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化水文站迁建河段的查勘与选定

2014-09-24兰云龙蔡建生霍小虎权雄章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兰云龙+蔡建生+霍小虎+权雄章

摘要阐述了循化水文站勘选查勘的范围,并详细总结了几个勘选的河段,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选择理想的河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化水文站;迁建;河段勘选;积石峡水电站间河段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19-02

2009年黄河积石峡电站工程建设开始实施,循化水文站在水库淹没区,根据规划,循化水文站站房及测验断面在搬迁之内,经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研究布置,在以往多次现场勘测的基础上,于7月17—18日再次组织研究室、技术科、西宁局及循化站等部门技术人员共计8人,对大河家以上至公伯峡电站大坝以下近60 km的河段进行了实地勘察。根据勘测分析结果提出循化站测验断面迁建堪选方案。

1河段勘选查勘范围

在积石峡与公伯峡水电站之间的28.5 km河段范围内进行了查勘,由于此段河段一共有4座水电站,由上至下分别是公伯峡水电站(建成,已投入生产)、苏只水电站(建成,即将投入生产)、黄丰水电站(进行前期施工)、积石峡水电站(在建),在此区间选择断面主要考虑到避开每个水电站尾水对新设站的影响。根据梯级电站的分布情况及循化水文站的设站目的和作用,拟迁断面只能在现断面以上至公伯峡水库大坝以下河段选择。各个水电站位置及投入生产后,正常蓄水位时尾水影响范围及各勘选断面的位置见图1。

2循化水文站迁建堪选河段

一是黄丰水电站与积石峡水电站间河段。积石峡水电站的尾水位置距黄丰水电站坝址4.5 km,高差为6 m。这之间的河段中,有4.5 km畅流段可选择布设断面,但由于黄丰水电站坝址下游500 m左右出现约有2 km长的河心滩,可选断面只能排除该段河段。经勘察有2处可选断面,分别是循化县托坝村泵站附近河段(河心滩下游)和黄丰水电站坝下河段(河心滩上游)。以下称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黄丰水电站勘选河段。二是苏只水电站与黄丰水电站间河段。由于黄丰水电站的尾水与苏只水电站坝下相接,没有可选河段。三是公伯峡水电站与苏只水电站间河段,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下游约700 m,为一可选断面,以下称循化站公伯峡勘选河段。在这些河段设立断面,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上游电站尾水和下游电站变动回水的影响。

3各勘选河段比较

3.1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

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黄河大桥约2.3 km,距现循化站约3.8 km。勘选断面在托坝村泵站附近,约有1.0 km的顺直河段,此处河道下游段向左开始有弯曲,上游段向右开始有弯曲,成“S”型弯道,距泵站上游约1 km处是1处河心滩。勘查时河道流量约900 m3/s,河道比降约1.5‰,水面宽约300 m,两岸相距约500 m。右岸为自然陡岸,岸坡为砂石和土层,陡岸上为较平坦的台地,距水面较高,台地上是循化县托坝村的村庄和田地,距泵站上游约200 m以上右岸开始出现滩地,最宽处有50 m,流量达到1 500 m3/s以上出现漫滩;泵站河段左岸为滩地,距水面2 m,宽大约为200 m。

勘选断面1 k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稳定。积石峡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回水至托坝村泵站河段下游约800 m处,回水影响小。上下游河道对中高水水流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测验主要设施布设于右岸台地之上,防洪标准可保证100年一遇以上。

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水面宽,低水测量可能有一定难度;左岸为滩地,流量为2 000 m3/s时,可能出现漫滩(100~200 m),对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此河段的优点:勘选河段位置位于托坝村附近,离循化县较近,生活环境好;离积石峡回水末端较远,受回水影响小。缺点:河道左岸是漫滩,对高水测验时有一定影响;需要修建道路与乡村公路连接。

3.2黄丰水电站坝下勘选河段

黄丰水电站勘选河段位于黄丰水电站坝址下游300 m左右,距下游河心滩200 m,河道顺直,但河面较宽(大约300 m)。左右两岸有较大滩地,在电站修建的过程中,对河道进行整治,出现可以满足设站需要的河段。

勘选断面500 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流量约为2 000 m3/s时,左右岸会出现漫滩,黄丰水电站修建对河道整治后,高水时河道水流能规整。

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离黄丰水电站大坝太近,约500 m,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同时水流泥沙在断面内可能混合不均匀,这些都会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

此河段优点:河段距积石峡电站回水末端很远,不受回水影响。缺点:测验断面离黄丰水电站大坝太近,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高水出现漫滩,影响测验;水电站站正处于前期施工,未知不利因素多。

3.3公伯峡电站大坝下游河段

循化站公伯峡勘选河段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下游约700 m,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段距现循化站约25 km。在循化站和公伯峡电站之间有待建的黄丰水电站和已建成的苏只水电站,黄丰、苏只2个电站距公伯峡电站分别为21 km和12 km,黄丰电站距循化站约5 km。

勘选断面在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桥至下游约1.0 km的顺直河段,大桥在公伯峡大坝下约620 m,大桥下游大约1.0 km偏右岸有一河心滩,此处河道下游段向右开始略有弯曲,桥上河段与桥下河段在大桥处略有弯曲,有一定夹角。桥下河段左岸为人工整治沙土斜坡,角度约45°,右岸为自然陡坡,角度约60°,岸坡为砂石和土层。勘查时河道流量约1 000 m3/s,河道比降2‰,水面宽约120 m,两岸相距约200 m,两岸为较平坦的台地,距水面较高。桥下游约550 m右岸有一山水沟,基本干枯无水;桥下游约150 m右岸水边有一突出岩块,中低水势对水流有一定影响,如设站可考虑去除;桥下游约500 m左右岸、650 m左岸水边各建有1个抽水泵站,泵站对中高水水流会有影响。左岸台地上基本是公伯峡水电厂职工生活区,靠岸边是生活区绿化带,也是职工业余休闲的地方;右岸多为田地树木和村庄。

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约1.5 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集中稳定,苏只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回水至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约500 m处,同时下游心滩对中高水水流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测验主要设施布设于台地之上,防洪标准可保证100年一遇以上。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离公伯峡大坝太近,约1 km,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同时水流泥沙在断面内可能混合不均匀,这些都会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

针对上述情况,水位观测用自记、流量测验采用浮标法或电波流速仪等能够保证测验,泥沙测验(特别是输沙率测验)可能存在一些不定因素[1]。

此河段优点:河道两岸平整,有利于测验设施布设;河道狭窄,有利于中、低水测验[2]。缺点:测验断面离公伯峡大坝近,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该断面处于黄丰电站回水末端,受回水影响大;公伯峡工作、生活环境不如循化县城。

4勘选河段的选择

将上述几个勘选河段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比较理想。理由为:河段距积石峡电站回水末端很远,受回水影响小;勘选河段位置位于托坝村附近,离循化县较近,生活环境好;勘选河段测验断面在托坝村泵站附近,约有1.0 km的顺直河段,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稳定,对各项水文测验工作来说较为理想[3-4]。

5结语

通过在积石峡与公伯峡水电站之间的28.5 km河段范围内的反复查勘、调查、论证、断面优劣势比较,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较为理想。

6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T50138-2010水位观测标准[S].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1-2006降水量观测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179-1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摘要阐述了循化水文站勘选查勘的范围,并详细总结了几个勘选的河段,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选择理想的河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化水文站;迁建;河段勘选;积石峡水电站间河段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19-02

2009年黄河积石峡电站工程建设开始实施,循化水文站在水库淹没区,根据规划,循化水文站站房及测验断面在搬迁之内,经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研究布置,在以往多次现场勘测的基础上,于7月17—18日再次组织研究室、技术科、西宁局及循化站等部门技术人员共计8人,对大河家以上至公伯峡电站大坝以下近60 km的河段进行了实地勘察。根据勘测分析结果提出循化站测验断面迁建堪选方案。

1河段勘选查勘范围

在积石峡与公伯峡水电站之间的28.5 km河段范围内进行了查勘,由于此段河段一共有4座水电站,由上至下分别是公伯峡水电站(建成,已投入生产)、苏只水电站(建成,即将投入生产)、黄丰水电站(进行前期施工)、积石峡水电站(在建),在此区间选择断面主要考虑到避开每个水电站尾水对新设站的影响。根据梯级电站的分布情况及循化水文站的设站目的和作用,拟迁断面只能在现断面以上至公伯峡水库大坝以下河段选择。各个水电站位置及投入生产后,正常蓄水位时尾水影响范围及各勘选断面的位置见图1。

2循化水文站迁建堪选河段

一是黄丰水电站与积石峡水电站间河段。积石峡水电站的尾水位置距黄丰水电站坝址4.5 km,高差为6 m。这之间的河段中,有4.5 km畅流段可选择布设断面,但由于黄丰水电站坝址下游500 m左右出现约有2 km长的河心滩,可选断面只能排除该段河段。经勘察有2处可选断面,分别是循化县托坝村泵站附近河段(河心滩下游)和黄丰水电站坝下河段(河心滩上游)。以下称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黄丰水电站勘选河段。二是苏只水电站与黄丰水电站间河段。由于黄丰水电站的尾水与苏只水电站坝下相接,没有可选河段。三是公伯峡水电站与苏只水电站间河段,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下游约700 m,为一可选断面,以下称循化站公伯峡勘选河段。在这些河段设立断面,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上游电站尾水和下游电站变动回水的影响。

3各勘选河段比较

3.1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

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黄河大桥约2.3 km,距现循化站约3.8 km。勘选断面在托坝村泵站附近,约有1.0 km的顺直河段,此处河道下游段向左开始有弯曲,上游段向右开始有弯曲,成“S”型弯道,距泵站上游约1 km处是1处河心滩。勘查时河道流量约900 m3/s,河道比降约1.5‰,水面宽约300 m,两岸相距约500 m。右岸为自然陡岸,岸坡为砂石和土层,陡岸上为较平坦的台地,距水面较高,台地上是循化县托坝村的村庄和田地,距泵站上游约200 m以上右岸开始出现滩地,最宽处有50 m,流量达到1 500 m3/s以上出现漫滩;泵站河段左岸为滩地,距水面2 m,宽大约为200 m。

勘选断面1 k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稳定。积石峡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回水至托坝村泵站河段下游约800 m处,回水影响小。上下游河道对中高水水流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测验主要设施布设于右岸台地之上,防洪标准可保证100年一遇以上。

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水面宽,低水测量可能有一定难度;左岸为滩地,流量为2 000 m3/s时,可能出现漫滩(100~200 m),对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此河段的优点:勘选河段位置位于托坝村附近,离循化县较近,生活环境好;离积石峡回水末端较远,受回水影响小。缺点:河道左岸是漫滩,对高水测验时有一定影响;需要修建道路与乡村公路连接。

3.2黄丰水电站坝下勘选河段

黄丰水电站勘选河段位于黄丰水电站坝址下游300 m左右,距下游河心滩200 m,河道顺直,但河面较宽(大约300 m)。左右两岸有较大滩地,在电站修建的过程中,对河道进行整治,出现可以满足设站需要的河段。

勘选断面500 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流量约为2 000 m3/s时,左右岸会出现漫滩,黄丰水电站修建对河道整治后,高水时河道水流能规整。

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离黄丰水电站大坝太近,约500 m,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同时水流泥沙在断面内可能混合不均匀,这些都会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

此河段优点:河段距积石峡电站回水末端很远,不受回水影响。缺点:测验断面离黄丰水电站大坝太近,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高水出现漫滩,影响测验;水电站站正处于前期施工,未知不利因素多。

3.3公伯峡电站大坝下游河段

循化站公伯峡勘选河段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下游约700 m,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段距现循化站约25 km。在循化站和公伯峡电站之间有待建的黄丰水电站和已建成的苏只水电站,黄丰、苏只2个电站距公伯峡电站分别为21 km和12 km,黄丰电站距循化站约5 km。

勘选断面在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桥至下游约1.0 km的顺直河段,大桥在公伯峡大坝下约620 m,大桥下游大约1.0 km偏右岸有一河心滩,此处河道下游段向右开始略有弯曲,桥上河段与桥下河段在大桥处略有弯曲,有一定夹角。桥下河段左岸为人工整治沙土斜坡,角度约45°,右岸为自然陡坡,角度约60°,岸坡为砂石和土层。勘查时河道流量约1 000 m3/s,河道比降2‰,水面宽约120 m,两岸相距约200 m,两岸为较平坦的台地,距水面较高。桥下游约550 m右岸有一山水沟,基本干枯无水;桥下游约150 m右岸水边有一突出岩块,中低水势对水流有一定影响,如设站可考虑去除;桥下游约500 m左右岸、650 m左岸水边各建有1个抽水泵站,泵站对中高水水流会有影响。左岸台地上基本是公伯峡水电厂职工生活区,靠岸边是生活区绿化带,也是职工业余休闲的地方;右岸多为田地树木和村庄。

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约1.5 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集中稳定,苏只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回水至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约500 m处,同时下游心滩对中高水水流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测验主要设施布设于台地之上,防洪标准可保证100年一遇以上。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离公伯峡大坝太近,约1 km,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同时水流泥沙在断面内可能混合不均匀,这些都会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

针对上述情况,水位观测用自记、流量测验采用浮标法或电波流速仪等能够保证测验,泥沙测验(特别是输沙率测验)可能存在一些不定因素[1]。

此河段优点:河道两岸平整,有利于测验设施布设;河道狭窄,有利于中、低水测验[2]。缺点:测验断面离公伯峡大坝近,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该断面处于黄丰电站回水末端,受回水影响大;公伯峡工作、生活环境不如循化县城。

4勘选河段的选择

将上述几个勘选河段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比较理想。理由为:河段距积石峡电站回水末端很远,受回水影响小;勘选河段位置位于托坝村附近,离循化县较近,生活环境好;勘选河段测验断面在托坝村泵站附近,约有1.0 km的顺直河段,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稳定,对各项水文测验工作来说较为理想[3-4]。

5结语

通过在积石峡与公伯峡水电站之间的28.5 km河段范围内的反复查勘、调查、论证、断面优劣势比较,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较为理想。

6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T50138-2010水位观测标准[S].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1-2006降水量观测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179-1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摘要阐述了循化水文站勘选查勘的范围,并详细总结了几个勘选的河段,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选择理想的河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化水文站;迁建;河段勘选;积石峡水电站间河段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19-02

2009年黄河积石峡电站工程建设开始实施,循化水文站在水库淹没区,根据规划,循化水文站站房及测验断面在搬迁之内,经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研究布置,在以往多次现场勘测的基础上,于7月17—18日再次组织研究室、技术科、西宁局及循化站等部门技术人员共计8人,对大河家以上至公伯峡电站大坝以下近60 km的河段进行了实地勘察。根据勘测分析结果提出循化站测验断面迁建堪选方案。

1河段勘选查勘范围

在积石峡与公伯峡水电站之间的28.5 km河段范围内进行了查勘,由于此段河段一共有4座水电站,由上至下分别是公伯峡水电站(建成,已投入生产)、苏只水电站(建成,即将投入生产)、黄丰水电站(进行前期施工)、积石峡水电站(在建),在此区间选择断面主要考虑到避开每个水电站尾水对新设站的影响。根据梯级电站的分布情况及循化水文站的设站目的和作用,拟迁断面只能在现断面以上至公伯峡水库大坝以下河段选择。各个水电站位置及投入生产后,正常蓄水位时尾水影响范围及各勘选断面的位置见图1。

2循化水文站迁建堪选河段

一是黄丰水电站与积石峡水电站间河段。积石峡水电站的尾水位置距黄丰水电站坝址4.5 km,高差为6 m。这之间的河段中,有4.5 km畅流段可选择布设断面,但由于黄丰水电站坝址下游500 m左右出现约有2 km长的河心滩,可选断面只能排除该段河段。经勘察有2处可选断面,分别是循化县托坝村泵站附近河段(河心滩下游)和黄丰水电站坝下河段(河心滩上游)。以下称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黄丰水电站勘选河段。二是苏只水电站与黄丰水电站间河段。由于黄丰水电站的尾水与苏只水电站坝下相接,没有可选河段。三是公伯峡水电站与苏只水电站间河段,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下游约700 m,为一可选断面,以下称循化站公伯峡勘选河段。在这些河段设立断面,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上游电站尾水和下游电站变动回水的影响。

3各勘选河段比较

3.1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

循化县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黄河大桥约2.3 km,距现循化站约3.8 km。勘选断面在托坝村泵站附近,约有1.0 km的顺直河段,此处河道下游段向左开始有弯曲,上游段向右开始有弯曲,成“S”型弯道,距泵站上游约1 km处是1处河心滩。勘查时河道流量约900 m3/s,河道比降约1.5‰,水面宽约300 m,两岸相距约500 m。右岸为自然陡岸,岸坡为砂石和土层,陡岸上为较平坦的台地,距水面较高,台地上是循化县托坝村的村庄和田地,距泵站上游约200 m以上右岸开始出现滩地,最宽处有50 m,流量达到1 500 m3/s以上出现漫滩;泵站河段左岸为滩地,距水面2 m,宽大约为200 m。

勘选断面1 k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稳定。积石峡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回水至托坝村泵站河段下游约800 m处,回水影响小。上下游河道对中高水水流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测验主要设施布设于右岸台地之上,防洪标准可保证100年一遇以上。

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水面宽,低水测量可能有一定难度;左岸为滩地,流量为2 000 m3/s时,可能出现漫滩(100~200 m),对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此河段的优点:勘选河段位置位于托坝村附近,离循化县较近,生活环境好;离积石峡回水末端较远,受回水影响小。缺点:河道左岸是漫滩,对高水测验时有一定影响;需要修建道路与乡村公路连接。

3.2黄丰水电站坝下勘选河段

黄丰水电站勘选河段位于黄丰水电站坝址下游300 m左右,距下游河心滩200 m,河道顺直,但河面较宽(大约300 m)。左右两岸有较大滩地,在电站修建的过程中,对河道进行整治,出现可以满足设站需要的河段。

勘选断面500 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流量约为2 000 m3/s时,左右岸会出现漫滩,黄丰水电站修建对河道整治后,高水时河道水流能规整。

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离黄丰水电站大坝太近,约500 m,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同时水流泥沙在断面内可能混合不均匀,这些都会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

此河段优点:河段距积石峡电站回水末端很远,不受回水影响。缺点:测验断面离黄丰水电站大坝太近,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高水出现漫滩,影响测验;水电站站正处于前期施工,未知不利因素多。

3.3公伯峡电站大坝下游河段

循化站公伯峡勘选河段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公伯峡水电站大坝下游约700 m,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段距现循化站约25 km。在循化站和公伯峡电站之间有待建的黄丰水电站和已建成的苏只水电站,黄丰、苏只2个电站距公伯峡电站分别为21 km和12 km,黄丰电站距循化站约5 km。

勘选断面在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桥至下游约1.0 km的顺直河段,大桥在公伯峡大坝下约620 m,大桥下游大约1.0 km偏右岸有一河心滩,此处河道下游段向右开始略有弯曲,桥上河段与桥下河段在大桥处略有弯曲,有一定夹角。桥下河段左岸为人工整治沙土斜坡,角度约45°,右岸为自然陡坡,角度约60°,岸坡为砂石和土层。勘查时河道流量约1 000 m3/s,河道比降2‰,水面宽约120 m,两岸相距约200 m,两岸为较平坦的台地,距水面较高。桥下游约550 m右岸有一山水沟,基本干枯无水;桥下游约150 m右岸水边有一突出岩块,中低水势对水流有一定影响,如设站可考虑去除;桥下游约500 m左右岸、650 m左岸水边各建有1个抽水泵站,泵站对中高水水流会有影响。左岸台地上基本是公伯峡水电厂职工生活区,靠岸边是生活区绿化带,也是职工业余休闲的地方;右岸多为田地树木和村庄。

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约1.5 m长的河道基本顺直,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集中稳定,苏只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回水至公伯峡黄河大桥下游约500 m处,同时下游心滩对中高水水流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测验主要设施布设于台地之上,防洪标准可保证100年一遇以上。此河段对测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测验断面离公伯峡大坝太近,约1 km,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同时水流泥沙在断面内可能混合不均匀,这些都会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

针对上述情况,水位观测用自记、流量测验采用浮标法或电波流速仪等能够保证测验,泥沙测验(特别是输沙率测验)可能存在一些不定因素[1]。

此河段优点:河道两岸平整,有利于测验设施布设;河道狭窄,有利于中、低水测验[2]。缺点:测验断面离公伯峡大坝近,水库排水排沙会使测验断面水沙陡涨陡落,给测验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测验精度;该断面处于黄丰电站回水末端,受回水影响大;公伯峡工作、生活环境不如循化县城。

4勘选河段的选择

将上述几个勘选河段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比较理想。理由为:河段距积石峡电站回水末端很远,受回水影响小;勘选河段位置位于托坝村附近,离循化县较近,生活环境好;勘选河段测验断面在托坝村泵站附近,约有1.0 km的顺直河段,河道总体而言较规整,保证水流在高中低水时较稳定,对各项水文测验工作来说较为理想[3-4]。

5结语

通过在积石峡与公伯峡水电站之间的28.5 km河段范围内的反复查勘、调查、论证、断面优劣势比较,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托坝村泵站勘选河段较为理想。

6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T50138-2010水位观测标准[S].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1-2006降水量观测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179-1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