绷直,形状就像在稻田上画一排排的平行线。

(6)日常看管。每天注意检查田埂和进排水闸是否有漏洞,拦鱼网是否有损坏,防逃,防天敌入侵。观察真泥鳅活动情况和水稻田水位是否合适,进排水口和鱼沟是否畅通。

5收获

真泥鳅的收捕可根据市场需求,一般为采用地笼网捕捞或排水干捕,现捕现卖。

6参考文献

[1] 彭广霞.稻田高密度养殖泥鳅技术要点[J].水产养殖,2009(12):36-37.

[2] 檀基良.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J].农技服务,2013(3):76,78.

[3] 宋长太.泥鳅苗种稻田繁育技术[J].齐鲁渔业,2005(8):47 .

[4] 陈平辉,李小明,周希量.稻田套养泥鳅养殖技术试验[J].江西水产科技,2012(3):35-36.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稻田浙江省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欢天喜地过大年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